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欣都市小说之贵族精神
作者: 熊蓉贵族的真正内涵是品格上的高尚,其高尚之处就在于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贵族精神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贵族精神最基本的构成就是道德修养和责任感。以都市女性情感闻名的广州作家张欣在书写世俗都市生活时,始终保持着高贵的气质,她的都市小说始终荡漾着一种贵族气质,表露出她对贵族精神的追念和仰慕。其中,《终极底牌》中的江渭澜和《千万与春住》中的夏语冰二人身上体现的贵族精神尤为突出。
一、何谓“贵族精神”
“贵族精神”是“贵族”所具备的精神。据考证,欧洲是贵族最早的起源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贵族不仅代表着一种地位和头衔,也代表着社会生活行为准则和价值评判标准,也就是我们称为“贵族精神”的东西,其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
贵族精神有两个特征:其一是具有骑士精神,即英勇尚武,磊落光明,尊重女性和弱小;其二是具有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贵族精神开始形成,其核心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即“仁”和“礼”。后来,科举制度产生,贵族阶级逐渐消亡,但贵族精神出人意料地得以保留,并且内涵得到丰富,知识分子阶层最终承继了贵族精神,被称为“君子”。
我们绝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贵族精神就是贵族阶级的所有物。贵族阶级是特殊历史发展时段的必然产物,但贵族精神不受时间束缚,不被家族门第所限制,是始终持续着的文化传统,它超越时间和空间,归属于全世界。普通平民和普罗大众中也有贵族精神。厦门大学教授杨春时认为,贵族精神就是超越庸俗的现实生活,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贵族精神常常表现为高贵、自由、尊严,否定世俗、鄙俗和消费。
“贵族”一词一度成为对一个社会上层阶级的代称,究其实际,并不是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能被称为贵族了。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必须具有贵族精神。贵族精神有三个重要支柱:一是文化上的教养,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精神;二是有对社会的担当,要能主动自觉地担负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三是具有自由的灵魂,能独立自主地行动,不受别人意志的影响。“在平民时代之中,这一贵族传统不再是对少数精英的要求,而是对所有公民的要求。我们也可以说,在一个没有贵族时代的贵族精神,就是现代的公民精神。”(贺绍俊《铸造优雅、高贵和诗意的审美趣味—以张欣的〈终极底牌〉〈不在梅边在柳边〉为例》)在当今社会,贵族精神主要体现在高尚的道德、文明的教养、责任的担当、人性的良知、人格的尊严、诺言的信守、高贵的气质和高雅的情趣等方面。
二、笃情重义、责任担当、信守诺言、有恩必报—《终极底牌》中江渭澜身上体现的贵族精神
张欣的《终极底牌》是2013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反映广州市井生活的都市小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主要内容,就是该著作讲了两个来自单亲家庭的高二女生的故事。豆崩和崖嫣都在重点中学读书,她们的感情非常要好,虽然同样来自单亲家庭,但她们的性格完全相反。崖嫣的妈妈紫佳一直体弱多病、沉默寡言,性格古板;崖嫣的性格则十分沉稳内敛,对家人非常孝顺,让人对她心生怜爱。豆崩的妈妈是野晴小姐,她是商场中的精英女强人,家庭非常富裕;豆崩的性格则是活泼开朗,为人仗义,助人为乐。两姐妹各有暗自喜欢的对象,崖嫣喜欢的是学校的美术老师江渡,而豆崩喜欢的是高三的学长程思敏。虽然生活看起来一片平静,但其实有一条暗流在悄悄地流动着。江渡的爸爸江渭澜不承想竟然是崖嫣妈妈的初恋情人,他当年为了报恩舍命相救的战友,对家人不辞而别,最后成了别人的丈夫,担起了另一个家。程思敏的妈妈刚好是崖嫣和豆崩当时的班主任兰老师,兰老师费尽心神精心培养了出类拔萃的儿子,但就在程思敏即将被保送到清华大学之前,他却悄无声息地去了北京龙泉寺。
这部小说包含了很多的情感因素,让人在阅读之中常常被感动。张欣非常看重江渭澜这个人物形象。小说中的江渭澜身上具有一种文化基因,他出身于文艺气息浓郁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一所音乐学院的老师。深受家庭气氛的影响,他自幼就学琴,最终他也爱上了小提琴。他的成长经历还伴随着一段青梅竹马的爱恋,“他们亲密无间地一块儿长大,成为难得一见的金童玉女”,“点点滴滴都是不必言说的喜悦、爱恋,如春花秋月般自然天成”。按照正常的生活轨道,江渭澜在军队服役期满后就会回到他少年时代的大学校园,因为他的恋人紫佳在那里等着他,他将拥有美满的婚姻和诗情画意般的生活。但是,后来战友为了救他而牺牲,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他命运的走向。
江渭澜认为,战友王觉为了救他而牺牲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他不能对不起王觉,他愧对王觉。为了报答战友,他在深思熟虑后坚决地抛弃了原有的事业、家庭和身份,不辞而别,从此毅然扮演起战友王觉的角色,成为别人的丈夫,担起了原本不属于他的家,过上了另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他的这种“担当”改变了好几个人的人生轨迹:他的初恋女友、父母、义子、女儿,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也经历了人生的大转向。先不说江渭澜这种报恩的方式正确与否,光看他这种有恩必报、责任担当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当下人学习。《终极底牌》的故事情节其实非常老套,所有一切看似复杂与纠结,充斥着感激、负疚、担当、历练、相濡以沫、相忘江湖。这些古老的情感让我们有种回归的感受;这些古老的情绪,让当代都市越来越冷漠的人际关系能够产生一丝躁动。原来,我们曾经淡忘的那些古老的情感,一直是积淀我们人生终极方向的底牌。情感,它超越了爱情,超越了友谊,也超越了浮华表面上的一切表达,从小贞对紫佳的倾诉可见一些端倪:“我和他是恩爱的。是的,先有恩,然后有了爱。我们已经是一个人,无法分开。”情感究竟为何物?其实它容纳糅合了非常多的情愫,几乎无以言说。来自知识分子家庭的江渭澜和林紫佳,本来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因为宿命的安排,最终咫尺天涯,改变了他们一生的轨道。小说表面言情,但其实内里有更为丰厚的内涵,有对现代商业发展的深刻反思,有对爱情舞台的变幻描写,还有更多对艰辛与坎坷、困境与选择的表达。
江渭澜于20世纪80年代初入伍,当他转业到地方政府后也遭遇到了时代的大转变,他终于舍弃了在安稳的编制内的工作,闯入商海。他赚过钱,但在遭遇了经济危机以后,他的经营状态每况愈下,最后甚至为了还钱变卖了刚买的新房子。尽管他始终处于奋斗与创业的困难困境,但他从来没有悲观失望,默默地承担了各种打击,并始终担负着家庭的责任,坚强地生活着。江渭澜从小到大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因此在他身上潜藏着一种贵族气质。尽管他被困窘生活的负担压得直不起腰,但他还是会时不时地显示出身上的贵族气质。在为别人搬家的时候,他无意间问的一句“会拉《野蜂之舞》吗?”就使别人感到非常疑惑,因为他当时的衣着、形象还有所从事的工作都使人不敢相信他竟然懂得《野蜂之舞》。江渭澜身上所具备的独立的人生观使他在精神上不想和世俗同流合污。虽然他做生意老是失败,很缺钱,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但他从来不斤斤计较、自私自利。他虽然认为好人无用,但为了心安,他一直努力成为一名好人,并且教导子女也要当好人。他坚定地认为将心安放得好才是最关键的事情。由此,江渭澜身上所具有的教养与文明也就体现出来了。而且,不管他生活的社会发生了怎样巨大的变化,他始终坚守着他原有的品质。他告诉江渡,读经典可以让人有最基本的品位,将来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会始终保持本色。评论家贺绍俊认为,张欣非常喜欢江渭澜这个角色,连他说出来的某些话都像是伟人说出来的。由此可见,张欣把江渭澜塑造成一位不凡的人,他的不凡之处就在于他始终拥有自幼形成的文明和教养,而这实际上正是一种贵族精神的特征。
前面提到“贵族精神”有三个精神支柱,这三个精神支柱都在江渭澜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张欣在小说中着重书写了他变成战友化身之后怎样在艰难的逆境中保持他高雅文明的教养,怎样对牺牲的战友的亲人承担责任,还有怎样捍卫他的精神自由。
三、待人宽容、以德报怨、勇敢独立、助人为乐—《千万与春住》中夏语冰身上体现的贵族精神
《千万与春住》也是张欣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9年。《千万与春住》的书名来自北宋词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里面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部小说告诉我们,如果避免不了黑暗的现实,我们就要尽可能成为自己的光源,哪怕只有一丝微弱的光亮,也要奉献给我们所爱的人,千万要保留住心灵的春天。
小说的主人公夏语冰受现代都市文明熏陶,拥有智慧与美貌,勇敢而独立,是引领都市的女性。夏语冰家庭条件优越、聪明漂亮,和海归才子周经纬结合,二人后来在美国生活,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生活简单而幸福。儿子周鸿儒在夏语冰的精心培养下成长为技艺娴熟的日本料理师,不久,母子二人回到国内工作。然而,平静的生活因滕纳蜜丢失的孩子薛狮狮有了下落的消息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当年滕纳蜜出于嫉妒,趁夏语冰将孩子寄养在薛家半年之际,调换了两个孩子的身份,夏语冰带回美国的其实是滕纳蜜的孩子,而留下来的薛狮狮才是夏语冰与周经纬的亲生儿子。如今,丢失的薛狮狮改名为王大壮出现在夏语冰面前,他却坚决不肯认亲生母亲,夏语冰心如刀绞。一面是闺密的背叛,一面是王大壮的冷漠,再加上与周经纬的婚姻危机,夏语冰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之中。可这些困难并没有打倒夏语冰,她重新审视滕纳蜜,为了抚慰儿子周鸿儒,她放弃了对滕纳蜜的起诉。面对王大壮的冷漠,她也没有退缩,坚持用爱去温暖这个可怜的孩子。后来,王大壮的养母邓小芬要做心脏手术,夏语冰想尽办法,动用一切资源为邓小芬安排最难预约的手术。生活打不倒夏语冰,都市的冷漠与自私也没有影响她,她动用了最优质的资源来拯救邓小芬,她是都市文化培养的精英。当周经纬坚持要求王大壮回归亲生家庭接受教育之时,夏语冰却同意让王大壮继续生活在农村,当一个货车司机。当周鸿儒坚持要做日本料理师,不继续深造经商之时,夏语冰也全力支持。她认为人心地善良、讲信义就足够了。在物欲横流的都市社会里,金钱、地位、欲望深深吸引着都市中人,而夏语冰依旧坚持尊重孩子的本心,极力支持孩子选择他本人喜欢的路,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部小说虽然是写世俗生活,但小说中充溢着一种贵族气质,流露出张欣对贵族精神的追念和仰慕。张欣的小说有着“优雅和高贵的审美追求”,“在书写世俗生活时仍然保持着高贵气质”(贺绍俊《铸造优雅、高贵和诗意的审美趣味—以张欣的〈终极底牌〉〈不在梅边在柳边〉为例》)。这种优雅和高贵,直观地体现于张欣对人物的塑造之中。夏语冰身上所具有的鲜明的贵族精神,不是来自她天之骄女般的出身和条件,也不体现在她的生活品位和格调上,而是来自她所具有的文明教养。她的高贵道德品性体现于她对待自己、他人乃至世界的优雅而有尊严的方式—待人宽容、以德报怨、勇敢独立、助人为乐。我们看到,当她遭遇爱情失败、亲情破裂、友情背叛的时候,当她家庭解体、认子被拒的时候,她有恨、有痛、有苦,但更有勇气、风度和胸怀,有自我的尊严与坚守,有“体面”的良心和良知,以及人性的敬畏和慈悲。具有这样的贵族精神,夏语冰这个人物便在时代的都市喧嚣中散发出已经被当下所遗忘、所贬低的“神性光辉”,而小说也就此标识了自己的可贵的审美品格和高贵气质。
从《终极底牌》中的江渭澜和《千万与春住》中的夏语冰二人身上体现的笃情重义、有恩必报、责任担当、信守诺言、教养文明、道德高尚、待人宽容等贵族精神可以看出,张欣的都市小说荡漾着一股贵族气质,流露出张欣对于贵族精神的倾慕。这种贵族精神其实可以看作当代的公民精神,而且是我们当今社会比较缺乏的一种精神,阅读张欣的都市小说可以让我们意识并反省这个问题。
本文系广东白云学院校级项目“城市传记《北京传》《广州传》《南京传》创作特色研究”(项目编号:2022BYKY9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