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多奇亚:月球在地球上的投影

作者: 行走的鱼

卡帕多奇亚:月球在地球上的投影0

从人类诞生以来,月球就一直吸引着人类的目光。然而直到今天,只有少数航天员有幸登上月球,一探“月宫”的景象。于是,人们开始在地球上寻找最像月球的地方。有一个地方最符合人们的想象,那就是位于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

寻找地上月球

踏入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腹地的卡帕多奇亚,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荒芜景象:几乎看不到一点儿绿色,只有大片的土地裸露在外,岩石毫无遮拦地袒露着身躯,在风雨的侵蚀下,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有的如嶙峋的怪石突兀而立,有的似坍塌的城堡残垣断壁,毫无生机与活力。稀疏的耐旱植物艰难地在石缝中求生,更凸显出这片土地的孤寂与沧桑。

随着在月球表面拍摄的第一张照片问世,人们惊讶地发现,这里与月球的表面如此相似。于是,“地球上最像月球表面的地方”这样的称号流传开来。而这一切,源于300万年前的一场巨变。

那时候,埃尔吉亚斯山、哈桑山与戈留达山三座火山相继爆发,炽热的岩浆如汹涌的洪流,从火山口奔腾而出,沿着山坡肆意流淌。与此同时,大量的火山灰伴随着火山喷发的巨响被抛向高空,遮天蔽日。火山灰在空气中飘荡,最终缓缓落下,覆盖在广袤的大地上,与岩浆一起,层层堆积,逐渐形成了厚厚的岩层。

科学家发现月球诞生初期也形成了大范围的岩浆洋,随着岩浆的冷却变成了今天的样子,或许卡帕多奇亚与月球真的存在某种“不解之缘”吧。在熔岩的凝固过程中,一部分熔岩夹杂着火山灰形成了一层松软的凝灰岩层,而顶部则被坚硬的玄武岩覆盖,这种结构让卡帕多奇亚形成了一种标志性的地貌——精灵烟囱。有的高耸入云,高达数十米,仿佛是巨人手中的魔杖;有的小巧玲珑,只有数米高,宛如精致的小塔。虽然大小样式各不相同,但有个相同的特征——柱子的底部纤细顶部宽大,就像戴着一顶独特的帽子,又像房子的烟囱一样。人们便认为是传说中“精灵”的作品,于是“精灵烟囱”的名字就此得来。

卡帕多奇亚:月球在地球上的投影1

这些“烟囱”当然不是“精灵”的魔法,而是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卡帕多奇亚气候干燥,但在偶尔的降雨过程中,地上的沟壑会存储一定的雨水,从而对岩石产生侵蚀作用,尤其是质地疏松的凝灰岩更是被侵蚀的主要目标。而坚硬的玄武岩不光自己不容易被侵蚀,还可以保护位于它下方的凝灰岩。风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这里常年盛行大风,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对岩石表面进行着无情的打磨和侵蚀。在风力和雨水的双重作用下,凝灰岩被逐渐掏空,最终形成了一个个“烟囱”,矗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卡帕多奇亚岩石的奇妙光影

除了千沟万壑的地面,色彩也是让人们将这里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因素。科学家发现,月亮是太阳系里不多见的完全没有色彩的星球,它的颜色几乎是纯粹的灰色,而灰色是一种“无彩色”,在光谱中没有灰色的位置,它的视觉效果只受亮度影响,越亮就越接近白色,越暗就越接近黑色。

不过,从地球上看,月亮的颜色可不是那么单调的。其实,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只是通过反射太阳光而被人们看到,不同的颜色是因为月光穿过大气层的时候受到散射和折射导致的。比如在晴朗的夜晚月亮大多是白色,因为大气中尘埃和水汽较少,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了一起;最常见的黄色月亮则是月光中波段较短的青、蓝、紫三种颜色被水汽和尘埃阻拦,剩下的光混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颜色,在美术界还专门有一种颜色被称为“月亮黄”;红色的“血月”大多发生在月全食的时候,地球挡住了太阳直射在月亮上的光,只有波长最长的红色能够穿过大气层到达月亮表面;而当出现火山爆发之类的灾难时,大气中大量的烟雾和尘埃夹杂着水汽对光造成了折射,于是月亮就变成了罕见的蓝色,难怪古人认为蓝色月亮是饥荒的象征。

在卡帕多奇亚,富含多种矿物质的岩石和土壤宛如大自然勾勒出的画卷一般,在不同的光照下呈现出变幻莫测的色彩,更让人们将这里与月亮联系在了一起。一些由高岭土形成的乳白色岩层混合着沙砾,与平时最常见的黄色月亮如出一辙;“白色峡谷”中的灰白岩层,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就像“玉盘”一样皎洁无暇;而富含铁元素的岩石则呈现出热烈的赭红色,让人仿佛身处“血月”之中;而一些含有硫化物的地方又沉淀出了金色与暗紫色,如同蓝月一般神秘莫测。

卡帕多奇亚:月球在地球上的投影2
卡帕多奇亚:月球在地球上的投影3
卡帕多奇亚:月球在地球上的投影4
德林库尤地下城(Derinkuyu),198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结构如蚁穴般复杂。

这些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缓缓移动,光线的角度和强度不断变化,卡帕多奇亚的岩石也随之展现出奇妙的光影效果。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岩石上,为它们勾勒出金色的轮廓,阴影部分则显得更加深邃,明暗对比强烈。中午时分,阳光直射,岩石的色彩被充分激发出来,鲜艳夺目,熠熠生辉。傍晚,夕阳西下,余晖将岩石染成橙红色,长长的影子在大地上肆意伸展,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这种色彩与光影的融合,使得卡帕多奇亚仿佛是月球在地球上的投影。

避难者与地下城

卡帕多奇亚并不是土耳其的一个省,而是一片区域的统称,早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人类定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赫梯人、波斯人、罗马人相继占领这里,不同的文明在这里留下了各自独特的印记。不过,真正让这里名声大噪的,则是公元4世纪基督徒建造的众多地下城。

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很多基督徒逃离家园来到这里避难,独特的地貌和隐蔽的洞穴,成了他们理想的避难所。其实,在他们到来之前,这里的居民就已经有了穴居的习惯,只不过当地人只是借助天然洞穴居住,而这些基督徒则进一步对洞穴进行了拓展和改造,建成了30多个宏伟的地下城。

卡帕多奇亚:月球在地球上的投影5
卡帕多奇亚的露天博物馆(Open Palace)。这座宫殿是岩石修道院之一,这些古老的建筑大多是由岩石雕刻而成的,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德林库尤地下城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其结构如蚁穴般复杂:深度50多米的通风井可以保证地下的空气流通;巨型滚石制作的闸门可以封锁通道抵御外敌;1200多个房间最多可容纳2万人居住;为了长期在地下生活,人们还在地下修建了各种功能房间,包括储藏室、厨房、教堂、学校,甚至还有专门的葡萄酒窖和牲畜厩。这些地下城的建造,得益于地层中凝灰岩的特性:地质相对柔软易于挖掘,风干后又具有一定的坚固性,能够支撑地下城的结构,良好的保温性使洞穴适宜人类居住和存放食物,而多孔的特性还有助于空气流通和调节湿度。这些地下城,成了人类与地质共生的典范。

在许多古老的信仰中,月亮守护着人类。而卡帕多奇亚这片“最像月球的地方”则在历史上真的成了人们的庇护所,就像电影《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一样,冥冥中的巧合给这片荒芜之地又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

(责编:昭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