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材料在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邹艳萍

【摘 要】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以游戏活动为基础对幼儿进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乡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在学前教育中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势,自然材料在乡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文章分析了自然材料在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运用价值,提出了自然材料在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自然材料 学前教育 游戏活动 乡村幼儿园

乡村幼儿园在推进游戏活动有效落实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自然材料的合理运用,基于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满足幼儿对知识的探索需求,为幼儿思维能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当前,许多教师尝试将自然材料应用于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自然材料的选择和开发缺乏针对性,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行为过分干涉,导致自然材料在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运用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基于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育思路,真正做好自然材料的全面开发,在高质量的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自然材料在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运用价值

1. 有利于丰富游戏活动的开展形式

利用自然材料开展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是保障游戏活动形式多样化的重要前提。在自然材料得到合理运用的情况下,幼儿能够接触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并且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保持对游戏的探究热情,以自然材料为基础拉近游戏和幼儿之间的距离。游戏活动对乡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影响是直接且深刻的,游戏活动的开展效果与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进度息息相关。在自然材料得以运用的情况下,教师能够在幼儿园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活动,并且以游戏为平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2. 有利于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参与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在自然材料应用于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借助自然材料引发幼儿的深刻思考,并且从游戏活动的角度出发,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让每位幼儿都能够在保持对游戏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提高活动效率。材料投放对游戏活动的影响较为直接,在自然材料的吸引下幼儿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游戏的相关要求,并且在贴近自然的游戏环境下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3. 有利于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

生命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否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并且推动游戏教学的顺利落实。自然材料本身源于自然,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自然材料中获得一定的启发,在看待问题时,幼儿能够从自然的角度着手理解问题的深刻内涵。这样一来,每位幼儿都能够在接触和了解过程中受到高质量的生命教育,并且在参与游戏的同时,真正学会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

二、自然材料在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运用误区

1. 自然材料的选择和开发缺乏针对性

在利用自然材料开展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过程中,许多教师忽略了对自然材料的选择和开发。很多教师通常只是将自身熟悉的游戏形式带到课堂上,在自然材料选择方面,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学习特点和真实学习需求,这就导致自然材料的使用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通常只是关注对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在自然材料选择和开发方面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最终导致自然材料和幼儿的成长规律不匹配,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体验不够深刻。在自然材料选择和开发针对性不足的情况下,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实施效果同样难以保障。

2. 教师对游戏活动过程过分干涉

利用自然材料开展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虽然能够将材料带到游戏中,但是存在对幼儿过度干涉的情况。这就导致材料应用的开放性不足,幼儿只能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流程使用自然材料,而无法根据自身对问题的探索,实现自主思考,最终导致自然材料的教育价值无法得到体现。无论开展何种类型的游戏活动,教师都以指导者的身份对幼儿提出要求,而没有真正创造自主性空间,这也导致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时很难真正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在基于自然材料的游戏活动中很难实现思维的全面发展。

三、自然材料在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1. 明确自然材料应用理念

幼儿园要组织相关培训,让教师树立自然材料运用意识,同时,要关注自然材料的应用更新频率,制订运用计划表,根据幼儿发展规律提前决定运用种类。针对自然材料分类广、结构形式多样的问题,幼儿园教师在接受培训时,要积极地去学习和了解。

2.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适宜的材料

学前阶段,幼儿成长较快,具有明显的分段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发展不同,动手能力不同,游戏水平也不同,所以在运用自然材料时,教师要根据材料的结构复杂程度,合理地进行分段式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调整。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幼儿对材料的关注度和喜爱度,在运用时要尽量选择能引发幼儿兴趣、提升幼儿关注度的自然材料。例如,教师可以选择自由搭建的积木、有趣的石头和树枝造型来吸引幼儿,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提升。

3. 创设贴近自然的游戏活动场景

创设情境是保障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效果的关键。在应用自然材料开展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对游戏活动场景的有效策略,根据幼儿认知特点选择适当的游戏活动场景,并且在关注幼儿认知规律的情况下,保障游戏活动的全方位落实。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应当做好对自然场景的有效还原,除了在幼儿园内部组织游戏活动外,还应关注户外游戏的全面落实,带领幼儿走向田野、走向自然,真正感受自然的气息,并且在贴近自然的游戏场景中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在选择自然材料方面,教师应当将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材料作为游戏的素材,利用自然材料装饰游戏活动场景,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确保自然材料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起到重要的场景创设效果。

4. 结合地域文化选择自然材料类型

乡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各不相同,在推进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方面的方式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教师应格外关注自然材料的有效开发和选择,结合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特点,对自然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新的尝试,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够在多元化的材料运用下提高游戏活动效率。教师首先需要确定基于自然材料的游戏活动形式,在传统的游戏规则下明确新的游戏要求,在体现自然材料教育价值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证游戏活动的多元化。教师还应在组织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自然材料类型,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石子、枯树枝、树叶等,确保幼儿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游戏。此外,教师选择的自然材料应当具有低结构的特点,通过材料之间的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游戏道具,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够在自然材料的帮助下激发创造力。

5. 基于家园共育实现生活化游戏教学

在利用自然材料开展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格外重视与家长之间的密切协作,通过深层次的家园共育,推进游戏化教学的全面落实,确保家长和幼儿能够共同参与游戏活动。教师需要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保持平等的对话,一方面做好幼儿的信息反馈,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幼儿的家庭成长情况,在此基础上,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生活化游戏活动类型,并且鼓励家长和幼儿在课余时间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家长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选择恰当的自然材料,与幼儿共同思考如何基于自然材料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在家园共育深度落实的情况下,自然材料的使用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应用自然材料是保证游戏活动效果的关键,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有力支持。教师必须关注对自然材料的全面开发,通过深层次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全面参与,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在游戏活动中贴近自然,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崔颖慧.自然材料在幼儿园中班美术区角的投放与应用[J].教育界,2022(12):116-118.

[2] 陈小梅.自然材料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利用的意义及策略[J].求知导刊,2021(35):35-36.

[3] 姚萌.自然材料在城市幼儿园美工区的运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6-7.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普通类一般课题“自然材料在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1PTYB090)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张佳坊乡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李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