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新思想的破壳与培育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下令实施海禁,“海民不得私出海”,海道也因为“可通外邦”而被禁止往来。短期看,这些禁令对加强海防、抵御倭寇袭扰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保守封闭的海禁政策,不仅为明中后期倭患
资讯 | 印度首次开展太空军事演习 据美国《防务邮报》11月12日报道,印度于11月11日—13日开展首次“安塔里克沙·阿比亚斯2024”国防太空军事桌面演习,旨在模拟和演练涉及天基资产和太空服务遭受威胁的各种场景,将太空能力整合到军事
专题 | 智能变革如何重塑无人作战格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和无人技术的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军事领域的革新。从无人机的精确打击到无人战车的地面作战,再到无人舰艇的海上巡逻,智能无人作战力量正逐步成为战场的新主角。本期军事文摘
专题 | 基于大维空间观的智能无人时代战争观念演变 随着军事战术、技术与战略的发展,智能化、无人化、信息化已成为未来战争最为显著的三大特点。未来,在传统自然空间(陆、海、空)、技术空间(电磁、网络)、外层空间和深远海空间等多域作战维度,预期将形成传统能
专题 | 技术塑形促推智能无人作战新形态 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显著促进了无人作战装备向新形态的演进。在无人作战技术的创新领域,异构智能、群体智能、虚实一体、算法驱动以及链路入侵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战术运用方法的革新提供了强大支撑。在此背
专题 | 人装分离型部队建设构想与指挥要素探析 智能牵引已经成为智能化战争作战指挥的特征,正推动作战指挥模式与决策环路发生重大改变,人机协同关系可根据装备平台智能程度划分为四个阶段:人操作、人派遣、人监督、全自主。人操作阶段的决策环路为“人机共环”
专题 | 体系转型视域下的智能无人对抗方式 智能无人作战时代,战场态势由人力侦察向物联感知转变,作战筹划由参谋分析向人机交互转变,作战任务由指挥部署向自主规划转变,作战行动由基层行动向智算控制转变,作战协同由合同作战向跨域联动转变,作战效果由粗
专题 | 数字核防:打造坚不可摧的核设施防御体系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环境中,核设施的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专题将探讨核设施面临的威胁及其应对策略,揭示人工智能在提升核设施安全防护能力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在数字化环境下如何构建坚不可摧
专题 | 核设施核安保威胁分析及应对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高,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降低碳排放的压力越来越大,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由于技术缺陷或极端自然事件,核电厂及核燃料循环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事件
专题 | 数字化环境中核设施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研究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系统和组件广泛应用于核领域,给核设施安全性带来更多隐患。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期间核设施也成为双方网络攻防的重点对象,核设施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此背景下,核设施网络安
专题 | 人工智能在核设施安全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由于核设施具有巨大能量,对国计民生产生重要影响,其安全防护不仅地位重要,而且内容繁多、工作复杂。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情况下,将其用于核设施安全防护是自然之选。防护对象“核设
军情 | 日本防卫省发布首个人工智能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2024年7月2日,日本防卫省首次推出促进人工智能应用的基本政策,即《防卫省推进人工智能有效应用的基本方针》文件(以下简称“方针”),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的7个重点方向,以及8项具体推进措施,以通
装备 | 集装箱武器系统发展动态初探 近年来,集装箱武器系统(Containerized Weapon System,CWS)这一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珠海航展、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欧洲防务展等多个知名国际防务会展中,来自美、俄、德、
纵横 | 浅析俄罗斯非战略核武器演习 2024年5月6日,俄罗斯国防部称:“根据总统指示,总参谋部开始筹备南部军区导弹部队的演习,将演练非战略核武器的准备和使用。”俄罗斯国防部2024年5月21日发布消息:“遵照俄罗斯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指
纵横 | 增材制造对核扩散的影响评估 作为颠覆性技术的增材制造被认为拥有冲击现有核不扩散体系的潜力。本文讨论了理论上增材制造在核供应链中相比传统制造方法的优势,在这些优势的刺激下,潜在扩散国家或组织可能会通过增材制造获取核武器。从获取裂变
纵横 | 心理战制效机理与运用方法研究 认知作战作为运用多域作战手段,通过对目标感知、记忆、思维、判断进行打击与干预,塑造控制敌我人员对战争的理解和认识,以达到改变敌决策及行动的心理战则被认为是一种手段和工具,与法律战及舆论战等共同服务于认
纵横 | 科技赋能战场伪装问题探析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伪装是为降低敌方侦察效果,欺骗、迷惑敌方,对作战企图、行动和重要目标等进行隐真示假的活动。战场伪装与防护事关生死存亡、战争胜败,始终是
史海 | 令人震惊的“巴黎大炮” 1918年3月23日,星期日。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进入了第4个年头,但早上的空气经过一夜的净化,显得格外清新。一队坑道兵沐浴着朝霞,沿着塞纳河畔齐步行走。须臾之间,他们头顶上开始响起嗡嗡的叫声。抬头仰
战役 | 鏖战东普鲁士:攻入军国主义的“巢穴” 当卫国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时,战场上的攻防态势已经完全发生了逆转,1944年10月,苏联红军的兵锋直指东普鲁士,而此地素来被认为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巢穴”。“德国野兽”的巢穴东普鲁士被视为德国军国主义的大
人物 | 日本首相石破茂和他的“石破主义” 日本首相石破茂2024年11月11日,日本召开第215届特别国会,在参众两院进行首相指名选举。日本首相石破茂于第二轮投票中打败了主要反对党立宪民主党的党首野田佳彦,成功就任第103任首相,标志着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