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笔记》中的隐喻特点及其美学价值
作者: 刘东旺 孙永红20世纪60年代初,多丽丝·莱辛发表了《金色笔记》,该作品直接确定了她在西方文学的地位。在该部小说中,作者采取了空间化方式构建了整个结构,并凭借物理、心理等空间的叙事作用,加之隐喻表现形式,对当时的社会展开了深度剖析。在英美文学创作过程中,很多作家都会运用隐喻,在一些人物的日常交流中更是十分普遍。本文以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一书为例,对其中的隐喻特点、美学价值进行深入探究分析。
一、《金色笔记》简介
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让多丽丝·莱辛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关注这位八十多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也引发了众人的热烈讨论,特别是她在1962年发表的《金色笔记》。该作品可以视为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作品刚发表不久就收获了大量忠实读者,其特殊的文体结构、丰富的思想感情更是让人赞不绝口。在《金色笔记》中,多丽丝·莱辛用犀利的目光对当时四分五裂的文明进行了审视,并给出了新的定义,为当时群众的思想、情感带来了很大影响。
安娜是《金色笔记》的主人公,和多丽丝·莱辛一样是作家。多丽丝·莱辛通过隐喻的表现形式描写了安娜处于人生低谷以及不断寻求救赎的过程。安娜也曾经成功过,也曾经创作出过优秀的作品,经过巨大的成功和喜悦之后,她却陷入了人生低谷,事业也进入了瓶颈期,这对作家而言简直是致命的打击。之后的安娜通过黑色、红色、黄色和蓝色的笔记本记录生活,同时记录了自己的困惑和痛苦,揭示了安娜正在一步步走向崩溃的边缘,反映了安娜的精神历程。然而,这一切在美国人格尔出现之后有所好转,格尔和安娜的共同坚持,终于让安娜打破了思想上的禁锢,将她从崩溃边缘拉了回来,使其重获新生,开始了积极健康的生活。
二、《金色笔记》中隐喻的使用
(一)隐喻的内涵
隐喻是将某种事物当成喻体,通过其形象特征对其他事物予以暗喻,委婉传递思想和情感的倾向。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能够充分展现作者的语言风格与思想情感,很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都运用了隐喻,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体风格。除了可以增强作品语言效果之外,还可以激发作者的联想能力,令作者进行深刻思考,这对文学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品主题的突出都有积极作用。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下运用隐喻手法,可有效提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效果,令作品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隐喻可以通过简单的词语精准表达复杂深层次的含义,引导读者联想作品中的人、事、物及背景,增强作品的生命力。
(二)《金色笔记》中的隐喻
在《金色笔记》中,多丽丝·莱辛合理运用了隐喻,读者借助各种颜色的笔记可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比如在黄色笔记中,作者主要阐述了自己爱情方面的经历;红色笔记则是对书中主要人物政治生涯的陈述,反映了有着明显时代特点的政治景象;蓝色笔记记录了主人公精神的轨迹,可以发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人公的精神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金色笔记主要是作者对过去人生所作出的总结和反思。这部作品结构框架特殊,隐喻手法的应用也独具一格,不仅将其当成修辞手法,还通过其产出了思想内涵。作者把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放置于不一样颜色的笔记中,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颜色恰恰展现了作者的观点和思想。隐喻手法能够借助意象之间的比较形成全新的内容,从而为读者带来更深刻的体会。
除此之外,该作品中还有一些意象隐喻。女主人公安娜在梦境中看到了流水、岩石、笼子中的老虎等物体,这是作者运用不一样意象对安娜人生的隐喻,也充分展现了经过安娜的不断努力,才得以回到现实。
1.水
水是万物之源,世界万物的成长和生存都离不开水,水也是安娜得以生存的必需品,她从未放弃。《金色笔记》中有关水的隐喻描写出现在安娜的梦境中:
就在我躺在这层睡眠之水的表面,开始十分缓慢地没入水中之时,这个人说:“安娜,你在背叛你所信仰的一切,你陷入了主观主义,陷入了自我,只顾自己的需要了。”……那位发出忠告和责备的人说:“奋斗。奋斗。奋斗。”我躺在水下晃荡,他的声音静得听不到。
在该段落中,水隐喻安娜写作的灵感,最初的水深不可测,隐喻安娜的写作灵感非常充足,源源不断,并且安娜依靠这些灵感创作出了成功的作品;浅浅的水表示安娜已经陷入了写作的瓶颈,但是她一直都没有放弃,在格林的鼓励和帮助下,她从崩溃的边缘走了回来;最后安娜从水中爬起来,表示安娜已经掌握了人生的平衡。
2.笼子中的老虎
一说起老虎,人们会联想到百兽之王,认为老虎体型雄伟、性情凶猛,若是将老虎关在兽笼中,那么它就变成了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无论老虎有多大的本领,也无法挣脱坚固的笼子。《金色笔记》中有一段描写了笼子中的老虎,然而其并非指真正的老虎,而是通过老虎这个意象隐喻美国人格林:
在我上面,笼子的顶上,蹲伏着一只老虎。那个声音说:“安娜,你知道怎样飞翔。飞吧。”因此我像个喝醉了的女人一样,先在浅浅的污水中曲膝跪着慢慢爬起,再站起来,并用脚踩动污浊的空气竭力想往上飞。……老虎恶臭的气息几乎令我窒息。但我还是从铁栅之间穿过,站在了老虎身边。它躺着没动,对我眨动绿色的眼睛。……我对老虎说:“那是你的笼子。”它没有动弹,只是打个哈欠,露出了整排雪白的牙齿。这时候只听得人声鼎沸,向着老虎而来。它要被抓起来关入笼内了。我说:“跑吧,快一点。”老虎起来了,它站着急速地甩动尾巴,昂起头东张西望,此刻它显得有些害怕了。……老虎从笼顶上一跃而下,落在人行道上,并沿着房屋前的栅栏跑进了阴影中。我心中充满悲伤,哭了起来,因为我知道人群会抓住老虎,把它关进笼子。随即我发觉我的手臂不疼了,早已愈合了。我怀着哀怜之情抽泣着说:那老虎是索尔,我希望它不要被抓住,我愿它满世界自由自在地奔走。
这是安娜的梦境描写。虽然安娜与格林彼此相爱,但是除了相爱之外,还带有一丝感伤,可以说这段感情让安娜既甜蜜又痛苦。安娜认为格林就是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笼子是外界、精神世界的枷锁,让格林无法自由活动,安娜希望格林摆脱困境,逃出牢笼,获得自由。格林获得自由的同时安娜会与格林分离,所以安娜非常矛盾,她想让格林自由,又不想和他分离。文中将格林隐喻为笼子中的老虎,充分呈现了安娜的纠结困惑。
3.推石头上山
“嚼啊,嚼啊,嚼啊。”我说。
“你,我想,不会是个食人番吧?”
“哦,确实是的。但我已经给了别人大量的帮助和安慰。不,我不想成为圣徒,我只会成为一名推大圆石的人。”
“那是什么?”
“有一座黑暗的高山,那便是人类的愚昧。一群人正在推大圆石上山。当他们刚往上推了几尺,却爆发了战争,或是荒唐的革命,石头便滚落下来——不是滚到底,总能停在比原先高几寸的地方。于是那群人用肩膀顶住石头,又开始往上推。与此同时,一些伟人站在山顶上。有时候他们往下俯瞰,点点头说:好,推石头的人仍在尽责。但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人的生存空间的本质,当世上不再有仇恨、恐惧和谋杀,人们都很高兴的时候,这世界会是个什么模样。”
“哎,我想成为一个站在山顶上的伟人。”
“我们两个运气都不好,我们都是推大圆石的人。”
推石上山的意象在小说中共出现了3次,这次出现在安娜和格林之间的对话中。这一说法源自《荷马史诗》,西西弗斯不小心得罪了天神,所以被惩罚每天推石头上山,每次快要到山顶时,石头都会掉下去,因此西西弗斯一直在循环重复这件事情。文章中通过对推石头上山的描写,表达了安娜对自己未来的深层次思考。安娜是一位单身母亲,一路走来十分辛苦,在其获得短暂的成功后就进入了创作的瓶颈,格林的出现对她来说就是一种救赎。格林的人生也遭遇了很多坎坷,两个人一路像是推石头上山,一直在循环重复,而且不能停下来。实际上这和西西弗斯有一定区别,那就是格林的鼓励与帮助,这使安娜重新振作了起来,摆脱了困境,获得新生,让人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三、《金色笔记》中隐喻的美学价值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的本质是通过文字所创设的虚拟世界。作者通过合理准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创作出意义深刻或者是价值较高的故事。因此,在剖析文章过程中,可通过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深刻全面地理解作品,这对体会作品借助隐喻展现出来的美学价值有深远含义。
(一)含蓄凝练之美
《金色笔记》中隐喻的大量应用为文章内容的连续性提供了保证。作者利用隐喻对文章予以再创作,展示出精简内敛的美,引导读者进入作者营造的场景中。本体和喻体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隐喻则能够将两者结合,呈现出婉转美,即便如此,作品的主题思想依然是明确清晰的,并且也会使作品更加精炼简洁。比如,作者描写理查和马莉恩的婚姻关系时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展现,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目的性地叙述,选用简单的话语和方法进行系统性概括,不断深化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呈现出更好的表达效果,提升文章的内涵。莱恩将婚姻中产生的变化形象具体地展示给读者,语言生动形象,有较强的含蓄美,这就是隐喻精简内敛的美学价值。
(二)情感渲染之美
对文学作品而言,人物塑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将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呈现给读者,单单依靠文字阐述很难达到相关要求,可以说几乎无法找到准确合理的词语阐述人物内心的变动。对此,可用隐喻表现,其能够完美抒发人物感情,尤其是使一些无法精准表述的感情更加详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在《金色笔记》中,作者掺入了大量情感,将客观事物和书中的思想、精神进行了深度融合,从而把自己的情感、观点呈现给读者。比如,在描写安娜和索尔的感情时,作者并未使用晦涩的词语,而是通过对安娜“胃”器官的描述,呈现安娜心中情感。此处的“胃”代表的是精神,作者利用隐喻将身体和精神展现在读者眼前,读者能够借此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隐喻可以利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烘托感情,令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动。
四、结语
分析《金色笔记》中的隐喻可以发现,其可以强化作品中心主题,烘托增强人物感情,细腻表现主人公内心世界感情的变化,加强作品的思想性、可读性,将看似无关的事物关联到一起,令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明显提升。这部作品中隐喻的美学价值、文体效应,为其他作者创作提供了借鉴,对文学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唐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