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2年第12期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2年第12期

月刊 家庭养生

简介

《婚姻与家庭》杂志以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思想、贴心而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操、朴实而打动人心的深情、

目录

卷首语 | 天生的思想家

思维方式,听起来好像是个比较高深的东西,感觉和小孩关系不大。但其实如何思考关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做决定,学会选择和取舍,如何看问题更全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都是思维方式决定的。细想一下,人在

特别关注 | 思维方式,决定你的孩子能飞多高

| 策划人小语 |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很多困惑,需要得到答案;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效解决;也会遇到很多岔路口,需要做出抉择。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让

特别关注 | 关注“小眼镜”,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

如何保护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是每个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全社会必须认真作答的一道考题。书声琅琅的教室里,放眼望去,至少有一半孩子的鼻梁上架着厚厚的镜片;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各大医院眼科门诊人满为患,

家风 | 两代热血教书人,是真爱也是传承

她说,教育无小事,一切要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她说,孩子最重要,老师要不断努力,才能给他们更广阔的天地和更丰富的养料。最美不过教书人2022年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广东省代表团分组讨论现场,广东省潮州

家风 | 坚守“不作恶”的底线,是家庭德育的另一种思路

在培养孩子向善的美德上,当父母遇到困难时,其实还有一种更为现实、好操作的思路……家庭德育往往强调从“善”的层面培养孩子向善的美德,但很多时候会困难重重。不仅因为实现崇高的“善”需要极强的道德意志与道德

人物 | “宝藏奶奶”蔡皋:用一辈子画童年

蔡皋被誉为“中国原创图画书泰斗”,她的一天是从“接太阳”开始的:清晨6点钟左右,登上楼顶小花园,与几百种植物一起真切地感受新的一天生活。浇水、扫地、照料花草蔬菜,有时可得新鲜蔬果,用荷叶包上,再下楼做

人物 | 田国秀:建设家庭软环境,才是教育硬道理

采访对象田国秀,教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教育、教师教育、教师情感研究。心理标签在家庭教育中,决定家庭环境的重要因素是软环境,

专栏 | 不要期待完美无缺的“果实”

有机教育不期待收获的“果实”完美无缺,只要它按照生命本来的样子生长就已经很好了。培养孩子无须“完美”,但求“完整”。 每一个果实长得都不一样,儿童也是如此。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

专栏 | 至要莫如戒子

为人父母者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这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人类的文明。在中国古代,人们高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戒子。”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读书,最重要的事情不外乎教育自家子弟。

专栏 | 温暖的雪原

此生,真想再次伴着孩子,伴着亲爱的朋友们,在那温暖而有魅力的雪原里再走一回啊!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跌进如此壮阔的冰雪世界,那也是我的女儿小红枣平生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雪。在沈阳的棋盘山,我们平生第一次拥抱了

专栏 | 家国情怀要从小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提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

专栏 | 友谊不破裂,总要有人先“示弱”

如果放任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升级,谁也不能保证一句无心的话语、一个随机的动作会造成什么不可预期的后果,所以父母该教孩子怎么做呢?我家小王同学并不是学霸,但老师比较认可他的组织能力,经常给他“表现”的机会。

专栏 | 你听到的,真的是他想表达的吗?

夫妻间的聆听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关乎整个家庭。上一期讲了代际间的聆听,这一期我们来说说夫妻间如何倾听。每个人都渴望被听见、被看见,通过被伴侣倾听,我们会有被接纳、被允许的快乐感,否则就会陷入孤独,甚至

专栏 | 青春期的孩子突然爱臭美,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当孩子步入青春期,对捯饬自己这件事很上心,不打不骂不讽刺,聪明的父母都会怎么做?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一定对这样的场景不陌生:当你火急火燎催他出门时,他还在纠结穿哪件衣服;当你以为他在努力学习时,他却

专栏 | 老年人再婚,最怕过子女关

老年人的再婚家庭关系不好处理,需要两代人一起努力。老一辈人都说,人到暮年再婚容易产生“夹生饭”现象,有两层含义:第一,两个人带有很多过去的习惯、痕迹与关系,很难有原配夫妻“原汁原味”的感觉;第二,费尽

专栏 | 高质量陪伴孩子,给忙碌父亲的育儿指南

“父亲”这一角色对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常的社会化,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及培养等,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父亲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在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中,男性更多承担的是家庭经

专栏 | 不让探望孩子就拒付抚养费?行不通!

在一段破裂的婚姻中,受伤的是整个家庭。父母的恩怨和个人利益都应该为孩子的幸福成长让步。婚后,妻子吴云想把重心放在家庭上,便辞掉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繁忙工作,入职了一家公司做文员。换工作后,吴云每天都早早回

亲子时光 | 翡翠狗尾草的似水流年

我坚信,我们仍是这世间最要好的两株狗尾草,恩爱时是,生气时也是。妻子去旅行,我在家照看孩子们。临行前,我殷殷叮嘱,每到一处千万记得报平安。翌日,我收到一条愣头愣脑的信息,结结实实砸过来两个字:平安。我

亲子时光 | 写给15岁的少年

时光流转带给你生命成长的力量,它让你勇往直前,坚不可摧。时光流逝悄然无声,但有了参照物就变得具象了。每次路过附中,看着学校门口那一排银杏树的叶子从绿开始泛黄,再到变成金黄色散落满地,最后光秃秃的树杈上

亲子时光 | 爱不是手,是心

傍晚,俊宝写作业,我在一旁看书。这时,老公回来了,凑过来看孩子写“一句话作文”。俊宝是这么写的:“爸爸和妈妈带我去长城饭店看上海来的付奶奶,她给了我一个遥控飞机,很好玩。”老公在“很好玩”后面加了一句

亲子时光 | 玩手机上瘾?让孩子多接触真实的生活吧!

周末我有事外出,对女儿说:“你做好自我管理,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注意不要沉溺于玩手机刷视频。”她平时不玩游戏,但手机在手的时候,常常忍不住去刷短视频。女儿想了想说:“妈妈,你还是把我的手机拿走吧,我怕

亲子时光 | 我的魔仙,我的妈

每一个爱孩子的妈妈,都仿佛无所不能,是孩子心里最神奇的存在。在我心中,妈妈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她无所不能,手里仿佛挥舞着一根巴啦啦魔仙棒,让我的童年在一个个小“奇迹”中开出绚烂的花。我出生于农历小年

亲子时光 | 老爸的爱百密一疏

我爸是公认的好老公、好爸爸。你别不信,我来给你讲讲他的“英雄事迹”,保证让你服气。在我3岁那年,我妈辞职去读研,我爸含辛茹苦和奶奶一起拉扯了我3年。在我妈37岁高龄的时候,二孩政策放开,她老人家哭着喊

亲子时光 | 和孩子一起做时间的魔法师

时间不是挤出来的,而是计划出来的。张弛有度的生活,你要不要试试?妈妈:董海燕&nbsp 41岁&nbsp 环保工程师女儿:张鑫怡&nbsp &nbsp 8岁&nbsp 三年级小学生体验前情这个学期,女

智囊团 | 子女帮忙做家务降低年迈母亲生活质量等

子女帮忙做家务降低年迈母亲生活质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一项联合调查发现:子女帮忙做家务,会降低年迈母亲的生活质量。专家认为:这是因为许多女性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当家庭主妇的过

智囊团 | 儿子不喜欢体育活动等

儿子不喜欢体育活动Q:8岁儿子体育成绩一般,跑步比女生还慢。上体育课或课间,其他孩子追赶打闹、做游戏,他都不愿参加。即便有人拉他一起玩儿,他也不乐意。我很担心这样下去儿子会更内向甚至被孤立,该怎么办呢

智囊团 | 做慢节奏的妈,养不磨蹭的娃

很多新手妈妈都遇到过孩子磨蹭的问题。早上叫起床,第一遍,他不起;第二遍,他哼哼唧唧回一声;直到第三遍,他才不情不愿地爬起来,结果,穿衣服要足足20分钟。回家写作业,刚坐下没两分钟,不是想上厕所就是想喝

智囊团 | 父母双全的“弃子”

他有家有父母,却活得像个流浪儿,被人嫌弃,而这一切的起点是多年前未被看见的悲伤。一个原本正常的孩子成了被人嫌弃的“傻子”9岁的东东第一次来到咨询室,是班主任杨老师带来的。只见他低着头,双手绞着衣角,身

智囊团 | 为留守儿童点亮心灯

她是“走进56个民族家庭教育全国公益巡讲”项目发起人,她是为留守儿童点亮“心灯”的“博士妈妈”,她的名字叫王建平。陪伴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多年来,王建平坚持在全国各地进行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去过很多

智囊团 | 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跟孩子解释

对孩子来说,天灾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及该做什么。对任何年龄的人来说,自然灾害都是一件恐怖且不愿面对的事。但对孩子来说,自然灾害更令人焦虑。休斯敦赫尔曼西南纪念医院的儿童心理医生马尼

喜乐生活 | 预防为先,让产后康复事半功倍

作为一名产科大夫,我不仅关注孕妈的饮食、运动和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管理,期待她们“生”得好,同样高度关注产后康复管理,希望她们恢复得好。随着高龄产妇、二胎和三胎产妇增多,女性出现漏尿等盆底功能损伤、耻骨骶

喜乐生活 | 活在爱中的秘诀

本期带您一起读的书是《活在爱中的秘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爱是需要学习的,这是件特别值得高兴的事。但仅仅知道这一点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具体怎么做。本书作者黄维仁是著名临床心理学家,被誉为“爱情博士”,

喜乐生活 | 遇见小婚家,感受温柔的力量

有了她,我变得知足而上进、温柔而坚定,如今还成为“温柔力量”中的一分子。我是一名有着9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妇联人,也是一名写作爱好者。刚开始接触《婚姻与家庭》的时候,我发现这本杂志的栏目、选题跟自己在妇联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