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文摘2022年第17期

党员文摘

党员文摘2022年第17期

半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本刊系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文摘类党员个人读物。荟萃了国内外报刊之精华,以正确的舆论导向,高雅

目录

思想者 | 羊是这样吃掉狗的

1942年冬天,盟军的两支部队沿着两条线路向驻扎在北非的一个德国军营挺进,他们的任务是从那里的纳粹集中营里救出被关押的英国军人和北非土著。执行任务的是一支英国军队和一支美国军队。英国军队穿过丛林,渡过

看大势 | 当下,是中国最关键的几十年

美国政坛“三号首长”佩洛西的亚洲之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此背景下,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副教授郭继承几个月前的一段授课视频《这就是中国的国运》成为网友的热议。有人看完说:“很震撼,也很认同。”有人

看大势 | 我们为世界提供了哪些公共产品

伴随中国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中国日益全面深入参与全球事务,不断提供深受世界欢迎的公共产品。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全球使命和世界责任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展现

观社会 | 聂海胜:逐梦苍穹踏星海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聂海胜(右)、刘伯明(中)和汤洪波(左)在出征仪式上挥手。李刚/新华社太空,人类梦想的沃土。载人航天,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观社会 | 文物修复师:把文物叫醒、让文物“复活”

有一群让文物“复活”的人,藏身于雄伟展厅身后的一栋小楼里。他们日复一日与器物相对,依靠多年磨出的经验、心境和日益先进的科技,揣摩成百数千年前工匠的心思,重塑过往的辉煌。除了“慢”,别无选择47岁的杜安

观社会 | “都市农夫”催热“阳台经济”

近些年,出于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阳台种菜,阳台种菜不仅可以实现“蔬菜自由”,还能释放压力、美化家居环境、增进社交。消费端的火爆直接带动供给端。一些传统农企嗅到商机,

观社会 | 打卡博物馆成年轻人新潮流

一张写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拓印,挂在沈阳理工大学学生赵津慧的宿舍床边,这张拓印是她从辽宁博物馆带回来的。“当时辽宁博物馆做了体验活动,给游客提供写着不同诗词的石碑,拿一张纸铺在上面,用滚轮蘸

鉴历史 |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卢沟桥。新华社1937年7月7日,这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华民族内部蕴藏着的无穷无尽的巨大能量

鉴历史 | 延安时期的“为人民服务”

延安大生产运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严格执行群众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进行了丰富生动的实践。不给老乡添麻烦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7000多人的队伍,经过长

鉴历史 | 西南联大湘黔滇步行团的西迁之路

西南联大湘黔滇步行团在路上“就用两条腿走,这也是一种教育”1937年7月7日,北平南部卢沟桥的枪声,打破了中华大地的宁静。战火快速蔓延,至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而此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

鉴历史 | 一次跨越时空的“相遇”

王克西父亲王志臻的行军作战日记现在看到的风景是绝美的,而父亲当年渡河是绝难的黄河水流湍急,奔腾着,呼啸着。湿润的水汽扑向口鼻,微阖双眼,王克西静静感受着黄河的壮美。站在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黄河渡口,王克

悟文化 | 文坛巨匠们的“另一面”

前段时间,作家莫言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段戴着墨镜“飙”收割机的视频,并配文“再次体验了开收割机的快乐”。有网友调侃:“有朝一日居然能看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飙’收割机,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的确,在不

悟文化 | 从智慧到治愈:漫画书走进都市人心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丰子恺《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半小时漫画世界史》长期占据畅销书榜前列、各种治愈系漫画书火热上市,让我们注意到一种似乎更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表达——漫画图书。从《三毛流浪记》《丁聪插

悟文化 | 为何只有陶渊明能“悠然见南山”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40岁的陶渊明正式辞去最后一任官职——陶泽令,回归自己心心念念的田园。正式隐居之初,他带着解脱而愉快的心情写下《归田园居五首》,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

悟文化 | 古代“开学典礼”仪式感满满

“开学”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词,它代表着新的起点、新的开始。而在“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的古代,开学的那些事儿可比现在复杂多了。众所周知,古代的教育并不普及,因此,对入学年龄的要求也没有现在这么严

览世界 | 4天工作制,一场“乌托邦式”试验?

“能不能工作更少的时间,却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个问题不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两年多才提出来的。一个世纪前,美国汽车制造商就开始尝试双休日,让汽车工人成为“有钱有闲”的中产消费者,以此拉动美国经济 英国

览世界 | “末日准备狂”:囤积即正义

成为“末日准备狂”奥利弗·霍农知道,安全始于稳固的投资策略:一点金银,少量现金,分散持股。霍农住在柏林东部郊区马察恩地区的一个板房建筑区,留着棕色短发,比他实际年龄37岁要显得年轻许多。霍农说:“很多

览世界 | 印度人的天堂电影院

2002年1月的印度小镇普塞冈,耶拉拉河岸边可以看到一顶巨型红白条纹帐篷,由印度知名流动影院之一“阿玛尔巡回有声电影”搭建。帐篷旁停着一辆老式卡车,车顶放着影片海报,前盖挂着一个大喇叭,用来向更多的人

览世界 | 伊朗艺术家让树木“不朽”

伊朗艺术家将瓦利亚斯大街死去的树干变成艺术品在伊朗,每年诺鲁孜节来临前,德黑兰的瓦利亚斯大街上都活跃着一支艺术家队伍。他们利用传统技艺将路旁死去的行道树做成艺术品,赋予这些树木第二次生命。伊朗路边的行

品生活 | 微山湖最美夫妻:“船上小学”掌舵人

王升安接送学生在碧波荡漾的微山湖上,有一所全国唯一的“船上学校”。“中国最美乡村教师”王升安和妻子在“船校”坚守40多年,倾其一生教3000多名渔家孩子读书识字,“摆渡”他们走出湖区,其中更有近百人考

品生活 | 乔羽:一个写过几首歌词的人

2009年,乔羽在家乡山东济宁。视觉中国乔老爷1959年,戏曲电影《乔老爷上轿》上映。电影男主角乔老爷脸圆圆、人憨憨,额头开阔,常挂着笑。乔羽也是大额头,说起话来笑眯眯,一出声就是山东济宁腔。朋友们拿

品生活 | 杨绛的“晕船哲学”和“香料比喻”

杨绛先生一生处世遵循自己提炼的“晕船哲学”,晚年,她的“香料比喻”又恰似“夫子自道”,其人生确如反复捶捣、磨研的香料般馥郁芬芳。“晕船哲学”来自杨绛先生的经历。1938年,杨绛、钱锺书和女儿阖家乘船从

品生活 | 闹市有家“无声面馆”:只招听障人士做店员

面馆员工用手语传递点餐信息。新华社在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有一家招牌为“大同刀削面”的面馆(以下简称“大同面馆”),店内环境整洁雅致,店员服务周到体贴。但和一般的小饭馆不同,这里没有店小二热情的招呼与吆

品生活 | 妈妈的客人

妈妈在地铁口走失之后,爸爸和我们兄妹之间相互埋怨。我们发布寻人启事,想方设法地寻找她,我们追寻她的踪迹,复原有关她的记忆……此时的我们才发现,竟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她。一妈妈喜欢家人团聚的热闹气氛。每次

品生活 | 听听别人想说什么

父亲是一名电力安装工程师,在我读大学时,他曾组建过一支工程队。有一次,父亲非常兴奋地告诉我,塔拉莫尔通信局要在我们基尔马勒克小镇的山区安装更多通信塔,他希望能接到这些工程。“你必须像我一样,有机会就要

品生活 | 买不起好球鞋,我依然享受打球的快乐

有个女孩曾经给我讲过她的故事。她说:“我从小在偏远的农村长大,我买不起新潮的玩具,买不起好看的漫画书,常常在家境良好的同学面前感到自卑。尤其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同学们经常谈论昂贵的护肤品,讨论新潮的手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