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让人生的美好悄然绽放
作者: 蒋光宇汉语成语“和光同尘”,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原文是:“和其光,同其尘。”这里的“光”,象征内心的智慧光辉、自身的卓越才华和独特个性。这里的“尘”,并不是尘土、尘埃,而是隐喻红尘,即人间烟火,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纷繁与名利纷争。
“和光同尘”的深意在于:柔和自己的光芒,不张扬,不炫耀;与世俗同尘共土,融为一体,不锋芒毕露;谦虚低调,与世无争,与人、与事、与环境和谐相处。
春秋时期,管仲是齐国的著名宰相。在年轻时,他并没有显露出过人的才能。管仲与鲍叔牙一起经商,常因资金不足而拿鲍叔牙的钱。鲍叔牙不仅没有责怪,反而体谅地说:“管仲家境贫寒,他更需要这些钱。”管仲隐忍多年,待时而动,直到齐桓公需要贤能之人,他才展现出自己的谋略,辅佐其成就霸业。
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于隆中,并未张扬自己的才华,而是过着“躬耕陇亩”的田园生活。他学识渊博,却与山林同隐,与世俗同尘,直到刘备三顾茅庐,他才答应出山,并辅佐刘备成就蜀汉大业。
对内收敛锋芒,对外谦逊处世,在适当时机展现非凡才能,成大事于无形。这种内外兼修的状态,即使在今天,也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光芒引导着人们在纷扰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从容与宁静,让人生的价值得以实现,让人生的美好悄然绽放。
(编辑 斑比/图 雨田)
上一篇:
“慢”与“漫”
下一篇:
没有“人情味儿”的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