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2024年第10期

月读

月读2024年第10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月读》杂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

目录

学习用典 |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新形势下,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也有可能演变为政治风险。—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

特别关注 | 华夏中轴线的两千年往事

2024年7月27日,也就是巴黎奥运会开幕的十几个小时之后,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的第59个被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或许有人会问,城市的

文明探源 | 古哀牢与永昌郡

古代西南地区有很多部族,司马迁对此曾作了真实的记述,《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其西其北又以什数,有的“皆魋结,耕田,有邑聚”,还有的“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专题 | 古人如何重农抑奢,扶贫济弱

《道德经》第77章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放任有余而不损、不足而不补,必定会因贫富悬殊而导致社会冲突。而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不能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贫富悬殊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产物。财富集中在

经典 |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a。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b,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注释:a “北山”二句:化用晋陶弘景《诏

哲学课 | 《诗经》中的廉政思想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11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辞。《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哲学课 | 尧舜故事:曹丕代汉与碑刻书写(下)

从河南许昌市中心出发,沿240国道一路向南,大约十几公里,就能来到临颍县繁阳镇。在汉代,繁阳不过是一个亭级的行政单位,但因为见证过一次史无前例的盛大仪式,而被当时的统治者——魏文帝曹丕连升两级,擢为繁

名句精粹 | 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协调共进的良好状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古代的“和谐”观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保护自然)、人与

读史 |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知己观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优秀的名言,是司马迁说的。“士为知己者死”,这种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链接,也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倡导的人际关系准则。无论是布衣之交,还是主客君臣,因为被看见,被尊重

多聊茶 | 《茶经》解读(四):三之造(一)

原文: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按:唐代何时采茶呢?陆羽说是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唐人的历法,就是现在的农历。换算一下,唐代茶叶采摘期是在公历的三月至五月之间,这与如今长江流域一带的春茶生产季节

多聊茶 | 说“足”

“足”和“脚”都能表示脚的意思,不过,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却是“足”在“脚”先。“足”的甲骨文字形描画的是人的小腿和脚的样子。金文字形由一个类似腿部横截面的圈和表示脚的“止”构成。小篆基本沿袭了金文字形

闲谈 | 孙猴子为什么总能搬来救兵

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悟空有一个评论:“《西游记》每到弄不来时,便是南海观音救了。”语气中的不以为然,隔着三百多年的时空,我们依然感受得到。在很多时候,悟空自己明明可以“弄得来”,他也会去找观世

闲谈 | “利人”:墨子为手工业制定的伦理原则

学界有种流行说法,在先秦诸子中,墨子是手工业小生产者的代表。从这个角度讲,如果寻找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伦理思想,《墨子》应该可以提供重要线索。《墨子·鲁问》讲过一则著名故事:“公输子削竹木以为䧿,成而飞之

闲谈 | 喝过苦茶的蒋兆和

一说起唐代大诗人杜甫,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中小学课本上那个有着一捋胡子与瘦弱身材,脸上满是沧桑的文人风骨形象。鲜为人知的是,这幅杜甫插图其实是画家蒋兆和参照自己的模样绘制而成的。此外,课本上的祖冲之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