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 | 武乡红色文化考察有感 2024年8月20日-22日,我应邀参加了由山西太行干部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现代文学研究室主办的“太行革命根据地历史思想文化座谈会”。这是一次从文学和史学的交叉视角召开的深含创新思维方式和知识创
晋文化 | 寓居两淮的盐商家族——大同李氏 晋商凭借着明朝初年“开中法”以经营食盐、粮食生意起家,而后随着食盐专卖政策的改变逐渐由活跃在汉蒙交接处“边商”转变为活跃于两淮地区的“内商”,这一时期的晋商成为了两淮盐商的重要成员。冯尔康先生《明清时
委员话文史 | 晋国姓氏发展探析及对当代的启示 姓名是一个人的社会符号,是一个人在社会意义上存活和存在过的标志。姓氏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无论古今中外还是国家民族,都存在姓氏从诞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中国的历史悠久,姓氏的产生也很早,早在原始社会,
委员话文史 | 《焕宇变中自记》碑文中关于农民军首领王嘉胤之死之误记 《焕宇变中自记》青石碑,现存于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豫楼(村中最高明代防御型建筑)第五层的西墙之上。碑文约3600余字,主要记述了明朝末年,陕西农民起义军攻打阳城及郭峪村的经过,同时记录了明崇祯十二
口述历史 | 我亲历了我国电磁纯铁的初始冶炼与研发 纯铁是太钢的“拳头”产品,从1954年到2004年,太钢已有半个世纪的纯铁制造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生产工艺。我们的纯铁产品国内供应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九成,用太钢电磁纯铁制造的产品
口述历史 | 日军对水头的轰炸及我的家族记忆 我是山西交口县水头村人,水头在1971年交口建县之前一直属隰县。我从小跟奶奶长大,印象最深的是她脸上的一道道伤疤。小时候不懂,问奶奶那是什么,奶奶回答:“那是日本飞机炸后留下的。”长大后才逐渐明白,原
人物春秋 | 民国山西名医郑述康的传奇人生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过了大暑,北方黄土高原就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气。漫山遍野绿意正浓,晴朗的日子里,太阳炙烤着大地,层层叠叠的梯田中麦浪起伏,农户们正忙着收割庄稼。7月29日,山西省灵石县
烽火年代 | 抗战时期晋西南地区的党组织建设 要发动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壮大党员队伍。193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指出:为了担负起扩大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神圣任务,大
廉政档案 | “百官楷模”马丕瑶 马丕瑶(1831—1895),字玉山,号莲溪,清代河南安阳县人,同治元年进士,历任山西平陆、永济知县,解州知州,太原知府,贵州布政使,广西、广东巡抚等职。主政地方30余年,清廉正直,“勤求治理,实心爱
古建瑰宝 | 山西潞城潦河头关帝庙 潦河头关帝庙,位于长治潞城区西23公里处的黄牛蹄乡潦河头村东,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遗构。据庙内碑刻记载,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2007年,潦河头关帝庙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
走笔长城 | 崇墉峻壁居庸关 “崇墉峻壁”的意思是墙壁峻峭,出自《水经注》“卷十四”关于居庸关的记录:“湿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
历史考证 | 窦大夫祠“十进士诗碑”考 在太原上兰村窦大夫祠中有一通“十进士诗碑”,立于山门内檐下,未具立碑年月。碑上共刻有陈璧、仲奎、廖俊、谢佑、王允、杨璿、朱忠、祝灏、□□、□□,明代十进士十首同韵诗(后两人名字局部损毁,难以确认,用□
文史漫笔 | 山西省政府参事制度的建立 1949年7月28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民政字第149号,宣布组建山西省人民政府,任命程子华为省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3月12日至26日在太原召开了山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由
文史漫笔 | 北宋军民的太原保卫战 张孝纯,元祐进士,宣和五年(1123年)为河东(今山西)安抚使,是当时主张与金作战的强硬派人士,也是太原保卫战的组织者和军事总指挥。王禀,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字正臣,行伍出身。金攻宋时,任太原副都总
文史漫笔 | 康熙皇帝赐字御书的理学大家范鄗鼎 在洪洞县城中心广场上,塑立着12名洪洞历史名人,其中洪洞县曲亭镇师村就有两人,即师旷、范鄗鼎。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宫廷乐师,史称“乐圣”,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人。与他生活时代相差2200余年的范鄗鼎,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