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月刊2025年第3期

文史月刊

文史月刊2025年第3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本刊是具有40年办刊历史,记述中国包括山西近百年来历史大事的文史类杂志。主要栏目:历史一页

目录

开卷有益 | 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典范

晋冀鲁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创建的核心抗日根据地之一,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军事斗争层面,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为抗战胜利和中共革命根据地的成长、壮大和治理模式提供了典范。它横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交界处,扼守...

委员话文史 | “万岁富贵”瓦当与娘娘滩考

关于娘娘滩的记载,笔者最早能找到的是明廖希颜撰《三关志》,其中说:“娘娘滩,在关西六十里,黄河中洲,有古祠址,世称薄姬庙,云自关中之代邸经此。太子滩,在娘娘滩东二里许,黄河中,约一顷,相传亦以文帝名。河中有花水一道,两滩相接,其浅可(涉?字...

口述历史 | 回忆当年抢修都江堰

我是山西省沁县郭村镇仁胜村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184师550团2营6连连长。1949年成都和平解放后,184师奉命移师到灌县(今都江堰市)驻防。就在此时,贺龙司令员交给我们抢修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一特殊任务。都江堰“岁修”本该从头年10月下旬就...

烽火年代 | 解放战争两年战绩简介

解放战争发生于1946年6月26日至1950年6月,起基础性作用的时期在1946年7月至1948年6月。在太谷区图书馆的馆藏中,有一本《解放战争两年战绩报告(一九四六年七月——一九四八年六月)》的红色文献,该书编号7566,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烽火年代 | 二十六万块门板背后的军民鱼水情

在共产党的历史上,党领导人民军队奋战之处,留下了很多军民之间深情厚谊的印记。反映战争年代鱼水相依、牢不可破的军民情意的事情不胜枚举,最负盛名的可能当数淮海战役,陈毅曾经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人民,才是革命战争胜利...

人物春秋 | 明朝著名农民水利专家白英

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小汶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气势恢宏的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就坐落在此。这里松柏参天,绿荫蔽日,碑碣林立,古朴典雅,分布着宋尚书祠、白公祠、潘公祠、运河分司衙门、水明楼、戏楼、蚂蚱神庙等十余个院落。...

人物春秋 | 《人民日报》创始人张磐石

张磐石,原名潘敬业,曾用名张佩衍,生于1905年6月8日,山西省寿阳县平头乡潘家沟村人。13岁时,他考入寿阳县高小。16岁时考取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9年9月赴日本留学。1930年,山西留日学生因汇兑不通,困居东京等地,山西留日同乡会...

廉政档案 | 富廉惠众的田呈瑞

田呈瑞(1662—1720),字介璞,别字苍崖。其家庭根脉深厚且久远,可追溯到田子方。从那时起,田氏家族世代居住在汾阳,乃是当地声名远扬、备受尊崇的望族。田呈瑞祖父名为九龙,为人正直豪爽,在乡邻间颇具威望;其父田月洪,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两...

走笔长城 | 风雨同舟裴家津

今山西省兴县的瓦塘镇,有一个名叫裴家津的古村落,这里有段北齐长城遗址,被命名为“裴家津长城”,在国家文物局长城资源官网的编号为141123382102090005。这段长城位于裴家津村东南100米处,修建于北齐时期,城墙为夯筑,经历了140...

古建瑰宝 | 平定县水峪关帝庙

水峪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坐落在平定县水峪村西大街北侧塬上,坐北朝南,面山临水。庙宇布局严谨有序,廊庑楼台俱全。山门雕刻细致、光彩夺目,其两边是钟鼓二楼与东西碑亭。沿山门中轴线向北,便是富丽堂皇、大气沉稳的正殿。中轴线两侧建有对称的耳殿、...

古建瑰宝 | 山西灵石晋祠庙

太原晋祠是祭祀西周初期晋国第一任诸侯姬虞(亦称唐叔虞)而建的祠堂。创建之初,称唐叔虞祠。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晋。唐叔虞祠亦被称为晋祠。晋祠祭祀晋国开国诸侯,是山西人根祖文化圣地代表,历代朝拜者众多。南北朝时期北齐高洋天保年间中期(...

民国史话 | 民国年间的太原当铺

当铺也称“典当”“质库”“长生库”“解库”“质肆”“押店”等,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传统的中小型金融机构,主要是指老百姓将自有的衣服、玉器、金银首饰、书籍等物品,送进当铺来抵押换钱,以解燃眉之急。一般而言,当铺的抵押物大部分为动产,很少以房屋等...

历史考证 | 《晋乘》——在日本出版的山西清代期刊

《晋乘》是山西留日学生、同盟会成员为了继续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于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初八日(1907年9月15日)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又一份期刊,既是山西同盟会成员在海外创办的最后一份重要革命刊物,也是山西新闻报业出版最早的期刊之一。 《晋乘》的创办...

文史诗苑 | 李雁红2024年诗作

烛影摇红·龙年贺岁 烛影摇红, 烟花直上重霄九。 紫薇北斗暖神州, 把盞庆功酒。 玉兔为谁空瘦? 感人间, 江山锦绣。 几多风雨, 挥斥方遒, 依依杨柳。 ※ ※ 应是蛟龙, 凌空飞舞灯如昼。 悠扬贺岁自风流, 情伴霓虹走。 千古...

文史漫笔 | 从青铜铭文看晋国早期历史

“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史”。晋国是两周时期的诸侯大国,它起源于叔虞封唐,鼎盛于文公称霸,结束于韩、赵、魏三家分晋,立国660余年。其间发生了许多足以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大事,如文侯勤王、曲沃代翼、践土会盟等,其孕育的晋文化不仅奠定了山西历史文...

文史漫笔 | 薛瑄故里

薛瑄是一代理学大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又是一代著名的廉吏,有关他的各种信息时有耳闻,似乎应该是熟悉的;但是,对于他的系统的思想、文学成就等等,却又是让人感到陌生,犹如一座令人仰望的高峰。 一个人与一座村庄 薛瑄故里是一个充满烟火气且具有现代意...

文史漫笔 | 通京大道催生的民间谚语

“冬不走雁门关,夏不走蔚洲疃。”这是雁同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民间谚语,雁门关地处西南,蔚洲疃位于东北,尽管两地相距170多里,却因旅人在经过这两个地方饱受寒冷,乃至泥泞湿滑的窘态,紧密地链接在一起,就此成为现在大同市1429个行政村里,唯一与...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