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如何补钙

慢性病患者如何补钙

一提补钙,大家就会想到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但老年人常常患多种疾病,这种情况下能不能补钙?如何补钙?我以几种情况为例,具体回答一下大家关心的问题。

骨质疏松合并肾结石的患者如何补钙

有人说,骨质疏松合并肾结石者补钙会加重结石症状,其实不然。肾结石是由草酸、尿酸、胱氨酸、钙在肾脏异常聚积,形成晶体物质,沉积在肾脏中形成的。其中,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钙并不是肾结石产生的主要原因,相反,适量补钙还可以预防结石的发生。在体内,钙离子和草酸结合,形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钙,随粪便排出。这就会降低草酸被肠胃吸收、形成结石的机会。所以,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正确补钙,是可以预防肾结石的。

这类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钙,不可随意服用钙剂。在钙剂的选择上,不推荐使用碳酸钙,因为碳酸钙禁用于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含钙肾结石患者,以及有肾结石病史的患者。推荐使用枸橼酸钙,因为这种钙水溶性较好,胃肠道不良反应小,而且枸橼酸有可能减少肾结石的发生。也就是说,骨质疏松合并肾结石的患者可以选择枸橼酸钙制剂。

提醒一点:有肾结石的患者平时应少吃草酸盐含量高的食物,如少喝浓茶,少吃菠菜、豆制品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以补钙吗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疾病,临床常见表现有骨骼损害、贫血、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方面有骨骼损害,需要补钙;另一方面,还容易出现高钙血症,所以,补钙治疗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怎么办?

骨骼及牙齿中的钙是以矿物质形式存在的,占到人体总钙量的99% 以上。存在于软组织及体液中的钙,只占总钙量的不足1%,一般以钙离子形式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人体里的血钙与骨钙可以相互转换。一般情况下,血钙浓度并不能反映营养状况,因为只占总钙量的不足1%。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以通过检测血钙来决定是否补钙。如果血钙浓度升高,说明血钙转化为骨钙的能力降低,暂时不可服用钙剂,可应用降钙素或磷酸盐进行调控;如果血钙浓度正常,仍然可以补钙,促进血钙转化为骨钙,减少骨钙的流失,延缓骨质破坏的进程。同样,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钙剂,并定期检测血钙水平。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应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者,建议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不要超过100 毫克/ 天。对于80 岁以上的人,不再推荐将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同时,在服用抗血小板药期间应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

慢性病患者如何补钙

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补钙吗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担心钙片吃多了会使血管钙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血管钙化主要是指血管内出现钙质沉积,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变脆,这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人体从外界摄入的钙,经过胃肠道的作用,以钙离子的形式,通过血液到达骨骼。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可导致体内磷元素含量超标,抑制骨骼对钙的吸收,导致血钙浓度增加,形成钙盐,沉积在血管壁上,如果这个时候血管内皮受损,钙盐就可能渗入到斑块内,导致钙化。可见,血管钙化与动脉斑块、血管内皮受损相关。

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如果钙量摄入不足,建议适当补钙,但优先选择食补。通过食补能够满足钙量需求的人群,需警惕额外补钙带来的风险。

另外,大家也需采取措施来预防血管钙化,比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避免摄入高糖、高油、高脂食物,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心态健康、情绪稳定,每周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等。

延伸阅读

如何正确补钙

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营养,均衡膳食,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推荐每天摄入300 毫升牛奶或等量的奶制品。《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 毫克(元素钙),50 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 〜1200 毫克,尽可能通过饮食来摄入足量的钙,若从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可给予钙剂补充。

调查发现,我国居民每日膳食摄入约400 毫克元素钙,所以,仍需要每天补充500 〜600 毫克的元素钙。最常见的补钙制剂就是碳酸钙制剂。碳酸钙的含钙量高、吸收率高,且易溶于胃酸,但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上腹部不适、便秘等。若患者不耐受,可选择有机钙。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的患者应避免补充钙剂。补充钙剂需要有医生的指导,不可超大剂量补充。

指南推荐将补充钙和维生素D 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治疗方案,因此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 还是很有必要的。维生素D 可增加骨密度,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我国人群维生素D 不足的状况较为普遍,成人推荐维生素D 摄入量为400IU,老年人推荐每日摄入量为600 〜1000IU。另外,建议在11 时到15 时,将皮肤暴露于阳光下晒15 〜30 分钟,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 的合成。

补钙是个体化的过程,每个人都应根据自身情况补充。只要正确对待病情,遵医嘱治疗,就会从小小的钙片中获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