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诗人故乡举办的国际诗歌节
作者: 赵四、露易丝·杜普蕾

法国最大规模的诗歌活动“诗人的春天”(Printemps des poètes)已经变成了三月里的诗歌海洋,无边无际,从中国到加拿大,从摩洛哥到罗马尼亚,到处都有它的活动现场。好在每年有关键词和全球统一海报便于索引,比如2018年,主题词是热情,2019年是美丽,2020年勇气,2021年渴望,2022年短暂,2023年边界,2024年恩典,2025年——火山。包括法国本土在内的活动场所如何做活动,这样一个要去全球追踪的活动是不适合我们以一篇文章来介绍的,还是那些主打地域凝聚力的诗歌节更适合满足我们了解法国如何推广诗歌文化的好奇心:“生动的声音”诗歌节,1998年由马伊特·瓦莱斯-布雷德(Maïthé Valles-Bled)创办,关注点是“从地中海到地中海”的诗歌文化跨度。
一年有300天以上晴天的小城塞特,有小马赛之称,也因运河水道贯通,又被称为法国威尼斯。随着时代的发展,运河如今不再是主要的运输途径,塞特港也不再有往昔的繁华。但它始终是法国人的度假胜地。这座城市以其倾斜的街道、公园、广场以及沿运河排列的餐厅而闻名,停泊在运河边的小船又为它增添了一份宁静。这里的食物美味,价格实惠。你不仅可以品尝到当天捕捞的鱼虾,还有混合了海水和淡水养殖的牡蛎,它们有着独特的风味。更不要忘记品尝塞特的火腿、鱼汤,还有独具特色的墨鱼馅饼“tielle”。
聆听地中海不同的诗歌
塞特也被称为保尔·瓦雷里(Paul Valéry)之城。瓦雷里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欧洲最重要的文化名人之一。诗歌在塞特始终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当地的自由文化协会(ASSOCIATION CULTURE LIBRE)每年唯一的活动就是组织“生动的声音”诗歌节。通常在9天的时间里,设计多达650场以上的活动,全心全意把盛夏的塞特打造成地中海的自由诗歌港。2025年的诗歌节,将在7月18日至26日举办。


俯瞰着地中海的塞特市创设了诗歌节独特的“4+1”的地中海概念,除拉美、北非、巴尔干、中东外,还有“第五个”地中海概念——地中海文化的历史流布之地。例如2024年加拿大法语区魁北克省的诗人代表露易丝·杜普蕾受邀与会,她说:“在魁北克,我们与祖先的地中海文化保持着紧密联系:我们认为自己是拉丁人。”2024年的塞特迎来了一百多位各国的诗人。多样化的诗人阵容让参与者有机会聆听地中海诗歌领域中的各种声音,既有知名人物也有新兴声音,涵盖了当代诗歌的所有趋势。杜普蕾遇到了罗马尼亚的玛格达·卡内奇(Magda Carneci)、法国的布鲁诺·杜塞(Bruno Doucey)和卢森堡的让·波坦特(Jean Portante)这样的著名诗人,也有来自比利时和埃及的年轻诗人。她还结识了一些为聋哑人写作并使用手语的诗人。当她为失去听觉者朗读,看着旁边手语专家将她的诗转换为手语诗歌时,她第一次感觉到“手的诗篇”的存在。
2024年诗歌节于7月19日晚在塞特市中心的水城堡花园(le jardin du Château d’Eau)开幕,开幕式是由自由文化协会执导创作的一部宏大作品《诗意2024》(“Poésicales 2024”),众多诗人一道朗诵,音乐家、歌手、演员们倾情演出,融合了多种诗歌声音和艺术语言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的诗歌盛宴。
随后一周的时间里,每位诗人都会多次参加城市各处的活动,进行研讨、文学交流、接受采访,在写作课上指导诗歌爱好者以自己的诗歌为基础创作出新的作品等。最令杜普蕾难忘的是一次女诗人情诗选集的集体朗诵。朗诵的诗篇出自阿里安·勒福孔尼耶(Ariane Lefauconnier)主编、在法国出版的《情诗:我们时代的69位女诗人》一书,该书汇集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女诗人的诗歌,杜普蕾的诗也在其中。

里(1871年—1945年),是法国象征派诗人,作有《旧诗稿》《年轻的命运女神》《幻美集》等,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
每年诗歌节99%的活动都是免费的,只有在海洋剧院(Théâtre de la Mer)和水城堡花园的演出需要购票。诗歌节每年能吸引7万名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诗人间和其他艺术家间富有成效的交流,共同见证了地中海诗歌在塞特城的鲜活发展。
位于塞特市中心的高区(Quartier Haut)是城市的古老起源地,最早是一处渔村,地处圣克莱尔山(le mont Saint-Clair)的半坡上。这里远离了夏季海滩度假游客的喧嚣,所以成为诗歌节活动的主场区:从广场、街道、学校到城市著名景点无不参与其中,如勒克莱尔大道(la promenade du Maréchal Leclerc)上的海洋剧院、保尔·瓦雷里博物馆,哪怕是防波堤上的一些船只也是活动场地。在这些地方,众多诗人、艺术家带领读者踏上多元化的诗歌发现之旅。小型的诗歌朗诵见面会,让诗人和读者沉浸在亲密的交流中;大型音乐会和海洋剧院的独奏,为诗人和艺术家提供了展现魅力的平台;街头朗诵和户外的装置艺术,也为观者在不经意间带来富有诗意的一瞥。
海滨墓园

除了这些朗读和表演外,诗歌节还在活动期间于市政厅前的莱昂·布鲁姆广场(la place Léon Blum)设置了诗歌市场。全法国乃至国外的诗歌出版商济济一堂,仿佛一个法语诗歌的国际书展,读者可以在这里全面了解在地中海地区出版的所有当代诗歌。诗人们在这里进行签售、与读者见面交流。
直行到海,寻瓦雷里的踪迹
贯穿城市最古老街区的大高街(Grande Rue Haute)延伸到海滨墓园(Cimetière marin),融合了古老的渔民住宅和艺术家工作室,象征着城市过去与未来,历史与当代在此汇聚。离开塞特之前,不要忘记去参观那个非常美丽的墓地——海滨墓园,它曾出现在瓦雷里最著名的诗篇中,诗人最终也安息在了这里。游客可以在这个消泯了所有人“当年的习语、个人的风采、/各具一格的心窍”的最终宁静之所,和瓦雷里分享一些思绪,或者就只是看向大海,默诵他的诗句:
大海啊永远在重新开始!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番深思,
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
保尔·瓦雷里博物馆


从海滨墓园绕道前往保尔·瓦雷里博物馆,它建在圣克莱尔山的一个平台上,俯瞰海滨公墓和大海。博物馆本身是一座非常漂亮的混凝土和玻璃建筑,于1970年落成,由建筑师盖伊·吉约姆(Guy Guillaume)设计。馆内有非常精美的永久收藏品,主要展示19世纪和20世纪的欧洲艺术品,也有专门介绍当代艺术家的展览。同时馆内还有保尔·瓦雷里妻子捐赠的诗人的遗产,比如《海滨墓园》的第一份手稿、信件以及瓦雷里创作的画作等,游客会意外发现并欣赏到大多数读者所不了解的诗人的另一面。离开博物馆时,你也许会像保尔·瓦雷里一样感叹:“美丽的天空,真实的天空,看着我改变吧!”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