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蝴蝶一样重生

作者: 白帆

像蝴蝶一样重生0
像蝴蝶一样重生1

石川祐树是一位拥有巴西柔术黑带段位的武术家,在日本东京拥有3间柔术道场和100多名学生。在武馆和徒弟们交手时,他力道强劲、身手敏捷,几招之内就能将对手制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硬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面对生病的女儿时,却成了一个“爱哭鬼”。

2009年,在成为父亲的第一天,石川祐树就被告知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刚出生的女儿麻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3岁前要完成3次开胸手术。即便手术成功,女儿一生也不能跑跳和生育。石川祐树还没来得及体会做父亲的喜悦,就开始承受有可能失去女儿的痛苦。“我希望女儿活着,哪怕我明天就死掉。”这个在武馆里顶起一片天的男人,哭了整整一夜。

哭过之后,还是要接受现实。第二天,女儿就被推进了手术室,因为手术的不确定性,医生让他给女儿拍一张照片留念。自己的身体受伤,他从不惧怕,可女儿一丁点的痛苦,都会让他惶惶不安,有时仅仅是一声啼哭,都会让他泪眼婆娑。

从给女儿拍下第一张照片开始,他就再没放下过相机。石川祐树开了博客,记录下女儿点点滴滴的日常。他用镜头追逐着孩子每一天的成长,陪着女儿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也为女儿拍了整整10年的照片。

麻友第一次手术那天,石川祐树说,那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天。他的夹克下摆被揉搓得不成样子,上面沾满了眼泪和鼻涕。“悲剧电影2小时就能结束,可女儿的病我必须用一生去面对。人生太难了,我想要好好地、正常地生活。我什么坏事也没做,可是为什么女儿要吃这样的苦头?”也是在那一天,石川祐树想清楚了:女儿可以成绩不好、长得不可爱,只要活下去就好。

手术结束之后,医生特地嘱咐他,尽量不要让孩子哭,以免给心脏造成负担。但不让婴儿哭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只要麻友哭,石川祐树也跟着哭。

最难熬的一次,是女儿两岁时进行的第二次手术,差点出了意外。“心跳和血压都是0。我们本以为手术很成功,可就在一瞬间,一切都变糟了。这时医生打开了你的胸膛,亲自用手按压你的心脏。就在我们准备放弃的时候,你的心脏又开始微弱地跳动。在西方神话中,蝴蝶象征着重生。而你就像一只重生的小蝴蝶,继续留在我们的身边,快乐地震颤着你的翅膀。”石川祐树在博客中饱含深情地写下了当时的情景。

女儿是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孩子,石川祐树格外珍惜跟女儿相处的每一天。在他和妻子的疼爱和鼓励下,女儿一天天长大。翻看石川祐树的照片集,充满了麻友和妈妈相拥,与小伙伴玩耍,穿漂亮的衣服,吃美味的食物,和父母一起周游世界的画面……麻友红扑扑的小脸和精灵般的双眼,明亮又温暖。一张照片上,麻友赤裸着上身,背上背着一对翅膀。微风吹拂下,她的神情严肃又坚定,好像真的在思索怎样起飞。而最令人动容的是手术留下的那道疤痕,几乎贯穿麻友小小的胸膛。

“这个伤疤好酷啊!这是你努力过的证明!”石川祐树和太太总是这样鼓励她,她也逐渐把这个伤疤当成自己的骄傲。这3场手术并没有让麻友产生消沉失落的情绪。有一次电视节目在播放给小孩子做心脏手术的内容,石川祐树觉得不该给女儿看,麻友却向着电视,开始大声地喊:“加油!加油!”这一幕让他意识到,原来需要坚强的人是自己!

日子一天天过去,麻友渐渐好了起来。一张麻友和妈妈一起玩耍的照片是石川祐树的最爱。照片拍摄于盛夏,骄阳下,妈妈手里拿着花洒向天空中喷着水,而小小的麻友在妈妈身旁开怀地享受着清凉的水滴。雀跃的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连体衣,在阳光和水滴的映衬下,好像一朵娇艳的小红花。麻友也想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奔跑或者游泳,当石川祐树试着向她解释为什么很多运动她都不能参与的时候,还是会感到一丝悲哀。

随着年龄的增长,麻友变得越来越自立,能自己吃饭、穿衣,家里也有了弟弟。石川祐树却觉得“好遗憾,什么都不用帮忙了”。女儿8岁那年,已经和正常的孩子没有区别,石川祐树也渐渐不再更新博客。这意味着他不必再日日为女儿担心,不用半夜起来看看女儿的胸膛还有没有起伏。

石川祐树把自己多年来为女儿拍下的500多张照片汇编成了一本书,为有同样患儿的父母们带去温暖、慰藉和鼓励,书名叫作《蝴蝶的心脏》。他的作品曾获得朝日新闻社主办的国际摄影奖项“木村伊兵卫摄影奖”。日本摄影家川内伦子这样评价《蝴蝶的心脏》:“这如同一部和命运顽强抗争的纪录片,石川祐树把一天天小小的幸福串成了一个个奇迹。石川祐树的照片中很少有他自己的身影,可是在每张动人照片的背后,我们仿佛都能看到那个终日相机不离身的伟大父亲。”

“如果你问我什么叫作幸福,那就是每天早晨醒来,看到女儿在身边缓缓地呼吸,这就是幸福。”石川祐树如是说。

(纸 鸢摘自《三月风》2025年第1期)

下一篇: 漫长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