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24小时2025年第1期

科学24小时

科学24小时2025年第1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科学24小时》强调科学趣味性,每期聚焦一个重大科学话题,设立“视点”、“科学探秘”、“评述

目录

卷首语 | 微小RNA为生命科学研究打开“传送门”

小核酸领域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调控领域的热点之一。继mRNA疫苗的相关研究被授予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2024年,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因在微小RNA(miRNA)及

聚焦 | 肿瘤迷宫

我们之所以走不出迷宫,是因为身处迷宫之中。如果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这座迷宫,很快就会发现迷宫的出口。

聚焦 | 微小RNA:小小的基因调控者

首次在线虫上发现微小RNA生命是宇宙中的一大奇迹,控制生命生生不息的密码是基因。那么,又是什么在控制基因?科学家发现RNA是基因调控的主要参与者,而微小RNA便是其中之一。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

聚焦 | 改变世界从一条小线虫开始

揭开基因调控之谜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花落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他们发现了微小RNA及其转录后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让人们对基因调控有了全新的认识。要理解这项发现的重要性,让

聚焦 | RNA大家族: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mRNA近年来,核糖核酸(RNA)研究领域捷报频传,多位杰出科学家因其在RNA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荣获诺贝尔奖,这充分彰显了RNA在生命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024年,专注于微小RNA研究的科学家摘得桂冠;

发现 | 发现卫星之旅

2018年6月,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土星图像,展示了该行星周围的几颗卫星谁是“卫星王”1610年,伽利略用他的望远镜观测到木星旁边有4个亮点,它们是木星的4颗最大的卫星。在此之前,人们只能用肉眼观测星

发现 | 南极洲科考新发现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偏远、最干燥、最寒冷的大陆之一,人类无法在那里生活,目前只有少数国家的科考队和勇于挑战的旅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对科学家而言,南极洲就像一个冰冻的时间胶囊,保存着很多地球早期的秘密。近

发现 | 空天之间的“潜伏者”

“太阳神”无人机作为未来战争中贯通空天一体化作战的特殊领域,临近空间凭借其独特的空间环境特点,展示出了重要的战略价值,被视为国家安全攸关的新的“高边疆”。世界各军事强国将临近空间作战平台的部署、进攻与

辟谣 | 辟谣

本期主持人:张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谣言:皮肤上长小红点是肝脏不健康的表现。真相:体表出现红色斑点可能与皮疹等因素有关。肝脏疾病虽然也会出现皮肤改变,但并不会引起广泛的皮疹。

趣玩 | 制作美味糟菜:传统与创新的交融

闽清糟菜糟菜是一种独特的腌制食品,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让我们一起追溯糟菜的历史,探讨其在中国传统饮食中的演变与传承,了解糟菜制作中的科学知识。糟菜的演变糟菜的

趣玩 | 万物有“蛇”

蟠虺纹铜盉:蟠虺纹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蛇纹”蛇年到来,人们自然而然会把目光聚焦到蛇的身上。作为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蛇在历史长河中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在古代的一些神话和宗教中,蛇常常被赋予神秘的力量和

人文 | 浸种:一夜春雨涨堂前,万木生芽迎句芒

元代程棨临摹《耕织图》(局部)编者按: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发生和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南宋楼璹的《耕织图》是“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被誉

人文 | 古人会烤面包吗?

香气扑鼻、松软可口的面包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食物。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普遍认为面包是西式食品,不会将其与传统的中餐联系起来。那么,面包是不是舶来品,只出现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国古代的人们会烤面包吗?如果

人文 | 栈台

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加剧,地球已不堪重负,所以人类急需一个空间——既能容纳无限量的温室气体,又能够为人类的出行提供服务。于是,“栈台”成了21世纪中期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果。2070年

人文 | 未来的气象工作者

2070年,世界已然发展成一副不同于以往的模样。这模样令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感到幸福。我是一名气象工程师,负责研究气候的变化。这项工作备受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气候研究和保护。因为所

成长 | 重拾信任感

一天下午,小颜笑嘻嘻地走进辅导室:“老师,我来找你聊聊。”“好啊!”我爽朗地回应。待我关上门,小颜脸上的表情却变得忧伤起来:“老师,问你个问题,为什么朋友总是‘背刺’我,把我说的小秘密告诉别人?为什么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