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你对巧克力有误解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吃巧克力,但不少家长出于控制体重和防龋齿等考虑,通常不太愿意让孩子吃巧克力。那么,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到底能不能吃巧克力呢?怎么吃巧克力更健康呢?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GB9678.2 - 2014)的定义,巧克力是以可可制品(可可脂、可可块或可可液块、可可油饼、可可粉)和(或)白砂糖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经特定工艺制成的在常温下保持固体或半固体状态的食品。
对于2 ~ 18 岁的儿童青少年,巧克力是可以适当摄入的。但是,不少家长对巧克力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巧克力是“垃圾食品”没营养
巧克力由于热量高、脂肪含量高,通常被认为是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
首先,按营养学的观念,任何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只要不过量食用,并搭配合理,就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次,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中含有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还含有B 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磷、硒等营养素。可可脂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与亚麻酸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另外,黑巧克力还含有类黄酮、酚酸和甾醇等有益成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胆固醇水平,还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缓解压力的作用。
误区二:巧克力是甜食会引起肥胖
根据可可固形物的含量,巧克力可以分为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和其他巧克力,其含糖量按以上顺序是从低到高,可可固形物的含量则由高到低。
美国农业部的调查数据显示,黑巧克力的含糖量平均为36.2g/100g,牛奶巧克力的含糖量平均为51.5g/100g,白巧克力的含糖量平均为59g/100g。其中,黑巧克力的可可固形物含量越高则含糖量越低,例如100% 的黑巧克力(可可固形物含量为100%)的含糖量为0g,95% 的黑巧克力,含糖量低于75% 的黑巧克力。
其他巧克力制品在制作时添加乳制品和糖及其他原料不等,所以含糖量也不等。不同品牌的巧克力制品,含糖量差异较大,需要查看其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巧克力分为可可脂巧克力和代可可脂巧克力。可可脂来源于可可豆,而代可可脂则是非可可来源的其他植物油脂,并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不利于人体健康。
误区三:巧克力含有咖啡因会影响睡眠和发育
巧克力中的咖啡因存在于除可可脂之外的其他可可制品中,美国农业部的调查数据显示,较纯的黑巧克力(含75% ~ 85% 可可固形物)咖啡因含量约为80mg/100g,较淡的黑巧克力(含45% ~ 59% 可可固形物)咖啡因含量约为43mg/100g,牛奶巧克力咖啡因含量约为20mg/100g。白巧克力由于只用了可可脂,没有可可固形物,所以其中几乎不含咖啡因。
考虑到家长通常会限制孩子吃巧克力的量, 按照一小块黑巧克力为5g, 每天摄入4 小块则为20g 的量计算,咖啡因的每天最高摄入量为80mg/100g×20g = 16mg。
儿童和青少年(3 ~ 18 岁)的每日咖啡因摄入量应≤ 2.5mg/kg 体重。每天吃20g 巧克力对于体重≥ 6.4kg的儿童青少年来说是安全的,不会对其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如果是对咖啡因比较敏感的小孩,则应视具体情况尽量少吃。
链接一:婴幼儿可以吃巧克力吗
根据《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建议,0 ~ 2 岁婴幼儿应坚持母乳+ 辅食的喂养方式,不添加或循序渐进少量添加调味品或糖。由于巧克力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和较多的糖,会对婴幼儿的味蕾和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也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建议吃巧克力。
链接二:给爱吃巧克力的孩子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2 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可适量吃巧克力,但应注意以下两点:
(1)购买巧克力时根据配料表进行挑选:
查看巧克力包装上的配料表,选择可可制品排在第一位且不含代可可脂的巧克力,尽量不选择含代可可脂的巧克力。
查看巧克力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尽量选择糖分(碳水化合物)较低的巧克力。但也要注意,含糖量越低,其可可固形物含量可能越高,咖啡因含量也会增加,对咖啡因敏感的孩子要谨慎选择或减少吃的量。
(2)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吃巧克力的量:
一般建议每天通过零食摄入的能量≤总能量的10%。如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推荐,5 岁男孩一天的总能量摄入为1400 千卡,则其中来源于零食的能量应≤ 140 千卡,约相当于吃24g 不含代可可脂的巧克力。但考虑到孩子一般还会同时吃其他零食,所以吃巧克力的量还应进一步减少。
对于含咖啡因较多的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等,对咖啡因敏感的孩子应视具体情况减少食用。
零食为辅、正餐为主、平衡搭配、合理膳食,才能真正达到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