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荷美 时值盛夏,暑热难耐。一天,我出门办事,办妥后,在回家途中恰巧路过公园,想起今年还未一睹荷花的芳容,就顶着烈日拐进了公园。没走几步,远远就望见荷塘中层层叠叠的荷叶擎雨盖簇拥在一起,仿佛绿色的波浪。走近后
创作者工作室 | 老祖母的秘密 (一)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电话那边的她已经泣不成声。“南夏,你先回家,我现在赶去花店,这边我来照看。”放下电话,我匆匆赶到了南夏的花店,安排了一下这两天的订单和花材,就去了南夏家的祖屋。南夏九十岁的
创作者工作室 | 思量(外一篇) 路一泓穿着白大褂按响ICU的门铃,正在擦拭的清洁工为她打开大门。路一泓换上鞋,戴好无菌口罩和帽子,穿上无菌衣,通过缓冲间即来到宽大而开阔的重症监护室。但见淡蓝色的地板洁净得一尘不染,明亮的空间下一派安
创作者工作室 | 悦读生活,感受现代科技对劳动的影响 走进生活,悦读生活,感受信息科技对劳动的影响,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国家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牵涉到学校、家庭和
创作者工作室 | 温暖的饭盒 那年寒假的一天,十岁的我吃过早饭后便一次次去门口张望,在茫茫的飘雪里寻找父亲的身影。父亲一周前指着挂历上的天安门说,他去北京出差,而后在日历的数字上圈了下,告诉我他这天回来。父亲半夜回来时我已经睡了,
创作者工作室 | 诗文化芸编社作品选 诗(外六首)周德龙(辽宁)诗是自己的独白,也是别人的旁白。诗是灵魂的偈语,也是万物的歌声。诗是治愈者的波涛,也是醒心者的良药。诗是你收拢情感的眼睛;诗是你打开世界的双手!麻 醉泡在酒缸里的灵魂,明天将
文化发展研究 | 意义的追寻与人性的选择 摘 要:本文第一部分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小说《荒原狼》中哈里·哈勒尔在追寻意义与伦理选择中的矛盾,展现人物身上的伦理冲突与伦理困境。第二部分用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不朽者”在小说中的作用,讨论人应
文化发展研究 | 浅析古典主义时期钢琴练习曲的创作特色 摘 要:从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晚期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印象主义到近现代,各个时期都具有艺术风格,练习曲的形式与内容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以古典主义时期较具有代表性的钢琴练习曲为切入点,在西
文化发展研究 | 论民族歌剧《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 摘 要: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民族歌剧《长征》历时四年创作完成,首演于2017年。歌剧《长征》是近几年创作出来的新剧目,群众对其中唱段的分析不够全面透彻,因此,本文选择《我的爱人你可听见》作为切入
文化发展研究 | 二胡协奏曲《楚颂》的悲剧性色彩探析 摘 要:《楚颂》是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李博禅于2014年创作的作品,在第二届北京胡琴艺术节上演出时,获得了听众一致好评。《楚颂》以霸王别姬的故事为蓝本,奠定了该协奏曲悲剧性的基调。本文主要从《楚颂》
文化发展研究 | 论卡巴列夫斯基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音乐形象与演奏诠释 摘 要: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例如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等,都创作了关于战争的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在广泛流传。卡巴列夫斯基作为20世纪著名的钢琴家、钢琴教育家、作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于二战结束
文化发展研究 | 数字人文视域下武汉竹枝词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武汉地区的竹枝词记载了本地丰富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开发与利用价值。但由于其知名度较低,传播范围狭窄,武汉竹枝词研究面临一定困难。数字人文的兴起正为武汉竹枝词走出传播与发展困境提供新视角与新方法。
文化发展研究 | 自媒体时代微信文学发展现状探析 摘 要:作为腾讯旗下一款跨平台即时网络交友软件,微信以其方便快捷的通信方式和多元化的信息归纳,迅速受到普罗大众的喜爱,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微信文学作为网络时代在微信平台上的新型文学样式,以其多媒体
文化发展研究 | 琵琶曲《春雨》的意境塑造 摘 要:琵琶独奏曲《春雨》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品对春雨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以及春雨来临时人们愉悦欢快的心情。本文试图从以雨诉情的作品题材、借雨抒情的造境手法、以技塑境的演奏表达三
文化发展研究 | 审美、表现、创意、文化 摘 要:练习是评价机制的有利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练习既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当前教育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练习方式更应顺应时代发展,引领学生在审美实践中表现美、
文化发展研究 | 论余华小说的“零度写作” 摘 要:20世纪50年代,法国文学家罗兰·巴尔特在其著作《写作的零度》中提出了“零度写作”的概念,这一概念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对中外现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及文学作品评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余华作为早期
文化发展研究 | 民国武侠小说的江湖塑构 摘 要:向恺然以湖南奇侠柳森严的故事为原型,创作了长篇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该书对神怪传统加以改编,糅合清末的乡野传奇和湖南当地的民俗事件,构建了一个有奇侠、丹药、异士、飞剑的“江湖世界”。向恺然在
文化发展研究 | 敏感·迷惘·不确定:语言学视角下电影《重庆森林》的后现代独白 摘 要:独白是戏剧外化人物心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后现代电影中极为常见,对表现内心世界以及阐释后现代主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理论语言学的“主位推进理论”,分析了电影《重庆森林》的后现代性特征,如
文化发展研究 | 唐代边塞诗意象研究 摘 要:边塞诗在唐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全唐诗》中收集的边塞诗就超过了两千首。边塞诗所达到的成就,与意象的广泛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意象能够使边塞诗产生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审美意味,在开拓
文化发展研究 | 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传播 摘 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是向世界展现中国风貌的重要途径之一,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外传播好地域文化也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基于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探讨贵州苗族文化在中
文化发展研究 | 探索简笔画课程的有效教学 摘 要:本文从教学内容系统化和儿童化建设、以意识为导向提高教学重视度、以学生为导向促进教学方法改革、营造浓厚的简笔画学习氛围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推进简笔画课程不断发展。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简笔画;
文化发展研究 | 论舞者在舞蹈表演中的“柔”与“刚” 摘 要:本文探讨了舞者在舞蹈表演中动作柔与刚的问题。通过分析舞蹈中的柔性动作和刚性动作,探讨了柔与刚的表达对舞蹈表演的影响,并研究了舞者在舞蹈表演中平衡柔与刚的方法,意图为相关专业读者提供借鉴。研究结
非遗大视野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常传奇》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和传承价值 摘 要:《非常传奇》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一档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题材的大型文化传承体验类节目。节目第一季以舞台表演、明星体验、传承者诉说和名家解读四个环节,展示我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非遗大视野 | “上党古赛写卷”中所载队戏相关问题析疑 摘 要:近年来,队戏虽经学界讨论,但就其分类和艺术渊源仍有争议。笔者通过梳理队戏的相关学术研究,得出其一,“上党古赛写卷”所载队戏可分为正队戏(大队)、衬队戏、流队(走队、队子、演乐队、上马队)三种类
非遗大视野 | 文化自信视角下天津“泥人张”彩塑文化内涵与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天津『泥人张』彩塑文化作为天津民俗文化的代表,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文章旨在研究天津『泥人张』彩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丰富民俗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弘扬文化自信。文
非遗大视野 | 音乐可视化在桑植红色民歌文化中的设计表达研究 摘 要:在数字化时代,音乐可视化的技术越来越容易实现。音乐可视化是视听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它强调音乐与图形的关系,让音乐信息更加具象地展现出来,让受众更容易沉浸在艺术的魅力中。文章首先对桑植红色民歌的历
公共文化建设 | 关于汉中市文化馆四期公益性花鸟画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文化馆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必定与意识形态相联系,要体现新时代价值观。文化馆肩负着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职能,文化馆的艺术特质极具感染力,对引领风尚、教育人
公共文化建设 | 浅析普及摄影及视频拍摄艺术对群众文化的推动作用 摘 要:如今,摄影及视频拍摄已从过去专业的艺术转变成人们记录真实生活、捕捉永恒瞬间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的转变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还能推动地方群众文化的发展,推广地方特色文化
公共文化建设 | 喀什地区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思路,能够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助于拉动消费、传播文化、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喀什正处于文旅融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
公共文化建设 | 深化“南派二胡”品牌效应 助推公共文化服务 摘 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同时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传承和发展的意识。本文针对
公共文化建设 | 情境共创交互式体验陈展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应用 摘 要:文化遗产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领域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而遗址博物馆作为对其进行原真性保护和研究的场所,其陈列展示和文化教育的功能随着科技飞速发展逐渐转变要素重构,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以
书写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以红色文化为载体阐释中国式现代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红色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渊源和基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推
文化要闻 | 全省动态: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公布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的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WH/T 99-2023)近日获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公布。该标准的制定历时多年,得
文化要闻 | 全省动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领导调研勉县武侯墓“非遗进景区”开展情况 (本刊见习记者:宫月)7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二级巡视员吴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处处长肖兆申调研武侯墓非遗研学基地,了解勉县武侯墓“非遗进景区”的开展情况。文化和旅游部非
文化要闻 | 全省动态:“南来北往 赓续传承”2023年第二届苏陕非遗消费年暨苏陕非遗文创产品联展联销活动开幕 8月17日,2023年第二届苏陕非遗消费年暨苏陕非遗文创产品联展联销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南来北往 赓续传承”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出。线下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设置了面积达350平方
文化要闻 | 地方动态:文旅部非遗司副司长李晓松到洋县调研非遗保护工作 (本刊记者:陈永鑑)8月19日,文旅部非遗司副司长李晓松一行前往洋县调研非遗保护工作,并召开座谈会。汉中市文旅局副局长王琼波、汉中市文化馆馆长张汉红、洋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周轩宏、洋县文化馆馆长杨晓建参
文化要闻 | 全省动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和陕西汉中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并听取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7月29日,在返京途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汉中市考察。古道与古柏相映成趣,自然与人文相映生辉。秦蜀不再依靠“天梯石栈相钩连
文化要闻 | 全省动态: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决赛名单公布 70部作品将参与角逐 (本刊见习记者:宫月 通讯员:陈化坤)按照《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评奖工作的通知》安排,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23年7月25日至28日组织开展了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复赛,
文化要闻 | 全省动态:陕西省文化馆召开馆务会议 传达学习省文旅厅党组第18次会议精神 (本刊记者:李舒婷)8月8日,陕西省文化馆召开了馆务会议。会上,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邵怡向职工传达了省文旅厅党组第18次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陕西汉中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各部室负
文化要闻 | 地方动态:汉台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座谈会在汉台区图书馆召开 (本刊记者:陈永鑑)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视察时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月7日下午,以“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