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年第7期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年第7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主要为中学教育工作者服务,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交流课程改革的经验,跟踪、研讨课改热点问题,其中包括专家对课程改革、新教材使用等方面做出的指导,教学新模式,课堂教学纪实评析,教学片段及反思,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与评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改革的优秀范例、成功经验及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理解、体会及做法,并介绍各地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经验,为一线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帮助。

目录

聚焦/管理 | 赓续文化 守正创新

编者按: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聚焦/管理 | 新课标 新方向

摘 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具有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内容明晰、操作性强的特点。课程性质明确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成为打牢学生思想根基的课程地位,先进理念强化了多维度不同阶段的课

聚焦/管理 | 家校协力同成长 恰适关系共提升

编者按:2021 年 10 月 2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发布,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首部就家庭教育专门出台的法律,《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家庭教育不仅需要家庭负责、

聚焦/管理 | 基于“书香校园”的家校共育途径探索

摘 要: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召开开启了全民阅读时代。校园阅读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关键力量,“书香校园”可以营造出更好的阅读条件,可以聚集更多的阅读资源。家校的有效沟通有利于提升“书香校园”的建设效果,共育书

聚焦/管理 | 基于儿童立场的家校共育行动策略

摘 要:《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对儿童成长应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也为家校共育提出了行动研究的新课题。家校教育的关键是人,家校联动把学生的“课后服务、居家学习、社会实践”时间进行科学规划,

聚焦/管理 | 以“四度”惠民举措 为课后服务“护航”

摘 要:学校不断强化和优化育人主阵地作用,构建家、校、社课后服务圈,以课程辅导个性化和课程育人多元化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品质。“作业不出校门”让学生学得轻松,“校园种满课程”让学生学得快乐。学校根据家长

聚焦/管理 | 创新开展劳动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伊春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是国家示范性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是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伊春市唯一一所公益性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学校始终坚持“重质量、强内涵、保安全、勇创新、办品牌

聚焦/管理 | 劳动教育清单让“幸福种子”发芽开花

哈尔滨市花园小学以“生态花园、幸福种子”为办学特色,将每一个学生看作一颗独特的、有着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种子”,着眼于唤醒儿童成长,打通家校社壁垒,构建以儿童内生动力为核心的“种子”教育体系。学校制定“

课堂/实践 | 得“意”莫忘“形”

摘 要:初中生根据自己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在开始解读《北冥有鱼》时,很容易认识到对鱼的这种阐述,其实并非真的在写鱼。于是对课文的解读很自然地就迅速进入了解“意”的状态。然而仅有“意”又是不够的,重“意”

课堂/实践 | 任务群思想下语文大单元教学初探

摘 要:任务群思想下语文大单元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一种创新的理念,它致力于解决目前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问题。以此教学理念为指导,实施课堂教学,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建立文字与自然的联系。《

课堂/实践 | 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

摘 要:英语写作是衡量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当前大部分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较为薄弱,普遍存在着词汇匮乏、语法错误、逻辑不清等问题,写作水平亟待提高。文章通过将支架式教学法与英语写作教学相结合,创

课堂/实践 | 新高考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

摘 要:新高考将对大庆市初中历史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树立“大历史”思维,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立足核心素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引导学生学史明理、

课堂/实践 | 课堂生成问题的应急处理与反思

摘 要:课堂突发性问题,大多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课堂组织管理,主要体现在课堂纪律上 其二是知识教授过程,学生针对教师的讲解适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是在教师预设问题之外的。这两个方面,考

研究/探索 | 思维素养内涵的解析

摘 要:思维素养的培养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其概念缺乏明确的界定和系统阐述,造成概念上的不清晰和乱用,影响教育教学行为的效果。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专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思维素养的内涵

研究/探索 | 六维嵌入式备课新范式助推师生双向发展

摘 要:目前的集体备课进入研究瓶颈,存在着“集而不研”或“集而不深研”的现象。文章针对集体备课的现状及弊端进行分析,构建了六维嵌入式集体备课新范式。通过备主题、备结构、备内容、备思想、备教(学)法、备

研究/探索 | 润泽的教室 理想的课堂

主持人:刘正生成员:郭敏、刘秀成、苏娜、赵丽、王敬波、赵亚玲、王海宁、李翠翠刘正生(哈尔滨市双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课堂上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品质。在“双减”背景下,作为教

研究/探索 | 高中语文教学:从阅读、理解到审美的跃升

摘 要:随着高考语文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考查的深化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在教学方法、教学标准和教学手段上紧随其变。准确把握从课文阅读,到深入理解,再到审美体验的跃升式教学要求,可以让高中生在与课文的对话

研究/探索 | 思维工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摘 要: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教学内容逐渐增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实现新课改的目标要求,将思维工具引入历史教学,以改进

研究/探索 | “主题教学”中深度备课的有效策略

摘 要:备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备学科”,更要“备学生”“备学法”等。备学科内容,要求教师主动地回溯与展望 备学生学情,要求教师要主动地探寻与追问 备学习的方法,要求教师主动地唤醒与

研究/探索 | 小学语文教学中“藏”的内涵、价值及策略

摘 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藏”的内涵、价值及策略意义重大。“藏”的内涵丰富,包括设置悬念、设置障碍、引而不发。恰到好处的“藏”,能够更好地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探究能力

研究/探索 |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只有先掌握好概念内涵,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的数学学习,内化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概念教学,在概念的感知、

研究/探索 | 基于“儿童视角”的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立场,从儿童视角出发,引导学生用“儿童之眼”观察、用“儿童之言”表达、用“儿童之心”感悟。从信息、语言、思想等层面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力,

研究/探索 | 学校体育中提升学生耐挫力的策略

摘 要:当前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中存在教育者认知不足、定位混淆、实施偏颇、实效不佳、合力薄弱等问题,而学校体育是挫折教育丰富的素材来源和生动的实践场域。本文提出发挥学校体育沉浸式体验的优势,创设显隐结合的

研究/探索 | “多彩生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基础教育由“重点发展”“均衡发展”走向“特色发展”。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二小学秉承“让每一个生命多姿多彩”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多彩生命”课程体系,自主设计研发了11个内容丰富

研究/探索 | 立足国学经典 展现德育魅力

摘 要:“评价和教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建智慧课堂,开发“即时记录系统”“视频切片系统”以及“社交APP系统”等软件,从而形成、

研究/探索 | 快乐教育理念下课程游戏化的探索

摘 要:幼儿园的课程要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的个性成长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在园生活,积极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开展丰富的活动,让游戏化的课程模式贯穿各领域教育教学活动。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与

育人/团建 | 萌生自信的绿芽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和学生们的故事每一天都在继续着。在我的脑海里,有的故事已经模糊,有的故事已经没有了踪迹,我只是在一个个细节中培养学生的习惯,在一声声教诲中点化学生的思想,在一件件琐事中引领他们成

育人/团建 | 男老师带班并不难

“一个男班主任,性格肯定粗犷,没有女班主任心细。”“男老师能给予学生更多心理上的关注吗?”“青春期的学生,尤其是女孩,男老师怎么与之沟通?”每逢新学年接新班的时候,这是所有男班主任面临的家长质疑的声音

育人/团建 | 记录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在成为一名特殊教育的教师前,我不曾体会到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但当我面对一群特殊的学生,我知道我来到他们身边是有着特殊的使命,沙莉文老师与海伦·凯勒之间的故事曾让我动容,我愿意努力去

育人/团建 | 无声的语言 有声的画面

新冠肺炎疫情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名普通的特教教师,从真实的校园走进虚拟的网络,我和学生同样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学习之旅,其中的点滴也成为我工作生涯中宝贵的经验。刚刚线上教学时,由于缺少

视野/随笔 | 阅己 越己 悦己

第一次读万玮老师的书还是十几年前上大学时读的《班主任兵法》,读完意犹未尽。去年寒假之前,在图书馆看到这本《40岁开始学做教育》,乍一看书名觉得满心疑问,难道对不满40岁的教师来说,还没资格读了吗?再一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