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24小时2022年第10期

科学24小时

科学24小时2022年第10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科学24小时》强调科学趣味性,每期聚焦一个重大科学话题,设立“视点”、“科学探秘”、“评述

目录

卷首语 | 惊险“回家路”

1957年10月,苏联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人类拉开了太空时代的序幕,开始进一步探索地球外的世界。但太空之旅并不是那么轻松的,宇航员进入太空,基本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中的一些人

锐·聚焦 | 生死时速

编者按:2022年,是我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之年,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30年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逐步实现了从搭载一人到多人升空,从舱内作业到太空

锐·聚焦 | 升空与返航的奥秘

航天器在太空飞行,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知道航天器在哪儿。宇航员要回到地球,也需要知道自己在哪儿。那么,如何才能确定方位呢?1609年至1619年,开普勒发表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描述了开普勒轨

锐·聚焦 | 开着飞机上太空

“太空船一号”亚轨道太空飞机的外观十分优美如果将许多新奇、优美的飞行器串联成一条发光的航线,那么从地球到太空会组成一个闪光的名字——伯特·鲁坦。伯特·鲁坦是世界著名的航空航天传奇天才,号称“最有想象力

览·科学 | 再探天王星

人们在1781年前所认识到的太阳系,比现在小得多,它只有6颗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但那时人类已经有了天文望远镜,天文学家们用望远镜观察星空,不断有所发现,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也不断

览·科学 | “慧眼”观天识“英雄”

多面手“慧眼”2017年6月15日,我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被发射上天,运行在550千米的近地圆轨道上。它就是“慧眼”卫星,全称为“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简称HXMT)。从此,“慧眼”卫星开始凝视

览·科学 | 打不死的“小强”是蝾螈

大鲵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人类就发现了呆头呆脑的蝾螈的不同凡响。它们视力残缺,心脏羸弱,行动缓慢,憨态可掬,神奇的是它们的红细胞竟比人类的大300倍。实在难以想象,它们拖着迟缓、畸形的柔弱身躯,是如何应

览·科学 | “接触死亡的鸟类会感染猴痘”,你信吗

有人曾经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说:“你们总是在不停地辟谣,为何现如今谣言还层出不穷?为何公众的科学素养在不断提高,却依然有人会相信谣言?”这是非常好的问题。正所谓“见多识广”,看的多了,自然懂的也就多了,

览·科学 | 昆虫肠道微生物可降解塑料

日前,西班牙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或可将不同昆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作为工具,用于塑料包装废弃物的降解、回收和循环利用。飞蝗、印度谷蛾和蜡螟等昆虫的天然食物的化学结构与塑料相似。研究人员给它们的

览·科学 | 地球创下有记录以来最短的一天

2022年6月29日,地球创下有记录以来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减少了1.59毫秒,这意味着,可能需要校准时钟。这会是全球时钟第一次都被拨快。据专家们分析,“钱德勒摆动”——地球自转过程中自转轴的变化,可能

览·科学 | 两颗距地仅33光年的“超级地球”被发现

美国宇航局(NASA)近日宣布,其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苔丝”(TESS)任务发现两个可能含有岩石矿物的“超级地球”,是距离我们的星球只有33光年的“宇宙邻居”,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接近我们的多行星系统之

览·科学 | 研究认为温血动物出现于2.33亿年前

近日,科学家们解答了一个关于哺乳动物进化的长期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存哺乳动物和已灭绝哺乳动物及其近亲的耳部解剖,确定温血动物可能起源于约2.33亿年前的晚三叠世。这些基于哺乳动物祖先内耳化石的研究结

览·科学 | 饮酒会加速衰老

近日,英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基于基因分析的新研究表明,酒精会通过破坏端粒中的DNA而直接加速衰老。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24.5万名英国生物医学数据库项目参与者的饮酒量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系。

品·文苑 | “浙里”科学家的红色人生(二)

屠呦呦:钟情科学,向医而行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及晚宴。“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出自《诗经》中的《小雅·鹿鸣》。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品·文苑 | 汉代编钟:古老技艺奏响千年乐章

编钟是一种古老、庄严而神秘的大型打击乐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东周,编钟就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当王公贵族举行祭祀征伐的仪式或觥筹交错的盛宴时,就会“请出”编钟进行一场气势磅礴的演奏,以彰显主人尊贵的地位,

品·文苑 | “万户捣衣声”:古人生活里的文艺与科学

诗画“捣练”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有一幅《捣练图》,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大师张萱的代表作的宋代摹本。在长卷式的《捣练图》中,张萱共刻画了十二个唐代宫廷女性人物形象,按照劳动分工,从右至左依次是捣练、缝纫和熨烫

品·文苑 | 三岔口

踏下消防通道的最后一级水泥台阶,我又回到了二层。打开工作室的房门,那家伙还坐在刚才的位置,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抽起烟来。“去哪儿了?”“刚上楼把垃圾扔了。”工作室所在的这座写字楼,沉默在城市西南角的

爱·青春 | 青少年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小江平时喜欢在微信上跟朋友聊天。一天,他收到好友消息,说给电商刷单可以赚外快。小江心动了,觉得这样就可以多赚点零用钱,于是拿妈妈的手机进行了一番操作。事后,妈妈发现银行卡上的钱被转走了112000元。

爱·青春 | 别为一时的“感觉”走入误区

午休时间,班里的小凯来心理辅导室找我。一眼就能看出,平时有些调皮、喜欢耍酷的他,今天一脸沮丧。在我的询问下,小凯说出了昨晚发生的事:周末,几个同学去打球,大家发现小超的脖子上挂着电子烟,都十分好奇。小

爱·青春 | 猫和老虎,到底啥关系

有这样一则故事:昔日,猛虎去学道,在山中巧遇猫。猫把道传于虎,虎得道后反伤猫。猫爬上杨柳树,虎在树下紧身毛。猫仰天长叹,无义之人莫相交!这则故事是说,老虎的所有本领都出自猫,而胜于猫。不过故事总归是故

爱·青春 | 萌新露营指南之营地篇

又到了适合露营的好时节。我们是不是临近周末就有些蠢蠢欲动呢?对于新手来说,露营也许只是一项比较有趣、好玩的户外活动,可当我们“入坑”后,会发现露营也是一门学问。比如,如何寻找营地?什么样的营地更安全、

爱·青春 | 勇往直“潜”

浩瀚书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一本本书就像明灯,指引着我成长的方向。无论是惊心动魄的探险类图书,还是充满美妙幻想的童话类图书,都让我爱不释手!最近,我被一套名为“可怕的科学”丛书深深吸引了。这是一套科普类

爱·青春 | 火星探测器

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不懈追求的梦想。中国伟大的航天发展历程,令国人满是自豪与骄傲。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当看到“祝融号”升空的那一刻

爱·青春 | 旋转吧,衣架

我的发明要从一件事情讲起。这天,奶奶抱着一摞衣服从阳台走进客厅,满脸愁容地说道:“黄梅天,落雨落得衣裳啊晾不干!”由于我家阳台比较小,需要晾晒的衣物又多,有太阳时衣物受光不均匀,一部分衣服晾干的速度很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