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学明《爹》书写湘西父辈史诗
3月19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山东出版集团承办的彭学明长篇小说《爹》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阎晶明出席并讲话。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刘涛,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守田,以及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陈彦表示,《爹》是一部精神丰沛、情感饱满的优秀作品,小说在对爹与“我”的情感线的铺陈中,展开多条有关社会历史现实的经纬线,故事错综复杂,充满戏剧性。彭学明打破了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界限,把叙事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书写“我”怨恨爹、了解爹、认识爹、寻找爹的过程中,徐徐展开一部湘西的劳动史、抗战史、剿匪史、建设史。小说从抗日战争开始写起,一直写到改革开放,展示了湘西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也展示了整个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画卷,是对乡土中国的全面凝望与审视。
阎晶明谈到,小说中密集的故事情节,以及作者对复杂素材的流畅处理,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强大的文学性。“这是一部既有聚焦又有延展的作品,它既有明确的写作焦点,同时又以这个焦点为起点,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涵盖了人物、时代、地域等多个维度。聚焦与延展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显示了彭学明独特的创作手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在彭学明笔下,所有线索、故事、情节和人物都得到了平等对待,彼此间和谐共生、相互激荡,这也是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
(文艺报记者:罗建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