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2022年第32期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2022年第32期

旬刊 文学小说

简介

文学刊物。旨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主要篇幅发表小说,以一定篇幅发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佳作,适时编发小说专号、诗歌专号和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适于青年阅读的通俗文学专号。

目录

卷首语 | 我知道我回头便能看见您的身影

我知道我回头便能看见您的身影看见您在这方讲台上手执粉笔看见您笑得如同春光和煦看见那笔尖写下我从未见过的世界之景我道&nbsp 您好似在许久之前早已带我看过这人间烟火璀璨几许我知道我回头便能看见您的身影

诗歌苑 | 终南山 我的故乡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久违的终南山仿佛到了天上的感觉碎云飘动&nbsp 微风拂面频频低首山村丛树柯蓝​万物陌生不见同骑牛背的童趣也不见放不下包袱的缺了门牙的奶娘枣园呢&nbsp 梨园呢&nbsp 露珠

诗歌苑 | 月光如水

把月光斟满酒杯那是一杯忘情之水轻柔的你&nbsp 在杯月中晃悠是优雅的诗篇临水而语是小河中的明月那闪烁着露珠的夏荷飘临带着飘逸的情思涟漪那是荷间最芬芳的气息年华中的芭蕾歌唱中的夜莺大地羞怯地扭动腰肢在

诗歌苑 | 草木有灵魂(外一首)

人生一世&nbsp 草木一秋生命因灵魂而闪光灵魂为生命而凝聚草木不会择土而生只要是一粒种子风吹向哪里&nbsp 就在哪里生长不屈的身影&nbsp 庄严宣告生命的存在&nbsp 生命的伟大即使多么弱小面

诗歌苑 | 白露(外一首)

秋姑娘送走了夏郎带着露水从天而降花草树木沐浴着柔柔的甘露大地还是一派美丽的景象夜晚的星空青石板上闪闪明亮银河横在天上一个月前牛郎织女会过了面挑着担子&nbsp 牵着牛又回到了人间等待明年再会鹊桥上倒是

诗歌苑 | 雪(外一首)

今日你带着无数的雪花迎接我我刚刚欢送美好的秋天叫明天让每个人微笑着今日你带着歌声在风中飘扬我祈祷大自然更加美丽让每一个人天天安康今日你穿上银色的新装等待着我给你写一首诗让这满天的洁白传达纯洁的情感今日

诗歌苑 | 瓢虫(外一首)

我愿意从清晨的泥土中醒来发现低垂的草梢上悬挂着无数个太阳的灯笼我愿意藏身在鲜红花蕊的中心在一场青春中老去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安全我愿意飞落在你留给苹果甜腻的齿痕上沿着你翻开的书页和写字台的边角亢奋地环球旅

诗歌苑 | 春风渡(外二首)

春风&nbsp 隐匿着欲望生长的冬麦夜夜在雪被下失眠用体内的绿抵住了冰雪的冷离开村庄多年我在城市的高楼里倾听春风的歌唱时不时以一种急不可耐的方式眺望远处的田野这已是立春后的第九天了北方依然瑟缩着身子阳

诗歌苑 | 柔月夜(外一首)

柔月&nbsp 惬意银光编织软丝缠绵眼前天地树影&nbsp 轻摇中婉约曼妙落叶轻弹恰似我心隐曲微风沁&nbsp 如梦如醉的飘逸疑是身&nbsp 在画里可是你仿佛主宰了一切奇与美包括这柔月夜全是你在我的

诗歌苑 | 一束暖阳一束光

秋风秋寒秋萧瑟当主色调迎着秋阳变成暖色时一个洋洋洒洒的慷慨姿态呈现在苍穹之下恩赐和爱抚并施共济天地苍茫&nbsp 头顶一片暖阳哪怕只是一丝缝隙也可以光芒万丈感念天之美意一束暖阳一束光只管给心房腾出空间

诗歌苑 | 中秋月

童年踮着足尖追逐月亮在地头田间月亮就在眼前不近&nbsp 不远走出心仪的校园月亮走进了心里面儿时糖圆饼的香甜占据了生活的空间是的&nbsp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流世光阴半百年打开思念的窗帘今年的月亮

小说林 | 面试(外一篇)

阿东大学毕业后通过了市政部门招录公务员的笔试,被通知下午三点到会议室面试。面试要穿得体面一些,需要一身西装,一件白衬衣,一双皮鞋。阿东告诉了父亲。父亲问:“多少钱?”阿东说:“总的下来两千吧!”“买吧

小说林 | 喝疙瘩汤

斜阳逐渐西坠,大路上走来一个蓬头垢面的男人,上衣四个口袋朝外翻着,时不时地驻足紧紧裤带,看这样子是饿极了。仔细一瞅,原来是小康庄的陈四夺。说起这个人,小康庄周围四邻八乡的没有谁不认识。谁见了他都像避瘟

小说林 | 村庄

秋已至,夏未央。一日中午,太阳热辣辣的。钱辉刚从厂里忙完回家还没顾上吃两口饭,只见门外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人:“辉子,在家呢?”“这是谁呢?大中午的来找……”钱辉心里嘀咕着。“哈哈哈,我的厂快倒闭了,我

散文馆 | 不如归去,做个闲人

清夜无尘,丝雨随影。陌间披纱,虫喃竹下。有风凉凉,卷落一地新黄。九月的夜晚,刚跨进秋的门槛,没了闷热烦躁的暑气,也没有深秋的寒冷薄凉,当是秋天里最好的夜啊!山村的夜里无余事,一个人披上蓑衣,戴上斗笠,

散文馆 | 读书的价值

2022年,高考结束后,在等待出分数的日子里,我迷茫又烦躁。母亲建议:“孩子,你去图书馆吧!图书馆能治愈你的精神内耗。”就这样,我来到了图书馆。那天下午,秋阳杲杲,蔚蓝的天空时而飘过几朵白云,图书馆院

散文馆 | 荷之韵

今夏雨多,故荷旺。我喜欢荷,欣赏荷。我虽生在北国,却对荷花情有独钟。我欣赏其高洁,素雅,出尘,玉立,净植,脱俗。初知荷是小时候在唐诗中认识的,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

散文馆 | 花田 · 拾趣(外一篇)

但凡有旅行的假期,总是充满欢乐,不论远或近,尤其带着孩子们。乘着些许咸味的海风,我们驶上俯卧于泉州湾的跨海大桥,慕名前往花田小镇,捡拾花田趣事。花田里会藏着些什么呢?孩子们揣着好奇,装着兴奋,提着竹编

散文馆 | 劳动仪式

在黄土垭一眼就能俯视半山腰一大片新式民居—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小岭子村,新颖别致的百余套民居错落有致地“围坐”在熨斗山黄嘴头下。父亲退休后移居蓉城十余年,听说家乡建村民聚居点,立马回乡购置一套,因为

散文馆 | 善于讲故事的父亲

小时候,每天早晨我都要睡到自然醒。后来,我上学了,早晨需要父母叫我起床。每天早晨,母亲都会早早起来生火做饭,收拾庭院。冬天,母亲会在屋子里生上炉子,屋里不冷了,然后叫我和弟弟妹妹起床。有一年冬天,母亲

散文馆 | 最是书香能致远

一直以来,读万卷书是我的梦想。回想童年,那时候没有书读,像我这种20世纪70年代末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家里贫穷是很普遍的,没钱买书,即使有钱,我的父母也意识不到读书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家里没有书读,整个

散文馆 | 像佩英姐那样的人

四月天,最是一年春好处,我去踏青。草地开阔处,阵阵风吹,蒲公英的花絮随风飘荡,在空中划着弧线,不大一会儿,落入草丛,花间,林叶中。我感叹蒲公英开朗自信、勇敢坚持的优秀品质,明知遇风即险,也要绽放芳华,

散文馆 | 又见丁香花开

雨后的下午,在小区里徜徉。说是雨后,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就那么飘飘洒洒、如烟似雾,地皮都没怎么湿,不过倒是给这春景美化了妆容:一切都显得娇艳、鲜亮起来。绿的碧绿,有着宝石的晶莹剔透;黄的金黄,如正午的阳

散文馆 | 古镇依旧

假期里在家中闲着无事,便与家人去邻县凤凰古城游玩,那儿是沈从文先生的家乡,沈先生的《边城》写的便是此地的风土人情。我自小在这湘黔边界长大,爱好文学,对《边城》也十分喜欢,但从未去沈先生家的老宅看过,想

散文馆 | 晨间小趣

早上六点出门散步,楼下植物清淡的香气扑鼻而来。路口卖油条的妇女已到了好久,她是小村的常客,每天天不亮就来了,叫卖声格外好听:“卖油条喽!”她一边吆喝,一边眉飞色舞地和村民热聊,电动车后座篓里的油条蒙着

散文馆 | 掌声

暮秋的一天中午,我从衡阳返回长沙,在火车上遇到一个不肯穿外衣,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一会儿笑,一会儿骂,一会儿自言自语的女孩儿。她胖乎乎的身子,一头卷发乱糟糟的,看上去像二十出头儿,不像一个只有十六七岁

散文馆 | 道路

这些天,父亲在老家后山砍竹子。周末我回老家,带一些菜改善伙食。回家后,我便和父亲一同上山。入山前有一段水泥路,虽是上坡,但平顺好走。入山之后,路就是最原始的那种了,既窄且弯,既陡且滑。况且经暮春两场丰

散文馆 | 大山觅鸟鸣

久居城市,能去乡下走一走、看一看,也是蛮好的,可以体验一下农村的田园生活,顺便找回童年的记忆。冬日,我回晋西北黄土高原农村的老家小住一段时间,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当看到故乡的石窑洞、辘轳、碾磨、戏台、

散文馆 | 姥姥的手

又到了康乃馨花盛开的五月,每年这个时候我总会透过清幽而迷人的花香,忆起姥姥慈祥、温柔的笑。她满脸皱纹,一头银灰头发,眼睛笑起来如一轮弯月。隐约间,她又用瘦弱、粗糙的手慢慢抚摸我的头发,轻唤我的乳名,让

散文馆 | 沙城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全国摄影大赛圆满收官,《沙城》获得最高奖是众望所归,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家聚集在画作前,惊叹和赞美声中给予了作品足够的褒奖。颁奖礼即将在首都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最高等的艺术殿堂里举行,总

散文馆 | 大漠深处那抹红

纵然历史的黄沙覆没了戈壁中千年的大梦,纵然岁月的流岚黯淡了荒漠里曾经的明珠,但当你只要身临沙原,抚触那如云如霞的沙漠红柳,倏然间会让你铭感到朔漠深处里的那一簇簇红,恰似一堆堆熊熊燃烧起的生命之火。它不

散文馆 | 何人不是追鸢者

你会和我一样,也是追风筝的人吗?追着那只叫“成长”的风筝。雨天。街道旁的路人寥寥无几,或结伴,或独行,或说笑,或不语,但都与我无关。车子偶尔驶过,一阵呼啸之后,只剩下一个寂静的点。偌大的天地间,只剩下

散文馆 | 别样的青色春天

时间过得真快,真是日月荏苒、光阴似箭。单位所在的茂茂群山上的各种野花已经三载枯荣。但越是久远逝去的场景越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就好像上一秒钟刚刚尘埃落定。人的短短一生,也就是无数个不同场景与动作的变幻

散文馆 | 我坚强的母亲

冰心老师说过:世上若没有了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是啊,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有了母亲,才如此绚丽多彩,生活才有了美好的滋味。一说起母亲,人们总是用慈祥温柔来描述,而

散文馆 | 秋来踏歌声

一抹不浓不烈的秋阳,掠过鹤城南山的树木,笼着其身旁大乘寺里深红色的瓦顶,寺院身后的南湖水面泛起缕缕金波,映照着湖边行人的面庞。有时风儿还送来一串悠扬的歌声……夏把依然盛开的花儿和一腔热情交给了秋,便默

散文馆 | 雁南归

每年秋分,大抵是九月二十二日左右交节,除了昼夜平分外,也平分了这个季候,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这时节,登上鞋山,陪湖山眺望鄱湖,眼前一片烟波浩渺,浮光曜金。水天相连处,飞来一群黑点点,当这些黑点近到看得

散文馆 | 又到桂树花开时

我喜欢桂树四季的葱葱郁郁,每次仰望那满树的绿,总能让我心情平静、安详舒适。每当花开的季节,那小小的花瓣都能散发出迷人悠长的香气,那醉人的香气总是令人心旷神怡。今年院子里的桂树,又花满枝头了。满院桂香四

散文馆 | 又是一年三月三

阳春三月的清晨,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似醒非醒的我,接通电话,原来是年迈的母亲从老家打来的。听着母亲的话语,我泪流满面。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我四十二周岁的生日。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乡下步履蹒跚的父

散文馆 | 等

热,好热。南方小城的夏天总是如此燥热,发黑发亮的柏油路被一辆又一辆汽车碾过,知了也在呐喊助威,目光所及仿佛是一条被使劲扭曲甩水的毛巾,水分一点点被蝉鸣吸干,散发出尘土味。她坐在铁椅上,望着面前的大马路

散文馆 | 潮落又潮起

潮涨潮退,乃世间习以为常的自然规律;潮起潮落,不过是大同小异的百味人生。但是,有的人随波逐流,却在跌宕起伏中迷失了方向;有的人乘风直上,终在风雨漂泊里闯出了自己的人生。奶白的雾气缠绕山间,微亮的白光在

散文馆 | 走过丽川古桥

县城边上有一座奇峻的山峰叫独秀峰,独秀峰山脚有一个古村落叫营坡屯,屯前有一条秀美的河流叫丽川河。丽川河水环绕着营坡屯,从独秀峰的山脚流淌而过,河上有一座五拱古石桥,人们称之为丽川古桥。古桥东西向横跨在

散文馆 | 车站

无论是公交站、火车站,还是高铁站,它们总是充实的,永不虚空。看似只有那形形色色的人将其填满,但其实,永远停留在那儿抛不开、挥不去的是人们在那里不小心或者刻意留下的过往,塞满了每一个角落。取票机今年国庆

散文馆 | 若是如此

过去的过去,童年是一张白纸,友情是上面的一道泪痕,不知道,流星划过天际是否快过我遇见你的时间。但至少,在那个盛夏午后的墙角,我转身遇见了你,就好像遇见了天使。遇见你后的时光,穿越记忆的风尘,亘古不变,

文学评论 | 舒尔茨作品中的现象感知与体验描绘

布鲁诺·舒尔茨一生亲人缘浅,出游次数也寥寥无几。但他有着不输他人的精神世界,这主要是由于他一直以来都不断从德语文化圈各大名家学者中吸取精神营养,以丰富的文化和知识不断充盈内心。在各大名家中,舒尔茨受到

文学评论 | 黎紫书小说中的马华少女形象

黎紫书,原名林宝玲,1971年在马来西亚出生。与其他“七字辈”的作家不同的是,马华新生代女作家黎紫书既没有留台的经历,又没有读过大学。她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参加工作,曾经担任过记者。在马来西亚华文第一大报

文学评论 | 《红楼梦》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特征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小说,其在作者曹雪芹的笔下被赋予了很多丰富的内容,辞藻华丽,情节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小说里有很多诗词曲赋,但是在众多内容中,“月”出现的频率很高,月亮是中国古

文学评论 | 雅克•普雷维尔诗歌中鸟的意象分析

雅克·普雷维尔,20世纪法国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超过50部脍炙人口的电影台词及歌曲歌词的创作者。这位文字的魔术师阿有着对文学和音乐独特的品位。他的诗歌抛弃了复杂的用词和晦涩的语法,清新诙谐,朗朗上口,充

文学评论 | 阅过千帆 东坡真香

如果有人跟我说他最喜欢的中国文人是苏东坡,那我要说,你太有眼光了,苏东坡堪称是中国文人的“天花板”!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就没有一个是他不擅长的。王安仁冒死劝诫神宗皇帝:“你杀了他,你在历史上就是昏

文学评论 | 陈子昂与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精神探微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写道:“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这是刘勰对晋宋之后脱离儒家诗教传统的文学创作风格提出的批评,也是强调“徵圣”“宗经

文学评论 | 中国文学多元化对文学评论传统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学评论传统应当在保持其专业角度的基础上来创新评论观点、优化评论内容。我们在对“多元化”一词进行探究时也需要了解中国文学的本质内涵,明确中国文学中所传承的理念精神和不同的意识

文学评论 | 李煜词的艺术意蕴研究

词发展至李煜时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其生命力和张力更为突出。李煜词多写渔隐生活、宫廷之乐和男女恋情。李煜词语言清新流丽,抒写赤子真情,营造了阔大的审美境界,既体现出对前代词的扬弃,又对后世词坛产生深远的影

文学评论 | 多重叙事视角下新乡土美学的重建

格非是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但随着时间进入21世纪,他相继出版的作品都开始转向传统叙事的回归。以“江南三部曲”为代表的系列小说开始尝试将西方经典叙事和中国传统叙事相结合,并取得了

文学评论 | 元代诗歌中艺术思想的诗体言说探讨

“诗体言说”就是以诗体的形式言说艺术思想,言说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即诗歌主题本身所蕴含的艺术思想,另一种是隐性的,诗歌的某一个词或是某种意象表现出某种艺术思想和意味。元代诗歌中的艺术思想境界

文学评论 | 浅析《达洛维夫人》中的女性形象

《达洛维夫人》是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创作的长篇意识流小说。小说展现了克拉丽莎·达洛维夫人准备晚宴的一天的心路历程,这天克拉丽莎与往日情人彼得重逢,勾起她对青春过往的回忆和内心的不安,宴会上一众亲朋旧友的到

文学评论 | 宋代理学视域下的《沧浪诗话》评析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诗话史上的巨著,其所提出的“兴趣”“妙悟”“气象”“吟咏性情”“以禅喻诗”等原则与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影响深远。《沧浪诗话》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既

文学评论 | 浅论晏几道《临江仙》词的美感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其所著的《小山词》被陈廷焯评价为“其词则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其“秀气胜韵,得之天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小山词》具有“婉变而近情”“柔靡而近俗

文学评论 | 翠翠的美

沈从文是我国20世纪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作为湘西人的沈从文,对家乡有着热烈的感情,对家乡的点滴思念凝聚在《边城》中。在当时西方文化渗入的背景下,沈从文的作品也多了一些对真、善、美的描写,作品更具艺术氛

文学评论 | 《孟子》的文体形态及其文学史意义探讨

《孟子》的体裁相对丰富,不仅包含格言式的语录,还囊括了专题文章为代表的长篇。《孟子》包含了很多发问回答内容,而且有着丰富精彩的戏剧化元素。从整体来看,《孟子》不仅有辩论性质,同时也有阐述特征。《孟子》

文学评论 | 以不尽之巧以还造化

李佩甫是一个对“故乡”一直深情守望着的歌者。李佩甫其实生在城市(许昌),但他真正的心灵故土是平原乡土。对乡土精神的坚守与探寻,最早可以追溯到他20世纪80年代的《红蚂蚱绿蚂蚱》,那是他寻找到写作方向的

文学评论 | 王之涣《凉州词》诗句释疑及意境表达

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脍炙人口,章太炎称之为“绝句之最”,玉门关也由此出名。而在唐朝诗词中流传作品不多(六首)的王之涣,也凭《凉州词》和《登鹳雀楼》两首佳作流芳千古。而今中国大地上,稍有文化修养的人都

文学评论 | 姑苏话 · 姑苏人 · 姑苏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文学版图上,苏州作家的创作特征总是那么鲜明,人物语言是绵软的苏白,文本内容是本真的日常生活,非对抗性的审美表达形成了苏州文学平和冲淡的文化品格。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众多作家

文学评论 | 昨夜星辰是“我”生命里的一抹亮色

李商隐作为晚唐诗歌的代表人物,以其凄美婉转、艳丽朦胧的诗歌风格成为晚唐诗坛的绝唱,而义山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则为《无题》。正如王蒙对李商隐《无题》的评价,其诗歌结构为“混沌的心灵场”,其往往表现出跳跃性

文学评论 | 论狄更斯小说的叙事艺术

狄更斯以现实主义的写作实现了小说的经典化建构,而其小说的叙事艺术却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技法的阈限,呈现出了现代主义的叙事特质。狄更斯以复杂的叙事视角与隐喻性的叙事空间织构小说情节,以轻松幽默的叙事艺术讲

文学评论 | 于孤独中照见自我,于生死间获得救赎

在我国众多现当代作家当中,史铁生是为数不多的在人性锻炼中进行哲学思考的当代作家。其作品当中颇为丰富的哲理韵味与他人生的生命发展相互融合且互为表里,使得《我与地坛》不仅在实践意义上摆脱了过往文学作品哲学

文学评论 | 空间与体验

在《烟火漫卷》中,迟子建以哈尔滨为整体背景,以这座城市的独特景观作为叙述空间,聚焦于处于繁华背后的都市底层人,关注他们的情感与生存体验。哈尔滨的独特空间景观与人物情感命运交相辉映,作者借此展开了对它的

文学评论 | 从传统美学看《山居七年》的“尚清”意识

《山居七年》是青年诗人、画家张二冬在终南山山居七年所作。2014年,张二冬远离喧闹的城市,来到终南山脚下一个偏僻的农家小院,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他的山居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诗意生活的可能性,在书中他用

文学评论 | 从凄苦到豪迈

所谓豪放诗,其特点是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宏沉雄,气势豪纵,境界宏大,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多涉及军情、国事的重大题材。清初的流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因为多是以文字

文学评论 | 唐代茶业变迁史研究

唐代茶诗是唐代茶业史的见证,茶产业链、贡茶制度、茶马贸易,以及税茶榷茶的演进,这些在诗中都有体现。本文从诗史互证角度,试图探索唐代茶业变迁的历史因素,呈现那些被正史遮蔽的身影。一、茶产业链(一)茶园“

文学评论 | 罗贯中与《西游记》(连载二)

(接本刊811期126页)长期以来,人们对《西游记》的寓意和主旨是很关注的。孙悟空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庭的故事,受到人们的喜爱;孙悟空藐视专制、敢于反抗、善于斗争的精神,得到人们的称颂;同时,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