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报2023年第3期

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2023年第3期

周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小说月报杂志在线阅读是文学作品选刊。精选并转载国内文学刊物中的优秀作品来分享给广大读者,同时兼顾部分有争议、有影响的文学新作,以兼容并蓄的姿态处理不同的文学社会思潮。无论有什么样的小说都能在小说阅读中一览为快。

目录

短篇小说 | 万年青

西门外往西再走三百步,房子盖得就没规矩了,东一片十多间,西一片二三十间,中间留出来歪歪斜斜一些道儿好走路。有一个岔道口是块三角地,上边住了几户人家,这块地迎前那个尖儿,太小太短,没法用,没人要。住在三

短篇小说 | 抱小姐

清初以降,天津卫妇女缠脚的风习日盛。无论嘛事,只要成风,往往就走极端,甚至成了邪。比方说东南角二道街鲍家的抱小姐。抱小姐姓鲍。鲍家靠贩卖皮草发家,有很多钱。虽然和八大家比还差着点,却“比上不足,比下有

短篇小说 | 欢喜

针市街和估衣街一样老。老街上什么怪人都有。清末民初,有个人叫欢喜。家住在针市街最靠西的一边,再往西就没有道儿了。欢喜姓于,欢喜是大名,小名叫笑笑。这可不是因为他妈想叫他笑,才取名笑笑;而是他生来就笑。

短篇小说 | 洋(杨)掌柜

杨掌柜和洋掌柜是同一个人,一人二姓,音同字不同。这因为他有两个古董店,开在不同地方。在租界那边他叫杨掌柜,店名叫杨记古董铺,专卖中国的老东西。在老城这边他叫洋掌柜,店名叫洋记洋货店,只卖洋人的洋东西。

短篇小说 | 瓜皮帽

自打天津开埠,这地方有钱赚,四面八方的人便一窝蜂往这儿扎。有人说天津卫的地上就能捡到金子,这话不假,这话不玄。当然,就看你看没看见金子。胡四是淮安人,县城里长大,念过几年私塾,家里穷,早早到一家药铺当

短篇小说 | 小尊王五

保定府的李大人调到天津当知县,李大人周围的人劝他别去,都说天津地面上的混混太厉害,个个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天不怕地不怕,那时官场都怵来天津做官。可是人家李大人是李中堂的远房侄子,自视甚高,根本没把土棍地

短篇小说 | 齐眉穗儿

庚子那年,八国的洋兵联手占了天津,几百年花团锦簇般的老城被刀光剑影洗劫一空。洋兵还与官兵合力,将闹事的拳民赶尽杀绝。几个月前,满城的红头巾红兜肚红幡旗全都不见,只有到处血迹斑斑。一时还要剿除“红灯照”

短篇小说 | 秦六枝

咸丰庚申年后,洋人开始在天津开埠,设租界。一下子,天津卫这块地便大红大紫,挤满商机,好赛天上掉馅饼。要想赚钱发财,到处有机可乘。于是,江南各地有钱的人都紧着往这儿跑。这些江南富家大户不仅有本事弄钱,还

短篇小说 | 田大头

辛亥后那些年,天津城里出了一位模样出奇的人。个子不高,头大如斗;不是头大,而是大头;肩上好赛扛一个特大的三白瓜,瓜重扛不住,直压得后背微微驼起来。脑袋太大还不好扭头,要扭头时,只能转身子。再有,脑袋太

短篇小说 | 侯老奶奶

天津卫,阔人多,最阔要数八大家,就是无人不知的天成号韩家、益德裕店高家、长源店杨家、振德店黄家、益照临店张家、正兴德店穆家、土城刘家和杨柳青石家。有的由粮发家,有的贩盐致富,有的养船成豪。这些豪富高楼

短篇小说 | 查理父子

自打洋人进了天津,长相像洋人的人也成人物了。查家老二又胖又壮,鼓脑门儿赛球,肚大赛猪,臀肥赛熊,勾鼻子赛鹰,深眼窝赛猩猩。胳膊腿儿还有毛儿,更赛洋人。要在平常,这长相还不叫人嘲弄取乐?现在洋人有钱有势

短篇小说 | 绿袍神仙

车夫吴老七的命该绝了。屋里没火,肚子没东西,愈饿就愈冷,愈冷就愈饿。难道就在比冰窖还冷的屋里等死?虽说三更半夜大雪天,没人用车,可是在外边总比在家等着冻成冰棍强,走着总比坐着身上有热气儿。他拉车走出来

短篇小说 | 胡天

胡天,一个大白话,嘛事也不干,到处乱串,听风就是雨,满嘴跑火车。再添油加醋,添点歪的、加点邪的、扯些不着边际的;也别说,这种胡说人们还好喜听,好喜知道,好喜传。正经八百的事有嘛说道呢。这两天胡天到处说

短篇小说 | 泡泡糖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上海和大天津,一南一北,一金一银,但说不好谁金谁银。反正两大城市的金店,大大小小全都数不过来。天津卫最大的金店在法租界,店名黄金屋。东西要多好有多好,价钱要多贵有多贵。天天早晌,

短篇小说 | 歪脖李

独眼龙本来就姓龙,兄弟排行老二,人称龙二爷。他坏了一只眼,人们背地叫他独眼龙。龙二爷原先是画画的,画得相当好,后来左眼闹红眼病,听人说用娘娘宫的香灰冲水洗眼,能治眼疾;谁想愈洗愈坏,最终瞎了。挤着一只

短篇小说 | 罐儿

罐儿是码头最穷的人。他爹是要饭的,死得早,靠他娘缝穷把他拉扯大。他娘没吃过一顿饱饭,省下来的吃的全塞进他的嘴里,他却依旧瘦胳膊瘦腿,胸脯赛搓板。打他能走的时候,就去街上要饭。十五岁那年白河闹大水,水往

短篇小说 | 罗罗锅

人走路不能没鞋,鞋穿久了坏了,就得买双新鞋换上,所以鞋匠不会饿肚子。这话也对也不对。这要看给谁做的鞋。一般人穿鞋当然要买,穷人的鞋多半自己做。罗罗锅的鞋是卖给一般人的鞋,但不包括富人。罗罗锅家住城东,

短篇小说 | 松木的清香 The Fragrance of Pine

我气喘吁吁爬到三楼楼梯口时,远远看到一个穿皮袄的牧民蹲在我的办公室门口抽烟。我走到办公室门口,停下来看那个牧民。那个牧民二十几岁的样子,鬈发,古铜色皮肤,是个青年牧民。青年牧民站起来问我:“这个办公室

短篇小说 | 九三年 The Year 1993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眼睛不停地往马路尽头眺望,不时抬起手看看他那块掉了秒针的上海牌手表,喃喃自语:根据客车的速度和路况,应该差不多

短篇小说 | 屠龙记 The Story of Dragon Slayer

说到底,我所从事的职业,就是让别人相信我,相信这个世界。其实,我自己对这个世界就有很多怀疑,对自己也并不是完全相信。有时,所谓的相信,也是长时间把假的说成半真半假、把半真半假说成真的,说多了,以至于自

短篇小说 | 报刊小说选目

长篇小说收 获 2023.1星空与半棵树陈&nbsp &nbsp 彦作 家 2023.1寒马和费,仪叔和小麻,寒马和晓越残&nbsp &nbsp 雪人民文学 2023.1打击队吕&nbsp &nbsp

中篇小说 | 美人鱼

一咸油饼再次被考糊。朋友圈发出这句话,后面加上三个泪水滂沱的表情,咸优优趴在电脑桌上痛哭流涕,把那个表情真真切切地演绎了出来。半年前,国考考糊;现在,省考考糊。咸油饼没人要,只配做猪饲料了!她估计,咸

中篇小说 | 宇宙里的昆城 Kuncheng in the Universe

一、需要一说的缘起我知道,是时候了,是讲出这个真实故事的时候了。两年前的一天,一位旅居美国的中学女同学回国,想购回在老家昆城的一所旧宅,一时却没法得手。无奈之中,她求助于我。为了办成此事,我从杭州回了

中篇小说 | 江山志 Tales of Jiangshan Village

一姜子峰晚上和朋友小聚,做东的朋友让他点菜,他顺口就点了个老鸭粉。朋友戏谑道:能不能上点档次?回回都换着花样吃粉条。他笑着道:啥叫上档次?可口就是档次。桌上一盘老鸭粉都被他包圆了,其他人没怎么动筷,说

短篇小说 | 万年青

西门外往西再走三百步,房子盖得就没规矩了,东一片十多间,西一片二三十间,中间留出来歪歪斜斜一些道儿好走路。有一个岔道口是块三角地,上边住了几户人家,这块地迎前那个尖儿,太小太短,没法用,没人要。住在三

短篇小说 | 抱小姐

清初以降,天津卫妇女缠脚的风习日盛。无论嘛事,只要成风,往往就走极端,甚至成了邪。比方说东南角二道街鲍家的抱小姐。抱小姐姓鲍。鲍家靠贩卖皮草发家,有很多钱。虽然和八大家比还差着点,却“比上不足,比下有

短篇小说 | 欢喜

针市街和估衣街一样老。老街上什么怪人都有。清末民初,有个人叫欢喜。家住在针市街最靠西的一边,再往西就没有道儿了。欢喜姓于,欢喜是大名,小名叫笑笑。这可不是因为他妈想叫他笑,才取名笑笑;而是他生来就笑。

短篇小说 | 洋(杨)掌柜

杨掌柜和洋掌柜是同一个人,一人二姓,音同字不同。这因为他有两个古董店,开在不同地方。在租界那边他叫杨掌柜,店名叫杨记古董铺,专卖中国的老东西。在老城这边他叫洋掌柜,店名叫洋记洋货店,只卖洋人的洋东西。

短篇小说 | 瓜皮帽

自打天津开埠,这地方有钱赚,四面八方的人便一窝蜂往这儿扎。有人说天津卫的地上就能捡到金子,这话不假,这话不玄。当然,就看你看没看见金子。胡四是淮安人,县城里长大,念过几年私塾,家里穷,早早到一家药铺当

短篇小说 | 小尊王五

保定府的李大人调到天津当知县,李大人周围的人劝他别去,都说天津地面上的混混太厉害,个个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天不怕地不怕,那时官场都怵来天津做官。可是人家李大人是李中堂的远房侄子,自视甚高,根本没把土棍地

短篇小说 | 齐眉穗儿

庚子那年,八国的洋兵联手占了天津,几百年花团锦簇般的老城被刀光剑影洗劫一空。洋兵还与官兵合力,将闹事的拳民赶尽杀绝。几个月前,满城的红头巾红兜肚红幡旗全都不见,只有到处血迹斑斑。一时还要剿除“红灯照”

短篇小说 | 秦六枝

咸丰庚申年后,洋人开始在天津开埠,设租界。一下子,天津卫这块地便大红大紫,挤满商机,好赛天上掉馅饼。要想赚钱发财,到处有机可乘。于是,江南各地有钱的人都紧着往这儿跑。这些江南富家大户不仅有本事弄钱,还

短篇小说 | 田大头

辛亥后那些年,天津城里出了一位模样出奇的人。个子不高,头大如斗;不是头大,而是大头;肩上好赛扛一个特大的三白瓜,瓜重扛不住,直压得后背微微驼起来。脑袋太大还不好扭头,要扭头时,只能转身子。再有,脑袋太

短篇小说 | 侯老奶奶

天津卫,阔人多,最阔要数八大家,就是无人不知的天成号韩家、益德裕店高家、长源店杨家、振德店黄家、益照临店张家、正兴德店穆家、土城刘家和杨柳青石家。有的由粮发家,有的贩盐致富,有的养船成豪。这些豪富高楼

短篇小说 | 查理父子

自打洋人进了天津,长相像洋人的人也成人物了。查家老二又胖又壮,鼓脑门儿赛球,肚大赛猪,臀肥赛熊,勾鼻子赛鹰,深眼窝赛猩猩。胳膊腿儿还有毛儿,更赛洋人。要在平常,这长相还不叫人嘲弄取乐?现在洋人有钱有势

短篇小说 | 绿袍神仙

车夫吴老七的命该绝了。屋里没火,肚子没东西,愈饿就愈冷,愈冷就愈饿。难道就在比冰窖还冷的屋里等死?虽说三更半夜大雪天,没人用车,可是在外边总比在家等着冻成冰棍强,走着总比坐着身上有热气儿。他拉车走出来

短篇小说 | 胡天

胡天,一个大白话,嘛事也不干,到处乱串,听风就是雨,满嘴跑火车。再添油加醋,添点歪的、加点邪的、扯些不着边际的;也别说,这种胡说人们还好喜听,好喜知道,好喜传。正经八百的事有嘛说道呢。这两天胡天到处说

短篇小说 | 泡泡糖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上海和大天津,一南一北,一金一银,但说不好谁金谁银。反正两大城市的金店,大大小小全都数不过来。天津卫最大的金店在法租界,店名黄金屋。东西要多好有多好,价钱要多贵有多贵。天天早晌,

短篇小说 | 歪脖李

独眼龙本来就姓龙,兄弟排行老二,人称龙二爷。他坏了一只眼,人们背地叫他独眼龙。龙二爷原先是画画的,画得相当好,后来左眼闹红眼病,听人说用娘娘宫的香灰冲水洗眼,能治眼疾;谁想愈洗愈坏,最终瞎了。挤着一只

短篇小说 | 罐儿

罐儿是码头最穷的人。他爹是要饭的,死得早,靠他娘缝穷把他拉扯大。他娘没吃过一顿饱饭,省下来的吃的全塞进他的嘴里,他却依旧瘦胳膊瘦腿,胸脯赛搓板。打他能走的时候,就去街上要饭。十五岁那年白河闹大水,水往

短篇小说 | 罗罗锅

人走路不能没鞋,鞋穿久了坏了,就得买双新鞋换上,所以鞋匠不会饿肚子。这话也对也不对。这要看给谁做的鞋。一般人穿鞋当然要买,穷人的鞋多半自己做。罗罗锅的鞋是卖给一般人的鞋,但不包括富人。罗罗锅家住城东,

短篇小说 | 松木的清香 The Fragrance of Pine

我气喘吁吁爬到三楼楼梯口时,远远看到一个穿皮袄的牧民蹲在我的办公室门口抽烟。我走到办公室门口,停下来看那个牧民。那个牧民二十几岁的样子,鬈发,古铜色皮肤,是个青年牧民。青年牧民站起来问我:“这个办公室

短篇小说 | 九三年 The Year 1993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眼睛不停地往马路尽头眺望,不时抬起手看看他那块掉了秒针的上海牌手表,喃喃自语:根据客车的速度和路况,应该差不多

短篇小说 | 屠龙记 The Story of Dragon Slayer

说到底,我所从事的职业,就是让别人相信我,相信这个世界。其实,我自己对这个世界就有很多怀疑,对自己也并不是完全相信。有时,所谓的相信,也是长时间把假的说成半真半假、把半真半假说成真的,说多了,以至于自

短篇小说 | 报刊小说选目

长篇小说收 获 2023.1星空与半棵树陈&nbsp &nbsp 彦作 家 2023.1寒马和费,仪叔和小麻,寒马和晓越残&nbsp &nbsp 雪人民文学 2023.1打击队吕&nbsp &nbsp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