在“世界读书日”起源地的诗歌节
作者: 赵四 弗朗塞斯克·邦米-维拉萨卡“世界读书日”,可以说是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巴塞罗那是其首府)献给世人的礼物。1995年,在西班牙召开的国际出版商协会提出了“世界图书日”的构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给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这一构想的原型,就是西班牙“读书日”:西班牙作家维森特·克拉维尔·安德里斯在1923年向加泰罗尼亚大区政府提出申请,设立读书日来纪念大文豪塞万提斯,该申请在1926年获得了批准。到1930年,西班牙读书日由塞万提斯的诞辰改到忌日4月23日,因为这一天还是多个欧洲国家的圣乔治节。圣乔治的传说在加泰罗尼亚(相传他屠龙的城堡就在蒙特布兰克)颇有“读书日”溯源神话的意味,圣乔治屠龙救出公主后收到的公主赠礼,是一本书。很久以来,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女人便会送给丈夫或男友一本书,而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

花与书的故事还以另一种形式在巴塞罗那上演。在花神庆典中举行诗歌比赛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图卢兹,是普罗旺斯宫廷文化的结晶。中断了400多年后,于1859年在巴塞罗那恢复。从那时起,花神节便成为激发加泰罗尼亚诗歌创造力的重要工具,在推广诗歌文化上功不可没。一众加泰罗尼亚文学体系的绝对权威,在内战(1936—1939)之前都获得过花神节“高智慧大师”(Master of Gai Saber)的称号。甚至在佛朗哥上台后的1941至1977年,花神节的诗歌赛事转移到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名城,继续培养加泰罗尼亚文学和诗歌的理想空间。从而使得这一赛事未曾中断,成为当今欧洲和世界最古老的诗歌赛事之一。
花神节诗歌奖
花神节“高智慧大师”的头衔如今逐渐演变为了巴塞罗那花神节诗歌奖(PREMI DE POESIA JOCS FLORALS DE BARCELONA)。1994年以来,巴塞罗那诗歌节既巩固了加泰罗尼亚知名诗人在诗坛的地位,同时也关注年轻诗人的声音。到2006年,花神节最终由传统的三位获奖者改为颁发唯一奖项——最佳加泰罗尼亚语自由主题诗集奖(巴塞罗那花神节诗歌奖),奖金(9000欧元)更加丰厚,推广和宣传的工作也都集中在了一部作品上。巴塞罗那花神节诗歌奖如今已成为加泰罗尼亚语地区最受追捧的奖项之一。每年的颁奖典礼都是巴塞罗那诗歌节的一个重要单元。2024年5月16日下午6点,巴塞罗那市政厅百人厅(Saló de Cent de l'Ajuntament de Barcelona)里,西班牙文化与创意产业委员长哈维尔·马尔塞为新晋的奖项得主阿德里亚·塔尔加(Adrià Targa)授奖,阿德里亚以诗集《雅典卫城》(Acròpolis)摘取殊荣。

自1985年开办,到2025年,巴塞罗那诗歌节已举办至第40届。每年的节期都设定在鲜花盛开的五月,具体日期不固定,2025年的时间是5月6日至13日。西班牙是世界上节庆活动最多的国家之一,如果你赴今年的诗歌节,节前你可以到访“圣乔治中世纪周”(4月23日—5月5日),就在那传说中屠龙的发生地蒙特布兰克(Montblanc),在那里度过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后,再在中世纪戏剧、集市、游行、晚餐氛围中体会作为欧洲古人的感觉。在诗歌节后,你还来得及赶赴一个真正的花节——吉罗纳鲜花节(5月11日—19日),从花枝招展的城市里摇曳而过,带回一个月里所历从古至今的盈袖诗情与花香。
巴塞罗那诗歌节的主办场地之一——慈善之家(la Casa de la Misericòrdia),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巴塞罗那也有自己的城市颂歌传统,自诗人洛布雷加特的风笛手(Lo Gaiter del Llobregat,笔名)在1841年开创这一亚文学流派以来,180多年时光悄然走过,所以2024年的诗歌节特意安排了“180年,献给巴塞罗那的颂歌”诗意回归朗诵会。被众多诗人吟唱、书写和描绘的城市赞歌再度被唱响,7位游吟诗人在巴塞罗那的不同地点朗诵关于城市创建以及今日巴塞罗那的新颂歌。
2024年的巴塞罗那诗歌节在5月15日至22日举办,本届诗歌节的主题是“诗歌的非凡日常性”。如以往一样,著名诗人和新面孔在慈善之家的花园、弗雷德里克·马雷斯博物馆的果园、巴塞罗那市政厅、文化圣所音乐宫以及城市中的不同图书馆等地亮相,参加各种朗诵会、故居导览、翻译擂台赛、开放麦克风等活动,巴塞罗那诗歌节同时通过各种别具一格的方式,向多位先辈作家的作品致敬。
还有什么比一场充满创意的巴塞罗那式的“反诗展”更适合纪念当代加泰罗尼亚诗人埃斯特·萨尔加伊(Ester Xargay)呢?加泰罗尼亚语言作家协会与巴塞罗那诗歌节联合举办了“反反常表现主义”(“Ant(i)manifestació paraparèmica”)活动,以表达对她的敬意:一群喜爱她的诗人们朗诵诗歌,跟随单簧管的乐音,走过她曾经工作、生活并给大家带来快乐的马萨纳学校和圣塔莫妮卡美术馆等场所并高喊:“出发吧,埃斯特!”
诗歌节闭幕式
5月22日晚8点在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宫(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举行的“巴塞罗那诗歌之夜”国际诗人朗诵会闭幕式是诗歌节的压轴活动,诗歌节全部活动只有这一场需要购票。音乐宫里光影迷离,与5位诗人的词句交织在一起。西班牙《先锋报》记者弗朗塞斯克·邦米-维拉萨卡(Francesc Bombí -Vilaseca)为我们记述了这场回荡着不同语言的诗歌晚宴。
《光、音乐和诗句在巴塞罗那国际诗歌节上》(译文有删减)
光、词语和行动,它们可以是许多事物,并且它们就是诗歌,正如昨天在巴塞罗那第39届诗歌节闭幕式上所看到的。
弗朗西斯科·费雷尔·莱里恩(Francisco Ferrer Lerín)用自然且非常独特的诗句开启了朗诵诗篇的环节,乍一听让人联想到他作为鸟类学家的研究,但实际上,就像他的志向一样,这些诗句源自他的童年……灯光随着诗篇的进行不断变换着颜色和强度。


……音乐再次响起,伴随着绿色、蓝色和白色的灯光,……为拉奎尔·桑坦纳拉(Raquel Santanera)的出场做好铺垫,她将这场演出献给丽丝·科斯塔和埃斯特·萨尔加伊。在表演开始前,她就已经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她用铿锵有力的朗诵和充满节奏感的诗歌回报了观众,从《自虐》到《机械》的这些诗歌既顽皮又反叛,她自称是“你需要时的吉卜赛人”,但也称自己是“狂野女子”甚至是“钟声铸造者”。

巴斯克诗人何塞巴·萨里奥南迪亚(Joseba Sarrionandia)确信,“诗歌已死,但不是我杀的”。他作为“你们剧院的见证人”,保证“我会做任何事/以免再次被你们发现”。石头、墙壁和国家是他诗歌表达的主旋律,最后在几乎白色的动态光与音乐声中和一群孩子结束了合唱。
加泰罗尼亚音乐宫




在这场朗诵会上出场的诗人们,都堪称是传奇人物。巴斯克作家何塞巴是后辈们的永恒灵感,值得我们特别追溯其经历。1980年,他22岁时因加入ETA(西班牙巴斯克分裂主义组织)而被捕,被判22年监禁。同年,他凭借两篇短篇小说和诗集《在伊苏恩的岩石中》赢得了三项文学奖。5年后,他与另一名囚犯一起从监狱逃脱,藏身于歌手伊曼诺尔·拉尔扎巴尔演唱会的两个音箱里。尽管四处流亡(这一主题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他仍不间断地出版书籍,他的故事为音乐家和艺术家提供了不断的灵感来源。自越狱之后,他的行踪一直不明,但因为导致他被定罪的罪行已过追诉期,因此在2011年时,他最终与其他获奖者同样领取了巴斯克政府授予他的巴斯克文学奖(散文类),获奖作品是《在雾中我们像摩尔人吗?》。
作为鸟类专家的莱里恩(生于1942年)本质上是个超现实主义者,但他并不想显得矫揉造作,声称诗人以不同的方式观察事物,他说:“我们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在他看来,诗意的视角是“科学的,几乎像集邮一样”。他还表示会到野外满足自己对自然的好奇心:“只有既是诗人又是鸟类学家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例如,知道一只白肩雕曾停在白杨树枝上。再加上视觉记忆和识别鸟鸣的能力,这使得我的诗歌虽然不想与众不同,但有时确实如此。”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