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作者: 〔德〕布克哈德·施皮南 强朝晖(译)

新书0

一篇有百岁之龄的旧文,纵使被一遍遍翻印,也不会变得年轻。文字总会老去,这与版式无关;唯有伟大的艺术品,才有能力抵抗岁月的磨砺。不过,当这篇100年前写作的旧文被重新付梓印刷,它就会变成一本新书。可是,对一本新书而言,其“新”何谓?是在刚刚装订成册、还散发着墨香的那一刻,还是说,只要没有被阅读,它便永远是一本新书?这样的问题,总让人捉摸不透。

一本塑封的新书,就像一听密封的罐头:干净而严实,没有生机。当这样一本书被当作礼物送出时,受赠人会扯掉这层膜;假如这本书是买给自己的,想来也不会有人把它连同薄薄的塑料膜,一股脑儿摆上书架。书籍需要接触新鲜的空气,需要暴露,虽然暴露可能是伤害的开始。

一本新书,同时也是一份承诺。对于书的主人而言,那种感觉无异于一种恩赐。书中的文字或许已经老去,书的版次或许已无以数计。可是,当一本新书被捧在手中时,其圣洁宛如处子。所有和这些文字有关的阅读史,皆于一瞬间清零,并等待重写。书里的每个字都似新鲜出炉,恍若在片刻之前,写作者刚刚放下手里的鹅毛笔,或用打字机敲下最后一个字。

新书的味道也是崭新的,至于味道如何,则因时而异。过去,在好的时代,书的味道便好,清新自然;在差的时代,书的味道便差,散发着廉价纸张的霉味。如今,新书常常没有味道。不过,气味同样也是一种诡计,是为了让人相信,阅读一本新书相当于一种创造,唯读者所独属。

最糟糕的情况是,一本书有可能因为太新,令主人舍不得读,甚至心生畏惧。要么是他太胆怯,不愿这份圣洁在自己手中被玷污,而他又不知该以何回报;要么是他太谨慎,生怕书中的文字并不像宣传语所言,那样精妙绝伦,字字珠玑。与其让希望变成失望,与其以期待换来一场空欢喜,索性把书放在一边只看不读。

100多年前,市面上出现过一种书,它的书页是没有裁开的。读者在阅读它之前,首先要对它进行某种意义上的破坏。为此,人们甚至专门给它配了一种有着锋利薄刃的小刀。30年来,我的书架上一直放着这样一本书,创作于1909年。直到今天,它的书页依然未裁。我曾一次次拿起小刀,然后又一次次放下。也许因为我始终没能确定,自己是否便是那让它恭候了百年的第一位读者;抑或我只想再等一等,让初读的喜悦再延宕一些时日。我不晓得。后来,为了阅读书里的内容,我借了一本相同的书,然后做了拷贝。那本“旧”书仍然躺在书架上,带着没有裁开的书页,一如昨日。

(连理枝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书情书》一书,本刊节选,陈玉斐图)

上一篇: 尤里卡时刻
下一篇: 疯狂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