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2023年第32期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2023年第32期

旬刊 文学小说

简介

文学刊物。旨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主要篇幅发表小说,以一定篇幅发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佳作,适时编发小说专号、诗歌专号和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适于青年阅读的通俗文学专号。

目录

卷首语 | 且携昭节赴悠游:山城一叶

仲夏时已至,昭昭兮未央。我们将南来之风聚拢,将时间托付给了一个制造美梦的地方—其中是无数氤氲的雾气,层叠的嶂岩,忽地迷幻,而归期实际上就是如今。早在三月便同亲友们商榷将于五一假期在重庆会晤,期许悠游。

诗歌苑 | 江城子 • 红尘皆梦

回眸尘世梦朦胧。已折桐。愿重逢。影蔽夕阳,杼柚现其空。萧瑟笛鸣声渐远,空回望,却无功。烟消雾散梦初隆。既折桐。但重逢。云想衣裳,明月代来鸿。袅袅琴音缘再续,天星亘,旭阳红。

诗歌苑 | 风吹过

发丝轻飘是你的手刚掠过暖意扑面是你在拥抱我风吹过我再也没有了童年的天真与欢乐风吹过我仿佛永远失去了曾经那简单的快乐但风吹过它带走了年少的迷茫与疑惑风吹过它消散了昨天的忧伤与失落一阵风吹过我知道是你在拥

诗歌苑 | 风雪过境

一或许我对我的世界&nbsp 并不熟悉并不具体&nbsp 长年累月被巨大的悲伤&nbsp 巨大的眷恋充斥着&nbsp 支配着被白茫茫一片的大雪&nbsp 封山被大雪左右着的人世街道与村庄摇摇晃晃的不是

诗歌苑 | 泪 花(外三首)

一块小而黑的油抹布是母亲的节油神器每次做饭炒菜只在热锅上擦一擦做出的饭菜就有滋有味仅有的一瓶胡麻油母亲能妥妥地用上一年油抹布干了她就用筷子蘸点儿油浸润它那段日子过得有多紧一块油抹布会解开你的谜团一块小

诗歌苑 | 春在心里(外四首)

花落了&nbsp 春仍在花凋落的泥土里生根&nbsp 抽芽&nbsp 长出另外一些春天的代名词芬芳&nbsp 繁华&nbsp 娇艳和美我沿着年轮的阶梯步步攀升经过春天妩媚的花园沐浴秋的白露甚至冬的飞雪

诗歌苑 | 一叶扁舟(组诗)

来凤桥下水的脉动&nbsp 在来凤桥下悄然静谧下来阳光与水的触须达成一致鸟鸣中盛开的红菱&nbsp 开满水乡来凤桥是有传说的桥&nbsp 跨桥而过的人脚印至今还留在上面桥下倒影与湖荡是一对孪生兄弟清晨

诗歌苑 | 金秋好时节(外三首)

田野里&nbsp 那一穗穗颗粒饱满的稻谷把稻秆累弯了腰明媚的阳光照耀着金黄色的稻田交相辉映出醉人的画卷秋风掠过&nbsp 稻穗展露笑颜那是金秋赠予庄稼人的一份厚礼老林深山里&nbsp 枫叶艳丽旖旎秋风

诗歌苑 | 吟 秋

月桂飘香送晚霞,丹枫落叶饮霜华。秋风吹艳篱边菊,冷雨浇残陌上麻。

诗歌苑 | 贺新郎·立秋乡思

海浪声重叠。恰公园、金蝉声缺,海鸥声切。幸得凉风人歌舞,酷暑难熬当歇。节气换、悠然离别。期待婵娟明月夜,更欣怡茅舍胜金阙。看雀燕,顾家妾。熟瓜落地终罗列。摘梨桃、满山遍野,露侵甜绝。雁信飞鸿人增念,愁

诗歌苑 | 诉衷情令·清秋

半湾秋水照晴空,江上晚来风。翩然天地谁似,缥缈一飞鸿。心淡淡,意融融,醉蒙蒙。人生只应,尘缘尽了,不问相逢。

诗歌苑 | 游衡山感(外一首)

寿岳宠君王,唐尧狩猎忙。佛留禹治水,圣送舜巡疆。古木参天翠,新花四季香。衡山环秀丽,苍天佑五皇。秋 景山川秋色远,水陆夏离盈。雨扑传凉意,风吹送冷清。稻禾呈长穗,花蕊吐香羹。疑似春装在,凭由草木荣。

诗歌苑 | 海外寄思(外一首)

半生岁月遍合离,依旧真心付未迟。浅笑熏熏风也暖,柔肠脉脉月能知。拥怀解语偎栏处,刻骨织思夜半时。休道烟波弥万里,识来跨海片心痴。虞美人·闲观世事述怀剔透冰魄染尘难,日晚任风斜。彩霞深处是谁家?寄得飞羽

诗歌苑 | 夏杪咏荷

揉碎天华妙绝尘,涵心冶性雅修身。剪成碧玉娉婷舞,飞落芙蕖旖旎陈。媚曼清芬陶令醉,玲珑逸韵谪仙珍。梅兰菊桂惭羞晕,日月星辰慕美神。霞蔚云蒸伏蕴藉,光和水映暑氲氤。绰姿淡伫丹青绘,动影优游造化臻。

诗歌苑 | 你和我

我知道的夕阳西下你在村头翘首望我直到村里炊烟散尽夜幕降临我知道的月亮升起你在门口踟蹰念我直到夜空星斗逝去曙光闪烁你知道的酣梦恍醒我在西楼极目寻你直到四周草木静默虫鸟悉寂你知道的假日将至我在他乡狂喜想你

诗歌苑 | 沉重的使命(组诗)

桥薄薄的身板&nbsp 横跨大江两岸渡人&nbsp 渡车&nbsp 渡物&nbsp 渡缘任风吹雨打&nbsp 凭重压重碾望云卷云舒&nbsp 俯高峡深涧听波汹浪涌&nbsp 历变幻流年躬下的身躯&nb

诗歌苑 | 乡 愁

从前乡愁是母亲的工分是下工后的一篮猪羊草是父亲的算盘与扁担是集体上工时对红旗的仰望是作为挑河工的父老乡亲们的大米饭是抑扬顿挫的河工号子然后乡愁是父母的建房款&nbsp 儿女的结婚礼金是父母的缕缕白发是

诗歌苑 | 告 白(外一首)

那一天&nbsp 我问你我如果对你上瘾了怎么办你瞅了我一眼&nbsp 别过面&nbsp 朝着暮色目光深邃&nbsp 望向苍穹幽幽道&nbsp 请你把我葬入深蓝至此&nbsp 我当你是一幅惊世的画装裱好

诗歌苑 | 腊山寺的慈悲(外一首)

罗平的腊山湖像西藏的纳木措湖阳光映照下的波影如佛光闪耀掠过水面的鹭鸟像刚接受过洗礼的精灵路旁的野黄姜在树荫下依旧葱绿茂盛开着紫花的地丁草已去向不明沿着湖岸&nbsp 怀揣一颗世俗的心一路向着腊山寺的方

诗歌苑 | 流年岁月有你(外一首)

把“柿柿如意”挂上枝头照亮整个人生岁月中&nbsp 颂赞在阳光里高歌陶醉在有你的光阴&nbsp 所有的努力只为红彤彤的柿子染红天空我的祝福在光阴中飘散有你的地方&nbsp 就是我的幸福我喜欢追梦设想你

诗歌苑 | 独坐浅秋(外一首)

深爱这秋水长天它的辽阔能将我所有的不安打包然后交给南飞的大雁一路鸣叫&nbsp 一路洒抛生怕突然的一场霜降还未来得及将它拥抱冬便咆哮赶到趁黄叶还未在空中飘摇携桌带椅&nbsp 独坐吊桥临一水秋光潋滟&

小品剧本 | 青春交响曲

时间:2018年5月3日地点:M市兴漛街边的一个避雨亭人物:秦丹—拾到路人遗落的物品,在避雨亭等待失主前来认领惠姐—勤学不辍,年过半百考上大学的追梦者捧花的少女—崇花坊的员工手持拐杖的小伙儿—替女友为

小说林 | 正 事(外二篇)

林埂村里来了个驻村干部,还是个女干部,这在十里八村瞬间传开了,因为这可算是件稀罕事啊。“老林婶,听说你们村里来了个女干部?”隔壁林峰村西头的花嫂到林埂村东头的林婶家串门。两家虽说不在一个村,但是离得比

小说林 | 我的供销社记忆

一第一次和供销社接触,是在1997年,我七岁的时候。那时候的夏天,我家南边的树林里、庄稼地里会有很多的知了,我们就在傍晚的时候拿着电灯,提着一个塑料瓶去抓。当时大的知了五分钱一个,小的和已经蜕壳的人家

小说林 | 洋芋记事

烟火人家晌午的日头斜照在矮矮的房檐上,倒映出一抹短影子。几只母鸡在酣睡的黄狗身边抢啄洋芋渣渣,喉咙里响着咕咕的吞咽声。厨房不时传来母亲和弟弟的嬉笑声。父亲坐在炕沿儿上,缝补装洋芋种子的粗线口袋。我的家

小说林 | 被雨淋湿的渡口

安静的渡口,如同言语不多的落寞老人。古榕的气根,如同悠长飘摇的长者胡须。夕阳西下,越过停靠在码头的轮渡,在如镜的水面铺上一层淡黄。故乡早已物是人非。她拿着黑黄的油纸伞,站在阔别三十年的故乡的村庄渡口,

小说林 | 老 偏

宋振庭说话爱钻牛角尖儿,做事好走极端,这在宋家沟是出了名的。宋家沟的人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宋老偏”,这个绰号都叫几十年了。可最近几个月,人们突然不叫他绰号,而且见面离大老远就和他热情地打招呼:“振庭,

小说林 | 花样年华

第一章&nbsp 小北高考后的中秋,刚刚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我端坐在电脑前,QQ在线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无一例外都无话可说。游戏玩儿不进去,也没什么想看的电影,只得播放些不知道名字的歌曲,任由音响胡乱地

散文馆 | 春天的花蕾

我有幸走上三尺讲台,实现儿时的梦想,我甘愿在学校这座美丽的大花园里当一位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园丁。十六年来,我坚守在这座绮丽的百花园中,每天与祖国的花朵为伴,精心地呵护他们,为他们修枝剪叶,为他们施肥

散文馆 | 千湖夏韵

热情火爆的七月,迈着细碎的脚步,兜着晶莹的阳光和万千妩媚,款款地走进了山城千阳,不经意间,将清凉、温润、欢欣洒遍了千河两岸,洒遍了千湖之滨。千湖湿地国家公园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妙龄少女,在柔媚和娇羞中,缓

散文馆 | 等 待

这是我最爱的风景。初次来到这个紫藤花长廊时,正值孟春,如云的绿荫包裹住这里,宛如一个独属于春天的梦境。与想象中不同,真正进入紫藤花长廊的时候,是大片大片映入眼帘的紫色,如泼墨,如云絮。仔细看去,才发现

散文馆 | 生命因您而温馨

夜空因星光而绚烂,大地因鲜花而美丽,暑夏因凉风而舒爽,严冬因暖阳而幸福,生命因为您而温馨……最初见县作协副主席宁少斌、马正文谈起您,眉宇间满是幸福和欢乐,我的心就对您充满好奇和向往。机缘巧合,在202

散文馆 | 东明湖游记

东明湖,又称“小东湖”,也就是东明湖生态公园,位于东明县城北一隅,这里碧水环绕、树木葱葱,生态环境宜人。没有新建前,那时的东明湖是老北关的居所,是东明老城的核心区域。人们习惯性地叫这里为“北关大坑”。

散文馆 | 家有公爹

我清楚地记得,刚参加工作的一天早上,有个穿旧公安制服的老人在单位里仔细打量我,后来这个人就成了我的公爹。公爹名叫冉德山,祖籍山西阳城,本姓袁,三岁丧母,十一岁丧父,在庙里扫地、劈柴,换得一碗饭吃。后来

散文馆 | 又见紫荆花开

今秋的一天,我路过一处省道,被美丽的紫荆花深深震撼了,心中点燃了爱它的情怀。那天,我路过S373某路段,但见两旁近两公里远的距离皆生长着紫荆树,枝叶上缀满红色、粉红色的花朵,色彩鲜艳,宛如两条并排而行

散文馆 | 文以化心,赓续未来

今秋的一天,我路过一处省道,被美丽的紫荆花深深震撼了,心中点燃了爱它的情怀。那天,我路过S373某路段,但见两旁近两公里远的距离皆生长着紫荆树,枝叶上缀满红色、粉红色的花朵,色彩鲜艳,宛如两条并排而行

散文馆 | 二十五岁的相遇(外三章)

在塘厦的早晨醒来,仍然思念远方的你。我们已经相距千里。我明白,分手后,你不会回来,徒留下我和你的青春回忆。你飘逸的裙角,芳香的发丝,是我梦里的念念不忘。短暂的相爱,徒留我一生的遗憾。爱也许是杯烈酒,喝

散文馆 | 巧妙提问,合理回答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提出这个创造性的问题本身,便能引发人们对答案的无限渴求。问与答相辅相成,问引发答,答促进问,我们要学会巧妙提问,并在追问和思考中得到合理的答案,迎接真理的曙光。有价值的问题,是撬动

散文馆 | 喜得绝处逢生

清代诗人袁枚在《苔》中说:“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背阴处的苔藓仍旧能冒出新绿,如米粒般微小的苔花也能如牡丹一样盛放,人亦如此。人生在世,哪能不遇苦难,在绝处中找到新生,喜得

散文馆 | 增加识别度,提高存在感

“识别度”是一种与众不同、脱颖而出、自然而然引人关注的个性特质。“存在感”是一种建立在识别度的基础上,主动寻求外界关注,为集体、社会、国家奉献一己之力的精神需求。在这裹挟纷繁、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增

散文馆 | 谈“悦己”

追寻心之所向,点亮生命之光。所谓“悦己”,字面意思就是取悦自己。因此,有人认为“悦己”是自私的一种体现,而我认为“悦己”是指在自己追寻热爱的事业、享受充实的生活中,成就自己、丰盈生命的一种心境。“悦己

散文馆 | 进行有意义的奋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无数青年受此鼓舞。但回顾过去,熠熠生辉者仅占少数,碌碌无为者占大多数。故曰:我们要进行有意义的奋斗。要进行有意义的奋斗,我们就应跳出“三分钟热度”的怪圈。

散文馆 | 发现陈溪

寻常的日子里也常有不寻常之事,比如一个星期五的夜晚,快要退休的我与一位名叫陈溪的妙龄女生相约陈溪乡,开始了系列短视频《发现陈溪》的新一期摄制。月亮爬上来,悬在宝石蓝的天空,照见一条由东南向西北蜿蜒的山

散文馆 | 翠云生处凤凰栖

我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在故乡失悔沟跟着浩荡的植树大军满坡地挥锄栽树。所栽树的品种并不多,除少量的青木树(本地俗称,实为桤木)外,全是柏树。青木树的生长速度远比柏树快,大约十五年,便可伐来做椽;而柏树要

散文馆 | 涂 鸦

一我家门口的巷子转角处有一整面墙,自我有印象开始,墙上就布满了涂鸦和大片夸张的花体字母或图案,喷漆的颜色好像能涵盖整个色相环。这面墙在成片的灰黑色的建筑里格外显眼,特别是在连爬山虎都没留下一点儿印记的

散文馆 | 老街·小城·小巷

被一圈又一圈的小巷围绕着,安睡于东江的边上,两座桥连接着外围,那是她与外界连接的媒介。我的小城,已是一位千岁的老人,悠悠地向人们讲述她古老的过往。出生以来,我便一直生活在这里,从未离开。直到上大学来了

散文馆 | 半壶老酒

不久前,堂弟病逝了。说实在的,我心里一直很悲恸,也怀念着堂弟。那时,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堂弟就经常带着他妻儿来我家里看望我父亲,也总是对我说:“我们杜家在世的,也只有小伯(我父亲)一个长辈了,我们做小辈

散文馆 | 冲 菜

师宗人就爱吃师宗冲菜。师宗冲菜发源于师宗历史上的哪一年已无法考证。时至今日,它仍是师宗县每个普通家庭餐桌上最为平常的一道菜,也是每个离乡在外的师宗人记忆中的乡愁。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总在想这个“冲(c

散文馆 | 见字如面

笔头比舌头更能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意,倾诉自己的衷肠。—《堂吉诃德》打开泛黄的旧信件,就打开了青春的闸门。看着那些暗藏心底的熟悉的字体,那些人和事便一件件涌现在眼前。见字如面的亲切感又一次那样强烈,那

散文馆 | 善逮“活鱼”的“水兵记者”

夕阳照进我的书房,书架上那一排排书和一册册剪辑本,顿时变得金光闪闪。它们按国别、类型、年代等类别,按照常用的、非常用的顺序,高高低低、密密匝匝地摞满了书架。书桌上还有些尚未整理、零乱放置的期刊。顺着夕

散文馆 | 仙人掌

深秋的南方还不显得很冷,但那密密的雨脚打在碎花伞上,足以将潮湿与冰凉沁遍全身,让人不禁有些寒意。青青便是那雨里的女孩儿,纤瘦的身子裹在肥大的蓝校服里。白鞋踏在校门口坑坑洼洼的小巷,清脆的脚步声如水滴掉

散文馆 | 桂花夜

我昏昏然地迷糊起来,欲将睡去,忽然间吱嘎一声,使我清醒了几分,跟着又听得极轻柔的一阵关门声,随后接着几步脚步声,虽轻,我知道父亲起来走出庭院了。我起了身,靠在床背上,再听了听,父亲走向了后院桂花台。窗

文学评论 | 老舍文学语言特色鉴赏之比喻的妙用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语篇修辞方式,也是文学作品创作中运用较多的一种修辞手段。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老舍善于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创作出的作品幽默风趣,语言凝练简洁,平易又不粗俗,语

文学评论 | 夏日节气诗词中的凉意与诗意

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古代的夏季不同于现在的一年四季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做到恒温。古人没有空调、风扇等电器,他们是如何祛暑纳凉,并在炎热的夏季过上惬意又有诗意的生活,让我们产生了好奇。二十四节气是中国

文学评论 | 浅析《春江花月夜》中无与伦比的“月”

月亮具有圆润、清柔、妩媚的美感,其散发出的淡雅、高远、宁静的气质更是深入人心。自古以来,人们对明月就有无穷无尽的发问,孜孜不倦地探求着自我与明月的缘分。在中华文化里,月亮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星体,更是一

文学评论 | 文学研究中的艺术欣赏和民俗学方法

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的体现,也深深扎根于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通过艺术欣赏与民俗学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解读作品背后的文化传统和深层含义。这两个领域的交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文

文学评论 | 西方现代情致与我国古典文学的碰撞

《雨巷》成诗于1927年,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他早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这首诗在象征主义的移植与中国传统诗学的继承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将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在《雨巷》中,诗人用纯熟的象征技法、缥缈朦胧的

文学评论 | 底层困境下的人性闪光

短篇小说的写作极其考验作者功力,段崇轩曾对此有过评价:“短篇小说是一种生长的、‘严苛’的艺术文体。”能敏锐地捕捉社会现实并将其转化为艺术表现对象,在极短小的篇幅内讲清一个故事且不落俗套,汤成难的写作无

文学评论 | 叶芝象征主义思想体系的来源

威廉·勃特勒·叶芝是后期象征主义的大师,也是现代主义的先驱,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复杂体。他的象征主义独具特色,且他青年、中年,以及晚年时的诗歌风格又不尽相同,这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同时他与法

文学评论 | 论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

归有光是明代古文家、散文家,也是嘉靖年间文化振兴十分重要的贡献者、参与者,他十分擅长使用“史记”笔法,被人们称之为“明文第一人”。其创作的散文有着丰富的内涵,多元的内容,并且具备显著的个人特征,尽管所

文学评论 | 十万亩槐林的美丽与忧伤

“十万亩槐林/加上十万亩沙土/再加上十万亩阳光/十万匹军马,十万吨海水/就是我的大孤岛。”这是诗人马行长诗《大孤岛》的开篇。诗人笔下的大孤岛雄浑、辽阔、神秘,有着恢宏的气象。这首诗是诗人继《从黄河入海

文学评论 | 千年砌成愁

懂些文史知识的人,初看到王安忆的《长恨歌》会觉得有些纳闷儿,这个题目不是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吗?后来,各朝的文学家还根据这首叙事诗编织出来不少关于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如白朴的《梧桐雨》、吴世美的《

文学评论 | 清代黔西北诗人余家驹的咏物诗探析

清代彝族诗人余家驹的咏物诗,取材广泛,内容贴近生活,具有极强的文人精神和地域特色,蕴含独特的诗学风格。无论是对黔西北地区风物的吟咏,还是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抑或展现个性化的追求,均蕴含着他对汉学的学习研

文学评论 | 小说叙述视角分析

小说叙述视角的研究是小说研究尤其是小说叙事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小说的叙事学也可称为“叙述学”。小说叙述视角一方面反映了叙述者观察世界的角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价值意义。契诃夫

文学评论 | 《老人与海》的语言特色及象征意义研究

《老人与海》使海明威成为美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的作家之一,也获得了世界各国读者的追捧。在被学者们不断研读的过程中,这部作品的深度及影响力显得越发隽永。小说围绕着老渔夫圣地亚哥展开,通过对其外貌、对话

文学评论 | 浅议《文心雕龙·原道》中的“声发则文生”

《原道》篇为《文心雕龙》五十篇中的第一篇,又是“文之枢纽”之首篇。《原道》全文仅612言,篇幅与体量同《文心雕龙》的其他篇章相差无几,但最突出之处在于其内容之广袤:几乎站在全书讨论视点的最高处,遵循“

文学评论 | 艺术作品的内在视域分析

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是艺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而作品的内在视域是一种呈现生存体验的力量,也是艺术作品最终得以存在的力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作为千古名篇,以无限时空作背景,站在历史的、哲学的高度上,探索

文学评论 | “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流派,其肇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是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对后世影响极大。到了盛唐时期,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将山水田园诗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

文学评论 |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美学分析

海明威以独特而简练的文字风格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老人与海》作为其代表作,以深刻的情感刻画和独特的美学价值而备受推崇。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老人与海》中所展现的情感美学,以研究其人物情感、自然景观及象征

文学评论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学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为世人所赞誉。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人的生活与情感,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其中,意境的营造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 《一个人的朝圣》中的“美学距离”赏析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女作家蕾秋·乔伊斯的第一部小说,其主要描述了年迈退休的主人公哈罗德·弗莱因为旧友圭妮的一封来信,徒步87天穿越英格兰去医院探望的故事。目前,对该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的主题意义

文学评论 | 从文学评论视角探讨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她的散文作品大多使用简洁、自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真谛和社会的现实。本文将从文学评论视角对冰心散文独特的语言艺术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她

文学评论 | 浅析中国古代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苦境”是构成中国古代悲剧理论的重要品格,就像《桃花扇》中老赞礼所言:“无端笑哈哈,不觉泪纷纷。”而在这样情境下的女性人物,也担负着完成“苦境”这个品格的任务。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许多留名千古的女

文学评论 | 先唐七言诗发展的一个环节

早期七言诗具有句句押韵,句法上四下三,上半句和下半句可独立成句的形态特点。一般认为,将七言诗改造为隔句押韵、句法自由的形式的人为鲍照。而从《世说新语·排调》第四十五条出发,对晋朝全部有七言句的诗歌进行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