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酒旗风

作者: 王太生

1

风中微微晃荡,旗串在竹竿上,风吹动,亦拉动竹竿,在远处便能看到,是一竿酒旗风。

有酒旗的地方,应有小酒馆。零星三两间,在酒旗的下面,走道台阶,窗棂屋檐,廊檐相连,鸡犬相闻。

酒旗,飘摇在古画中。

这样的古画,除了北方的《清明上河图》,江南也有,是《金陵图》《姑苏繁华图》。

《金陵图》上,一竿酒旗之下,有一小厮在东张西望,他这是在等人,等他约请的那个人,该是有事相托于他。

人们在小酒馆里快乐相逢,短暂的碰面聚首之后又如风散去。还会不会再聚首?留下的是一个悬念。

《姑苏繁华图》里酒旗忽隐忽现。江南小酒馆里,除了水酒,应买些度数不高的,颜色好看的杨梅酒。姑苏城中的酒事,大多与文人雅士有关,酒旗之下,演绎一幅月白天青的烟水繁华。

2

虽说酒旗招展的场景发生在遥远的古代,可在现实中,我与酒旗的关联,就是与几个朋友的交往中,体验一回古代生活。

还原酒旗风声猎猎的场景,寻古韵,似要择一晴日,找几个朋友雅聚。

春天里,友人站在一条大河的旁边给我打电话,“来呀,到乡下来玩玩,我请你到杏花村的小酒馆喝酒。”

友人所说的那种装修简单,却有几样特色小菜的临水小酒馆,在他们村子里。他站在河岸上给我打电话,还听到他手机里水流汩汩。

花褪残红青杏小,草木深一寸,这时候,坐在临水的小酒馆里,想象头顶有一面飘忽的酒旗。

为一场风景铺垫,找这样的幽静地方,需要一湾小河,河岸长桃花或杏花,芳草夹岸,一河柳絮,落红飞花。

我所在的城,是一座水城,不少小酒馆临河而筑。小酒馆里市声嘤嘤,烟火缥缈,接通一座城池的地气。

城郭有河埠、石桥、花树,还有小酒馆。一面酒旗在风中招摇,几个气味相投的人,一团和气,喝酒聊天。

一个人在俗世,还有没有诗意生活?或者说,俗世里的市井生活,打牌、下棋、聊天、喝茶、打哈欠、买菜、洗澡、浣衣,它们还有诗意吗?

坐在小酒馆里,心中欢喜,是朝着云水苍茫处眺望,远处有山峦水墨,缤纷林木,小兽逡巡,踩在时光落叶上飒飒作响。

粗木纹桌上,没有山珍海味、温软细食,有的是粗蔬、水禽、河湖小鲜。

有家小酒馆,招牌菜是螺蛳,壳硬如铁,肉质鲜美,做法也简单,加入葱姜丝、酱油、糖、花椒、小红尖椒水煮,临了,撒胡椒粉。老板娘端上一大盆油腾腾的水煮螺蛳,几个五大三粗的食客,低头垂首,吮吸螺蛳,咝咝声一片。对面一家小酒馆,厨师拿手菜是马鞍桥,粗嫩的黄鳝,在盘中弓身,色香俱佳。

这样,似回到从前的有着一竿酒旗风的茅草小店。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八百年前的宋代,一个暮春时节,在黄州一个叫杏花村的驿馆中,有个男人独自在驿馆外踽踽而行,四周景色清幽,江风拂面。面对春天的江南美景,这个人不禁想起昔日恋人,一时心中柔软,返回驿馆,向杂役要来笔墨,在墙壁上挥毫题写了这首《江神子》──他是词人谢逸。

小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花已经谢了,春风吹过,卷起阵阵残红,这是暮春村野,也是一个人的触景生情,一切都显示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心情抹上淡淡的惆怅。

3

小酒馆里,更多的是普通人的闲情雅趣,溢散菜根酒香。

我去西塘,寻找临水小酒馆,好多人在临水的河岸,点几个菜,桌上有几瓶酒,坐在那儿发呆。他们在想什么?也许什么都不想,在小酒馆坐一下午,度过恬淡、惬意时光。到了晚上,临水小酒馆里,灯火通明,人影绰绰,水岸朦胧。

当然,小酒馆里有诗,也有江湖义气。有次,隔壁一桌,有几个男子,桌上摆着猪头肉、盐水卤鹅、花生米……聊得尽兴,其中有位中年男人,站起身,脱了外衣,脸红脖子粗,他向其他几位抱拳:兄弟,这次鄙人遇到困难,亲戚都躲得远远的,多亏各位出手相助。

假如我去一趟宋朝,遇见临江渔火的鸡毛店,会坐下来,点几个菜,与陌生人闲聊,曲终人散,挥手道别,人如风散去,从此天各一方。

一爿小酒馆,一竿酒旗,隐于河柳垂荫的时光深处。

4

酒旗飘摇于繁盛街市,也在清寂山间小道。在风中,如一只灵巧的手,把四周搅和起来,有了生机。

逼仄空间变得喜庆热闹,说白了就是有人间烟火气。小馆子是古往今来的一个落脚点,哪怕是弹丸大的巴掌地,油盐酱醋茶的味道飘散四溢。

许多人曾经来过,热闹一阵子,都走了,连酒香都逸散得无影无踪,只剩一竿被细雨溅湿的酒旗在风中晃荡。

想在古驿道上寻一竿极具画面感的酒旗风,可旗虽有,没有了风的鼓荡,酒旗顿失生机;抑或,风正遒劲,旗已褪去了颜色,原先的味道和意境不再。

一竿酒旗风,得意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天气,遇到恰当的人,才有那些飘逸如旗的故事发生。

(编辑 兔咪/图 槿喑)

上一篇: 苹果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