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脑
作者: 姚柳近几年,网络上对“恋爱脑”的评价多是负面的。曾经有一个女孩分享跟伴侣吵架的帖子,评论里的高赞回复是:“这都能忍,我求求你不要‘恋爱脑’了。”
大家这么说也不难理解,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吃够了爱情的苦,好不容易才想明白,看到还在爱情里挣扎的人,难免救人心切。
主动选择单身的人大概率已经想明白,自己现阶段不想要亲密关系,但对于期待体验爱情或者已婚的人来说,指责他们有“恋爱脑”并不能为他们提供有效帮助,反而会让其陷入自我怀疑,变得更加迷茫。
我认为,如果你想拥有一段良性的亲密关系,摆脱“恋爱脑”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婚姻脑”。
什么是“婚姻脑”?它不是把婚姻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而是对婚姻有更本质、更全面的认知,养成一种把婚姻当作长期项目来经营的理性心态。理性和感性并存,“婚姻脑”和“恋爱脑”一起发力,才能经营好一段婚姻。
养成“婚姻脑”的第一步:看清爱情的真相。
人类开始群居生活之后,经历过多种家庭模式。但不管是哪种家庭模式,缔结婚姻、组建家庭的基础功能都是繁衍后代和保护财产。进入现代社会,婚姻依然是一种以诸多社会共识为基础的生活机制,虽然各国的法律有所不同,但与婚姻有关的法律条款都对财产分配和后代养育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婚姻是一种更客观的存在。
相较而言,“爱情”这个概念则出现较晚,并且更为主观,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定义。有人笃信真爱无敌,可以战胜一切,有人认为爱情只是生活的调味料。那么,到底什么是爱情呢?
英国著名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写过一部作品《自私的基因》,网上有一条评论是:“新人结婚的时候,不应该只说无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都至死相伴,而是要把手放在《进化心理学》和《自私的基因》这两本书上宣誓——我将违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远爱你。”
这是我看过最浪漫、最有冲击力的结婚誓言,因为它站在生物学和进化论的角度一语道破人性:对爱情忠诚不是人类的本能,白头偕老更多靠的是道德的约束和个人的努力。
“忠贞不渝”的爱情滤镜破碎之后,“婚姻脑”的基础就打好了一半。接下来,我们从心理学角度重塑你对爱情的认知。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曾提出“爱情三角理论”。他认为组成爱情的3个基础要素分别是激情、亲密、承诺。激情与性欲相关,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指关系中的温暖体验;承诺则是对关系的担保。把3个要素放在三角形的3个角上,整个模型能搭建出7种爱情模式。
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两个人在一起感觉舒服,但缺乏激情,也不会承诺,更像一种友谊。
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很有吸引力,但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想过未来,如初恋般青涩。
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两个人有点像搭伙过日子,感情看似丰满,其实缺乏足够的精神支撑。
浪漫式爱情:只有亲密与激情,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
伴侣式爱情:失去激情,但亲密还在。
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
完美爱情:一种理想状态,更接近纯粹的真爱。
在斯滕伯格眼中,只有“完美爱情”才是爱情。其实大部分人的爱情,往往始于浪漫式爱情或喜欢式爱情,最终逐渐走向伴侣式爱情。
这套爱情三角理论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帮助迷失在亲密关系中的痴情人,快速找到答案,并且明白哪一种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爱情。
养成“婚姻脑”的第二步:明确婚姻的好处和风险。
首先,好的婚姻能更好地提高分工合作的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双方的生活和工作,实现双赢。同时,如果对方背叛了你们之间的感情,道德和法律都将站在你这边;当婚姻出现矛盾,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大概率也会帮忙出谋划策,想办法维护这段关系的稳定。
其次,两个人通力合作往往要比单打独斗带来的效果好。拥有一段好的婚姻也能更好地抵御人生的风险,不管是经济上的,还是情感上的。
最后,婚姻也是所有关系里最能让你认识自我的途径。
婚姻关系往往能让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秘密显现,如果想要深度了解自己,就不要错过婚姻关系里的任何细节。
辨明本质、分清利弊之后,接下来就是制订适合你的婚姻经营计划,并确保顺利执行。
在工作中,有一个被频繁使用的管理方法,叫“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这个方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大到长久的婚姻目标,小到生活中的具体事务,它都可以帮你理出头绪。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伴侣都会吵架,但我发现很多人经常围绕一件事情吵来吵去却总是吵不明白。如果引入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对吵架进行管理,设定目标,就能跳出困境,解决吵架背后的问题。
比如,你可以把目标设置为:接下来3个月,把一半的争吵变为有效争吵,降低争吵对双方的情感伤害。
这样,你就至少可以设定3个关键成果:
1.对争吵进行复盘,总结哪些是有效争吵。
2.学习沟通技巧,并运用到实际中,比如总结什么样的技巧能把“乱吵”变成良性沟通。
3.分析每次吵架时自己感受到的情绪从何而来,避免停留在表面的争吵上。
当然,婚姻不是工作,家毕竟是一个讲感情的地方,充满理性色彩的“婚姻脑”有时候会显得缺乏温度。这时,你可以偶尔调动一下“恋爱脑”,做一些看起来没有太多实际作用,但能增进夫妻之间亲密感的事情。比如,出门散步、周末一起外出露营、聊天谈心、送小礼物等。在某种程度上,“恋爱脑”其实也难能可贵,因为它表明你还拥有爱的能力,内心柔软、感性、情感饱满。
用“婚姻脑”管事,用“恋爱脑”容情,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才能经营好你的婚姻。
(王传生摘自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婚姻新思维:构建强大关系》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