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裂现实
作者: 梁宝星世界
世界是破碎的,并且还会继续破碎下去。
机器人俱乐部企图通过粉碎悬浮在太空中的天体,再依赖超大黑洞的引力,实现宇宙物质的统一。
宇宙改造工程是基于中子撞击理论提出的,机器人利用这一理论回收自然能量,实现对庞大机械的操控,以及实现准光束。机器人事业的发展以及飞行器革命的突飞猛进让机器人统一宇宙的野心日益膨胀。宇宙改造的理论是:把一颗行星视作“中子”,无限加速,撞击作为“质子”存在的其他天体,通过技术捕捉,实现能量的统筹管理,以及资源的重新整合。
机器人A不希望宇宙中的天体被撞碎后满太空都是尘埃与碎片,机器人的装置只能收集极少有用的能量,大部分能量都流失在虚空中。于是他责令制止,及时止损。毕竟机器人尚未能够穿透宇宙壁垒,外宇宙景观如何无从知晓,他们需要依靠宇宙资源继续生存。
在中子撞击与能量回收的过程中,机器人积累了大量的物质与能量。A在宇宙地图前徘徊许久,他闭上眼睛,随手一指,决定在宇宙的空旷处建立一个天体。用上回收的所有铁料,做成这个天体。机器人在这个天体上雕琢生活,即便死去,也能化为铁物质,与大地融为一体。
制造星球的计划很快就展开了,机器人都是务实者,他们接到俱乐部的指令,围绕着一个核心,孜孜不倦地劳动。无数飞碟在空中盘旋,铁物质凝聚成一个黑球,沉重的黑球在太空中坠落,飞碟跟着一边下落一边建设。黑球越来越大,坠落的速度越来越快,机器人完全不担心,宇宙辽阔,黑球再怎么下坠也不会掉出宇宙,只要在太空里保持运动,黑球就会被更大的天体捕获,成为其行星。
无数飞碟夜以继日地建设,黑球越来越大。A站在飞碟的操控台前,观摩黑球的建设进展。这时黑球已是一颗恒星大小的铁球,A将它命名为埃峨星。“埃峨星将成为宇宙中最坚硬的星球,”A说,“黑洞也无法将之撕毁。”埃峨星的制造圆满完成,A又下指令为其制造二十六颗卫星,分别以2、8、14、2的数量布置为四个层次。当二十六颗卫星制造完成,环绕着埃峨星旋转时,A感慨自己创造了历史,完成了如此伟大的工程。“铁文明将永垂不朽。”A说,“牢固的结构能抵御任何攻击。”
在坠落的过程中,埃峨星被一个巨大的黑洞捕获,从此绕着这个被命名为“涡旋”的超级黑洞旋转。根据俱乐部的观测,涡旋黑洞处于宇宙的中心,而埃峨星的位置相当于宇宙的心脏。机器人在这颗黑色星球上雕琢,他们雕琢出居所、马路、床和墓碑,埃峨星变得坑坑洼洼的,犹如平静的湖面泛起了涟漪。
世界是由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合成的,有形物质已经建设完成,接下来的工作,A细细分析,需要制造一些无形的物质。A深知有些事情无法通过计算来实现,世界并非由数字构成。于是,A提出一个长远目标——机器人世界将追求一种现实感。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A认为需要一个过程,用中子撞击理论来解释。中子撞击可以把现实这一概念撞击出无数种现象,这些现象就是构成现实的碎片。
撞击
事情的发展跟预想中的不一样。
埃峨星建成以后,机器人进入了漫长的和平年代。在和平的虚空的时间里,机器人变得卡顿、迟缓,不会生活了,对宇宙的探索变得慵懒。埃峨星成了一个巨大的巢穴,机器人过着萎靡的日子,无所事事,吊儿郎当。
一颗陨石撞击在埃峨星第17号卫星上,烈焰和尘埃在天空弥漫。机器人俱乐部为之震惊。这颗陨石来得突然,俱乐部雷达都没有发现,它造成了大规模的冲击波,埃峨星上的机器人被冲击波撞了个趔趄。俱乐部迅速组织机器人进行调查。“幸好埃峨星防卫系统出色。”A说,“否则机器人文明就被一窝端,消失在这场剧烈的撞击当中了。”因疏于出勤和训练,机器人集中列队用了很长时间。飞碟陈放太久,有发生故障的,有启动失败的,天上的尘埃席卷而来,滚滚的火焰把第17号卫星烧得通红。
穿透尘埃与烈焰,机器人驾驶飞碟在太空盘旋。机器人分工合作,研究陨石飞来的方向、陨石的驱动力,研究机器人的防御系统为何没能提前发现陨石。火焰和灰尘被浇灭,机器人驾驶飞碟在太空中来来回回,把第17号卫星挪回原来的轨道上,埃峨星又处于固若金汤的防御系统中心。从陨石残留在第17号卫星上的碎片分析出,这颗陨石之所以能够造成如此大规模的冲击,是因为其内部构造是晶体。这颗陨石很可能不是天然陨石,而是一枚炮弹,通过时空武器发射过来。机器人世界为之沸腾,那意味着,宇宙中有比机器人还要高级的,至少是实力相当的文明。战争让一切原形毕露,机器人俱乐部内部开始分化,出现多个派系,又分裂成好几股势力。他们持不同意见,在俱乐部有关战争和敌人的决策上表达了不同的态度。
机器人中心论破碎了,“机器人先于世界存在”的常识也不再被提起。埃峨星处于高度戒备中,假如那颗陨石再大一些,或者冲击更猛烈一些,机器人文明可能在毫无知觉中化为尘埃。A在忙乱中突然想到了中子撞击,这个想法让他激动不已。抬头仰望,二十六颗卫星在各自的轨道上旋转,被撞击过的第17号卫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创伤。这次陨石撞击,实现了A渴望已久的中子撞击,机器人世界接受了这次撞击,且没有在撞击中灰飞烟灭,接下来就是现实碎片的出现,“散裂现实”计划开始实施。
把手头上的工作放到一边,A已不着急处理机器人之间的分裂。这是冲击之下必然的结果,再往深处探讨,中子撞击在一定程度上的模式是——通过战争实现种族分类。A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迅速成立“散裂现实”行动组,派遣机器人潜入各个势力群体,收集现实碎片。
敌人最终被发现了,是活跃在恒星极度密集的IC 1101星系的晶体文明。机器人以铁为生命载体,晶体人则以晶体为媒介。机器人世界乱糟糟的,有些机器人驾驶飞碟前去征战晶体人;有些机器人则逃到其他天体上去,他们担心晶体人的下一次攻击直接会把埃峨星轰炸粉碎;有些机器人则在埃峨星以及26颗卫星上布置了巡逻队,在最外围的卫星上布置了反导弹武器。
晶体人
飞碟和部分武器年久失修,机器人在与晶体人的较量中不占丝毫优势。A一边统战,一边下令开发资源支援前线。战场选择在星宿二,炮火轰鸣,恒星的岩浆被抽尽用以充当武器,行星被炸得千疮百孔。在恒星密集的空间,晶体反射着光,有时映照出无数重影子,有时又隐身在光中,给机器人造成了巨大困扰。此外,晶体比铁坚硬,大大地消耗了机器人俱乐部的铁资源。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在与晶体人的正面对话中,机器人渐渐处于下风,他们感到沮丧。机器人文明建立起来后,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大的挑战。随着星宿二战役的失败,机器人部队损失惨重。他们从星宿二逃到宇宙各地,埃峨星孤立无援,如果晶体人再发射一枚陨石炮弹,机器人的防御系统就会瘫痪。
宇宙中飘浮着尘埃和金属碎片,只有晶体无坚不摧。A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埃峨星,他站在行政中心观景台,仰望天空围绕着埃峨星进行运转的卫星,第一次对铁文明产生了质疑——铁非但不是最坚硬的物质,也不是最高级的文明。看着自己一手指挥制造的星球,A不知所措,他在想到底要不要离开涡旋黑洞,转移到宇宙的边缘去,埃峨星是一艘巨大的航母。A陷入迷惘,在膨胀的变动的宇宙空间里,静止的数字是不可靠的。在毁灭面前,一切现实都没有意义。埃峨星依旧围绕着涡旋黑洞运转,卫星上的防御部队松懈了,黑色星球上一片凄凉,机器人拖着残肢断臂陷入沉思。
在战争中,晶体人的作战方式是机器人的噩梦。在炮弹横飞的太空中,晶体人发射过来的陨石弹往往到了眼前才被发现,机器人的反导弹系统基本瘫痪了。机器人以恒星作为掩护,无限分散战斗力,想拖垮晶体人的作战系统,未承想晶体坚固、耐热,在恒星附近反而更加游刃有余。晶体人的身体、他们的武器和飞行器都可以实现粉碎后重装,仿佛一面打不碎的镜子。晶体人无论是身体构造还是技术都领先于机器人。有机器人认为,之前一直没有发现晶体人,是因为机器人生活在低维空间,由于视野的限制,直至晶体人意识到埃峨星的出现,才有意发起攻击,如同往蚁巢里撒一泡尿,给机器人一个恶作剧。
藏匿在埃峨星地下深处的机器人认为晶体人很快就会找过来,尽管躲在地下深处,他们也抵挡不住晶体人的攻击。见识过晶体人的武器后,机器人一致认为,晶体人想要摧毁埃峨星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战败回来的机器人拖着残缺的躯体,跟没有参加战争的、健全的机器人谈论晶体人,谈论他们也说不清楚的战斗场面。
晶体人久久没有再发起反击,机器人在埃峨星获得了短暂的休憩。等待让机器人无比焦灼,毁灭可能明天就来,也可能是后天。机器人放弃了劳动,他们认为毁灭迟早要来,任何努力都是白费心机。A一度想激发机器人的激情,让他们重整旗鼓,为了机器人文明,把战争工业发展起来。他无力的演讲像一阵风从埃峨星表面吹过,没有掀起丝毫波澜。晶体人没有再对埃峨星发起攻击,必有原因。有机器人认为晶体人是因为利益瓜分不均匀发生了内战,无暇攻击埃峨星。也有的机器人认为晶体人有他们的局限,他们无法离开他们所在的宇宙空间,无法抵达埃峨星。悲观的机器人觉得晶体人既然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陨石炮弹打过来,就不可能离不开宇宙空间,他们很可能是不屑于向机器人的蚁巢撒这泡尿。
泡沫
机器人湄在俱乐部行政中心前发表演讲。机器人湄质疑机器人文明,并且质疑现实的真实性。“不妨跳出机器人的原有思维,从现实本身出发。”湄说,“首先我必须提出我的观点,‘机器人先于世界存在’是谬论,机器人文明在宇宙文明中微不足道。现实是虚构的,根本没有真实的现实。此时此刻,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都是虚构的,造物主借我的声音把真相说出来。”
精神萎靡的机器人七零八落地站在行政中心前,机器人湄的演讲让他们更加绝望。假如真像湄所说,曾经夜以继日为之奋斗的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不过是不存在的价值,一切意义的本身就附在虚构的现实之上。所谓的现象,以及现象所创造的感知都是不可靠的,如同泡沫上被光映照出来的斑斓色彩,是虚空,无论膨胀到多大,破裂的那一刻都将化为乌有。
世界总不至于如此令人绝望。有机器人站出来反驳湄。他踉踉跄跄,拖着残缺的躯体走到湄身前。“你凭什么在此大发言论?”他说,“只凭你一席话,就否定了机器人文明历史?”
“机器人文明历史有眼可见。”湄说,“不可否认,有眼即可见。如果没有眼睛呢?没有眼就不可见,这些历史是可以否定的。”机器人湄的观点在于否定机器人自身,他认为机器人生活在低维空间,无法看见真正的现实。“视野永远是狭隘的。”湄说,“只能看见眼前。感知都具有选择性,历史是有选择的记录。破碎的选择性的现实是不可靠的,那是感知造成的假象。现实是由每个机器人虚构出来的,你我都参与其中。”
A目睹了楼下发生的一切,他让部下在湄离开之前把湄请上楼继续阐释他的观点。A说:“感知的欺骗性与局限性,仅依靠这个就断定现实的存在,稍显勉强。”
A将湄带到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收集现实碎片的地方。“中子撞击可以让现实原形毕露。”A说,“虽然不能完全显示现实的模样,但这确实就是现实的一部分。我们在埃峨星之外建造了一个视野,机器人必须先是自己的神,然后才是宇宙的造物主。”
这个秘密空间仿佛是一个大脑系统,由无数过去的画面堆积而成。A在说前面那些话的时候还是语气坚定的,但最后一句显然失去了底气。他们不得不面对晶体人的存在,对于宇宙中是否存在更高维度的文明,有太多未知数。“现实是无法改变的。”A说,“我们能够在现实之外设置眼睛,但我们改变不了什么。”
湄看着疲惫的A不知该说什么。他的言论确实有待验证,这是他接下来要去做的事情。如今站在行政中心的秘密空间,看着被收集起来的现实碎片,确实有一种造物主视角。看着自己在大楼前发表演说的样子,湄突然觉得,这也不能说明现实真实存在,因为造物主的眼睛也是眼睛,同样具有选择性和欺骗性。斑斓的现实越看越虚假,仿佛画面中的机器人都是假的,其行为也是设计出来的。湄没再说什么,A作为俱乐部部长,做了足够多的努力。A的工作是重建现实,他的中子撞击理论有一定作用,至少透视了现实。只是以战争作为中子造成的撞击过于残酷,机器人百态显露。
离开行政中心大楼,湄没有放弃他的观点,世界在他的观念中依旧是虚构的,虚构的现实毫无意义。为了让机器人更容易记住自己的观点,湄将之命名为“泡沫论”。湄说:“宇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膨胀的泡沫,只要继续膨胀,有朝一日就会破裂。”湄一味地提出观点,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新观点。提观点是随口而出的事情,湄懒得去论证,一是论证实在太累,二是论证本身也没有意义。
格物
湄的观点并不是无懈可击,但有相当一部分机器人接受了眼睛的选择性与欺骗性理论,拓就是其中的一员。拓认为世界肯定不是自己意念中的样子,问题出在眼睛上。拓把两颗眼珠摘下来放在手掌上,他本想研究一下自己的眼睛,但摘下来才想起,没有了眼睛该如何研究?于是他把其中的一颗塞回眼洞,用以观察手掌上的眼珠。眼珠子没什么异样,眼膜和蓝色珠子都完好,只是四周有少许锈迹,拓用刷子擦拭细碎的杂质。眼珠子拿在手上的时候是身外之物,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把眼珠子放回眼洞里,就会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受自己控制,有感知。拓摇摇头,毕竟是一双普通的眼睛,唯一的问题在于太普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