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周刊2022年第10期

人民周刊

人民周刊2022年第10期

半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人民周刊杂志(双周刊)于2001年创刊,曾用刊名:人民文摘.本刊从全国最具权威力和公信力的

目录

学习路上 | 新闻日历

2022年5月14日·习近平向阿联酋新任总统穆罕默德致贺电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4日致电阿联酋新任总统穆罕默德,祝贺他就任阿联酋总统。习近平指出,中阿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

学习路上 | 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

伟大时代呼唤人才,伟大事业造就人才。今天的中国,一个个学以报国的故事,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写下生动注脚。“你们在信中表示,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留学归国青年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这

人民要文 |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人民日报》2022年5月15日第1版“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温暖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彰显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诠释中国

人民要文 | 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

《人民日报》2022年5月22日第1版“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

人民要文 | “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

《人民日报》2022年5月31日第1版“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人民观察 | 2022年,我国将新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人民日报》2022年5月23日第15版编者按: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珍稀濒危野生

人民观察 | 多样生物,我们共同守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江河畔以调研推动科学立法,在实验室里为植物制作“备份”,在绿道边为区域生物多样性摸清“家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身努力,投身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之中。守护多

人民观察 | 白洋淀生态修复记

引子5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白洋淀也由此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如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质发生历史性变化。记者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中

人民观察 | 院士眼中的“清洁美丽世界”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人类命运是共同体,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世界的需求。”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

人民融媒 | 推进城镇化建设,激发县乡消费潜力

发布渠道: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商海观潮工作室主要内容:县乡消费是一片蓝海,是有巨大潜力的消费领域。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人民融媒 | 支持复工复产,如何做好“加减法”?

发布渠道: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主要内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早一天复工复产,就能多一天夺回损失,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受疫情影响严

人民融媒 | 晒单了!全国春播粮食面积约9.4亿亩

发布渠道: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主要内容:江西省安福县洋溪镇塘里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春播早稻返青,长势良好。“种好更要管好,让粒粒优质稻种长成丰收粮!”种粮大户肖泉介绍,这块稻田里的犁地、插秧、

人民融媒 | 亿缕阳光:点赞“中国正能量”

编者按: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有效举措,这顺应亿万网民的心愿,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人民视频、视频号和腾讯新闻联合出品的“亿缕阳光”系列视频发布

特别报道 | 让孩子从小创造美好生活

编者按: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更是国家的希望。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协同发力,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健康快乐成长?“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本刊记者深入采访了多方面人士,倾听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特别报道 | 助力家庭教育“铺”好成长底色

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家庭教育的路径越来越清晰。记者从北京市石景山区妇联获悉,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他们将通过线上社区家长学校开展“陪伴——童心筑梦向未来”系列主题

特别报道 | “春蕾计划”,为困境女童护航

再穷不能穷教育。为改善贫困家庭女童受教育状况,1989年,在全国妇联领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儿基会”)发起实施“春蕾计划”公益项目。如今,33年过去,无数困境女童的命运因“春蕾计划”

特别报道 | 给儿童奉献有价值的作品

接力出版社原创童书在接力阅读营原创精品馆展示。(受访者供图)他的笔下,有红色的月亮、绿色的太阳,企鹅追逐斑斓色彩,大象帮助不愿入眠的孩子吃下深沉夜色……他主导编辑的童书中,“蓝精灵”“巴巴爸爸”“小鸟

特别报道 | 从儿童教材配图说起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两起儿童教材配图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持续两天登顶多家网络平台的热搜榜。在大多数人看来,儿童教材配图的美丑之争只是表象议题,更深层次的核心问题在于,文化教育要秉承中国传统价值观

特别报道 | 享受运动的快乐

海都小学体育器材研发室“做一名快乐的体育老师,把快乐带给更多的孩子。”这是浙江省玉环市坎门海都小学教师叶海辉的人生目标。去年,他被评为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并入选“中国好人榜”。“孩子的生命里,不该只

特别报道 | 启发孩子“做最好的我”

“做最好的我”,是北京市中关村一小的校训。学校里,有这样一位老师:他谆谆善诱,启发学生思维 他尽心竭力,努力达成每位学生的发展需求 他诲人不倦、用心良苦,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他就是北京市特级

特别报道 | 健康儿童应“四有”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会长徐荣谦。本刊记者 武凤珠摄从长白山脚下走来,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

特别报道 | 呵护孩子“心灵的窗户”

赵阳和近视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受访者供图)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为52.7%。视力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干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活动,影响亲子关系、家庭和谐,已经成为全社

特别报道 | 建功何需桑梓地 非洲绽放中国花

患儿家长送给刘欣(左一)印有丁香图案的当地特色纪念品以示感谢。(刘欣供图)六万余次门诊诊疗,六千余台各类手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第一年,作为对疫情所知甚少时第一批逆行的勇士,中国(江苏)第3

精神谱系大家谈 | 争做新时代王杰式好战士

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班”战士在王杰事迹陈列馆中集体宣誓,锤炼党性修养。凡春龙摄1965年7月14日,江苏省徐州市邳县(今邳州市)张楼公社发出一声巨响,年轻的战士王杰毅然扑向意外爆炸的炸药包,以血肉之

精神谱系大家谈 | 传承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以科技创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一代代塞罕坝人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始终胸怀“咬定青

文史钩沉 | 白刃战倭寇,铁血灭凶顽

编者按:2022年是建军95周年。为展现人民军队英雄风采,本刊陆续刊发军史题材纪实文学作品《百面战旗红》。这部作品由罗援领衔主编、叶征担任总策划、李玲负责召集团队创作,创意源于参加新中国70年大阅兵的

文史钩沉 |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

汪曾祺与央珍合影(资料图)汪曾祺与央珍认识较睌。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92年春。那时,汪先生已是誉满天下的文坛名人了,而央珍则是一位初露头角的年轻作者。汪老70多岁矣,央珍才30岁,刚与龙冬结婚不久,

方寸天地 | 揭秘外交封背后的故事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十五周年》纪念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十五周年》纪念封上,邮票中的国旗鲜艳夺目 《中美上海公报发表三十周年》纪念封,记录下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齐聚一

智库论坛 | 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

《人民日报》2022年5月18日第9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动全

智库论坛 | 选书“三结合”,彰显企业阅读价值

雅悦草堂读书会共读过的书籍养成阅读的生活习惯,可以令人精神充盈、不断地实现自我知识更新。这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毛姆所言:阅读是一种享受。同样,开展全员阅读,能给组织注

好书荐读 | “窑洞之问”的答卷人

编者按:2022年5月,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新书《“窑洞之问”的新时代答卷》,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六个方面阐释了自我革命的意义与内涵。著名的“窑洞之问”是指毛泽东

好书荐读 | 以鲜活细节刻画建设者群像

9年间,从构想、选址到设计、建设,湖北鄂州花湖机场从蓝图跃然挺立于长江中游之滨,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与武汉天河机场共建湖北航空“客货双枢纽”。作为记者的戴劲松,敏锐地认识到这一

金台书苑 | “孩子们喜欢的校园文学名家”

编辑推荐很高兴和大家相遇在这浓郁着书香的美好夏日。我们一出生就开启了“寻找”之旅,校园就是漫漫寻找里程的第一站。铃声摇曳,书声琅琅 寒来暑往,理想茁壮。校园里,处处青春涌动,年年骊歌萦回,清脆的铃声应

品牌 |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包钢高质量发展

在包钢展陈馆,“齐心协力建包钢”一行大字之下,一幅长7米、高3米的巨型油画,展现着60多年前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人间奇迹。画面上100多个创业人物,浓缩了一代代包钢人传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