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临荷花事好,应有故人来 六月,卓尔不群。杨万里在诗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极言此中之要眇。在古代,六月属于长夏,是独立于四时之外的。这个时候,诸花盛放,雅韵横生,骚人吟哦,别开一番生面。无论是“有情芍药含
创作者工作室 | 汉张留侯祠探幽 相传谋士张良被汉高祖刘邦封为留侯后,退而问道,隐于秦岭南麓紫柏山中。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传五斗米道,自称张良后人,修天师堂以祀祖。今人所见汉张留侯祠扩建于明清之际,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庙台子村,
创作者工作室 | 生命需要爱 一株被毕业生遗弃的吊兰,经过一个暑期的暴晒和风雨蹂躏,枯萎在污迹斑斑的花盆里。开学初,新生们清扫教室,大家建议将这盆“垃圾”倒掉,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孩毅然将它留了下来。清污迹、去枯叶、浇水松土、补充营养
创作者工作室 | 浓浓的思念(外一首) 浓浓的思念是公园里的长凳上你轻轻地拭去我额头上的汗滴携一缕骤雨初晴后的清新气息怒放出美人鱼般沉默是金的盈盈笑意浓浓的思念是天客隆超市的时装前你轻轻地抹去我四十不惑如人生十六七般心空上厚厚的、厚厚的积雨
创作者工作室 | 走在春天的旷野(外一首) 风微漾,足以抚平寒意抱在怀里的阳光,变厚的温暖缓慢地爱着一条蜿蜒河流时间读着脚印,寒冷痛苦地爬行这样的春天,远方还有雪一朵云,挂着雪燃烧的灰烬风吹断的枯枝,野草,不再沉默草地迷雾,布满淡蓝色的悲欢布谷
创作者工作室 | 第三方语音(外一首) 不是所有的花开,都有目的我没有等你,只是没有办法喜欢上别人昨日的风,和我打招呼,带着你的问候我听见了。看见一堆文字,关于我们的未来我曾相信,那是幸福。直到所有的花开在无人的角落,芳香沾染了病毒路过的人
创作者工作室 | 调慢时间的人 时针转动,他却站在原处眼神如晨曦凝望着天地间仿若寻找亘古岁月之河在他身旁波涛起伏他却在岸边,与时间斗长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人生的美妙时光在他手中融化成画境岁月旋律在他心间唱响他就像调慢时间的人漫步于星河
创作者工作室 | 激荡 你看,我们脚下是激荡着牡丹,挪着天地的洪流由每一双,温热的手捡起的一颗颗,澄澈的水珠承载着每一粒根植在,中原大地土壤中生生不息的,梦的种子你听到的,每一次流动都淌过,枯树残存的季节和家门口,长满谷子的
创作者工作室 | 相见 莫道莫愁湖一湾春水无限我愿携一湖潋滟涟漪去唤醒沉睡的大地和风 细雨 杨柳 炊烟 婴啼都将闪烁苏醒成人间序章去抒写幻化向前奔跑的诗和远方那久违的欣喜,期待和爱顷刻间与所有美好相逢邂逅曾走失的父亲母亲被春
创作者工作室 | 闫志才艺术人生访谈录 闫志才,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进修,先后师从著名声乐教授薛明先生和著名声乐教育家王福增先生,擅长演唱西北地区民歌,演唱风格为真假声相结合
创作者工作室 | 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文化如璀璨星辰,交相辉
创作者工作室 | 寻访杜工部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为“诗圣”,杜工部爱国忧民,可他命运多舛,一生颠沛流离,贫困潦倒。安史之乱中,“诗圣”从都城长安出发,过秦州、同谷而至成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诗篇。为了缅怀这
创作者工作室 | 吕龙中国画作品欣赏 吕龙,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陕西勉县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汉中市文化馆,任社文科副科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外聘指导教师,汉中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创作者工作室 | 郭宏雄剪纸作品欣赏 郭宏雄,男,生于1963年,自幼受家族影响,酷爱剪纸、刺绣艺术。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并获得各类奖项90多项,2009年设计民间剪纸邮票16枚,并被北京邮票厂发行。个人收藏传统剪纸30000余幅,
文化发展研究 | “三个务必”理论内涵的三个维度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三个务必”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从立场角度看,“三个务必”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立场、为中华民族谋
文化发展研究 | “一带一路”视阈下陕北剪纸对外传播创新路径研究 摘 要: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主旨讲话中提到“携手打造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要实现幸福共享、文化共兴的局面,就要开拓真正意义
文化发展研究 | 纳西族婚俗中的礼物馈赠 摘 要:礼物馈赠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交往模式及文化底蕴,在不同民族、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中有着不同的形式和意义。礼物作为婚礼场域内的媒介,维持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礼物馈赠对婚礼仪式的完成有着特殊的意
文化发展研究 | 新时代海南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作为中国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海南省的文旅产业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新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自贸港建设的当下,海南文旅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文化发展研究 | 黄河文明的新时代意义 摘 要: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明是黄河文化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新时代,继续深入挖掘黄河文明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剖析黄河文明的含义和深入挖掘黄河文明所蕴含的艰苦
文化发展研究 | 河西走廊红色文化旅游创新融合发展研究 摘 要:河西走廊旅游资源丰富,促进红色文化旅游创新融合发展,对河西走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河西走廊红色文化旅游创新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河西走廊红色文化旅游创新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发
文化发展研究 | “逆”IP形象设计与“异”视觉语言研究分析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拟人化的IP形象和视觉语言在网络的传播中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增加品牌与受众的情感联结成为设计的重点之一,对“逆”IP形象设计的研究,可将设计客体转变为设计主体以达成更有效
文化发展研究 | 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演奏分析 摘 要:《百鸟朝凤》是由我国著名民乐大师魏子猷原创的一首唢呐名曲,其作为一首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唢呐乐曲,将民族乐器唢呐的表现力演绎到极致,能够让听众感受到一派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后由作曲家王建中创新改
文化发展研究 | 古诗词歌曲深度融入学前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古诗词教学对我国儿童的文化传承和语文综合素养培养极为重要,但目前学前教育中古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研究古诗词歌曲深度融入学前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首先,探讨古诗词歌曲
文化发展研究 | 陕西歌舞服装地域文化内涵 摘 要:陕西歌舞服装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歌舞艺术与歌舞文化产业在全国独树一帜。本文从陕西歌舞服装的地域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和发展趋势入手,探讨地域民俗文化与歌舞服装艺术之间的关系,为陕西地域文化资
文化发展研究 | 浅谈商业电影中家国情怀的表达方式 摘 要:商业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形式,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商业电影的叙事手法和视听元素入手,探讨如何让商业电影既具有娱乐性,又能表达家国情怀,引起观众共鸣。关键词:商业电影;家国情怀
文化发展研究 | 文化的寻根与历史的隐喻 摘 要:《文城》是一部以民间视角和地域立场回望清末民初历史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文城”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在充满南方地域特色的溪镇上演的历史传奇故事中,隐含着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及对现实历
文化发展研究 | 民族音乐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摘 要:民族音乐是经过历史沉淀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是各大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当下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
文化发展研究 | 从权力主题角度浅析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在流放地》 摘 要:权力可以作为《在流放地》主题研究的一个切入口。小说中,机器充当了权力的载体,执行处决的过程通过营造正义的幻象掩盖了背后的权力狂欢;在军官的不可靠叙述中,流放地正发生着一场权力斗争,小说通过戏剧
文化发展研究 | 戏曲本体下的解构与重构 摘 要:张彩香导演认为戏曲导排需要守正和继承,但继承不是因循守旧,不是原封不动照搬、照抄,而是在传统基础上转化与创新,既尊重传统,又不被传统束缚,就像梅兰芳先生说的“移步不换形”。她在排演每部秦腔剧目
文化发展研究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同时又推进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
文化发展研究 |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形象视觉化与跨文化传播路径探究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多年以来,中国形象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文化输出与传播,其中,中国电影通过其独特的传播路径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示了中国形象。本文深度分析了专门展现“一带一路”国家的纪录片及
文化发展研究 | 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歌曲的多元化风格 摘 要: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受益于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格局,呈现出新时代的风格。新生代的词曲作家们将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和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以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创作手法来构思和定位,赋予艺术歌曲新的活
文化发展研究 | 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都市文化危机及拯救 摘 要: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聚焦《星期六》中的都市文化危机,剖析西方现代都市社会的病态现象,揭示都市人的精神状态及其生存逻辑,并提供了疗愈都市文化病症的出路。关键词:《星期六》;麦克尤恩;都市文化危机《
文化发展研究 | 弘扬伏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 要: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源头,是黄河流域典型的文化遗存,具有“大一统”的政治凝聚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凝结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勤劳务实、开拓进取、团结统一、无私奉献等精神,是维系中
文化发展研究 | 数字媒体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摘 要:数字媒体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以科技与传媒为基础,能够将人的理性与感性思维结合起来,属于全新艺术形式。数字媒体的出现让设计师有了更多发挥空间。将数字媒体艺术与景观设计相结合,逐步成为景观设计发展的
文化发展研究 | 闽南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融合与传承 摘 要:闽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无尽的创意灵感。本文以闽南特色文化元素为核心,探索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传承。对闽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传承,不仅可以为当代设计者提供更广阔的创
文化发展研究 |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信息传播的手段及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融媒体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融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最为鲜明的特点是以发展为前提,以发扬优势为手段,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文化发展研究 | 苗族音乐元素在古筝曲《黔中赋》中的运用 摘 要:古筝曲《黔中赋》是由作曲家徐晓琳于1987年创作的一首具有浓厚贵州音乐特色的作品,它既吸收了西方作曲技术和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又融合了中国民间艺术和当代艺术,成为古筝名家竞相演奏的经典古筝曲。
文化发展研究 | 论法国艺术歌曲《摇篮》的音乐特点与演唱处理 摘 要:本文从声乐学习者的视角,对法国作曲家福雷所作的艺术歌曲《摇篮》展开分析:首先,从歌曲创作背景出发,简要介绍作曲家与词作者;其次,分析了《摇篮》的旋律特征;最后,从力度、法语发音、呼吸三个方面给
非遗大视野 | 雕版印刻手工技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与创新 摘 要:传统雕版印刻手工技艺在传播民俗文化、发扬地域特色、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但在竞相发展的科技浪潮之下,这一历史悠久且富有文化特色的技艺,却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为使雕版印刻重
非遗大视野 | 浅议非遗产品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出圈” 摘 要:非遗产品的“出圈”有利于非遗潜移默化地输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本文以上元观红豆腐为例,具体探究非遗产品自身发展的路径以及在乡村振兴中产业链的完善,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关键词:非遗产品
非遗大视野 | 民俗类非遗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 摘 要:民俗类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许多民俗类非遗面临失传的风险。本文将探讨民俗类非遗的概念与特点提出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以期促进
非遗大视野 |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下的长安木雕发展 摘 要:长安木雕是在儒、释、道思想影响下,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所形成的农耕文化审美本质和精神内涵的产物,长期以来都发挥着阐释和传承长安传统文化的作用,可称之为长安传统民俗生活的实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
公共文化建设 | 依托传统节日 大力繁荣乡村群众文化 繁荣乡村群众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依托传统节日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激发乡村文化振兴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24年春节期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以“我在中村过大年”为主题,推出中村灯
公共文化建设 |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创新路径思考 摘 要:高校图书馆建设应顺应时代发展和学校高质量办学要求,不断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为师生打造学习交流的平台,创设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等空间。智慧服务融入高校图书馆建设管理是图书馆建设的关键要素,本文在以
公共文化建设 | 关于陕西省繁荣群众文艺工作的调研报告 摘 要:繁荣群众文艺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一环,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陕西省群众文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为了推动群众文艺工作的
公共文化建设 | 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转型探析 摘 要: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供给转型是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目前,在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转型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平衡、供给质量不高、社会治理功能尚
公共文化建设 | 以“村晚”为抓手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 摘 要: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网络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常态化开放,在文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村晚”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推动下不断出圈
公共文化建设 | 浅析利用数字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摘 要:在数字化时代下,公共文化服务经历深刻转型,互联网与移动技术拓宽文化传播渠道,提升服务普及度与可及性。大数据、AI技术推动个性化服务,VR、AR技术创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数字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与国际
文化要闻 |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动态 ◎全省动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陕西省主会场活动正式启动(本刊记者:撒小虎 通讯员:刘子旋)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6月3日晚,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铜川市人民政府主办,
文化要闻 | 公共文化工作动态 ◎全省动态: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陕西省群文活动落地生花(本刊记者:撒小虎 通讯员:马艳)以文化人,以美润心,百馆联动,艺满三秦。5月20日至26日,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全省119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