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实践探索

作者: 郭海涛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考试新增读后续写这一题型,这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语篇衔接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需要从整体把握,审视语篇、解读语篇等方面入手,因此,教师要从整体上指导学生的写作方向,引导学生合理布局内容,确保续写内容同所提供阅读文本在意境、用语风格方面的统一。但部分教师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教”的范畴,学生自主学习续写的积极性不佳,且续写往往不得其法。基于以上续写教学中所存在的误区,文章将从探究语篇衔接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现状为出发点,提出针对性强且符合实际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语篇衔接;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3—0102—04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要恰如其分地使用连接词、省略句、特殊句等,使文章语句、段落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确保行文连贯顺畅。新高考英语全国卷读后续写题型,其目的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以及通过续写所展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体而言,学生需认真阅读语篇,在充分理解语篇含义的基础上按照材料所表达的主题意义、语篇背景、人物关系、行文思路、细节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符合逻辑的情节设计和基于原材料基础之上的合理想象,严格按照所提供的首句为两个段落的出发点来完成续写要求。在高考中要达到续写的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注重续写教学的每个环节,训练学生对语篇内在逻辑的把控能力,结合所学语言知识,循序渐进地提升续写能力。

一、读后续写概述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精准体现在口语表达与书写中。2016年,以材料形式出现的读后续写试题首次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由于读后续写题型加强了英语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将语言输入与输出有效融合,符合新高考对学生英语素养考查的要求,因此成了此后高考的常青树试题[1]。在这一背景下,读后续写成为落实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读后续写就是以学生最基本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为基础,教师遵循写作教学的要求,科学地指导学生写作,促进学生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语言模仿、创造、规范表达的写作技能。因此,就读后续写而言,不是简单地指导学生进行一般层面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而是指导学生在阅读原文之后,结合语篇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提炼,把握主题大意,理清人物关系,揣摩人物情感,最终预测相应事件的走向并得出合理结论,创造性地运用地道的语言写出符合逻辑且行文连贯的文章。从整体上来说,读后续写这一活动将阅读、梳理、思考、设计、表达融为一体,一方面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培养和考查的重点。

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足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所在学校期末考试某普通班续写得分率仅为35.17%,学校得分率为40.53%,其中续写得分低于7分的人数占比39.66%。通过卷面情况分析,许多学生在阅读所给文本时,没有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主题和内容,也未理清故事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他们在续写过程中难以把握文章的脉络和逻辑,无法设计符合逻辑的后续情节,写作只能是简单地抄写原文的部分内容。低效的阅读妨碍了写作能力的提升,其主要问题还是与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速度和阅读策略息息相关。

(二)续写内容与原文主题不符

问卷调查显示有38.4%的学生得分在7到14分之间,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所提供材料的主题,续写内容偏离了原文的主旨。整个行文比较生硬刻板,与原文没有形成很强的连贯性。此外,单句的表达因为词汇、语法运用不当而导致续写表达的准确性和行文的一致性都很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是缺乏语言运用的训练所导致的。

(三)学生情节设计能力不足

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首先要抓住语篇的主题,理清文本中人物的关系,梳理事件发生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合理的续写情节,对短文合理地延伸和发展,这样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然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弱,他们的续写往往缺乏新意和创意,甚至与短文内容脱节,很难达到续写的要求。

(四)学生写作技巧不熟练

读后续写要求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对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在遣词造句方面要有扎实的基础,能够熟练使用已经掌握的词汇和语法去描述特定的场景、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及最终要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周围世界互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然而,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词汇拼写错误、时态错误、人称不一致和用词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作文的整体质量。

(五)教师写作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因为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高考大纲对绝大部分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内容,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因为教学工作繁忙,教学压力大,没有及时对新大纲、新高考、新课标深刻地学习和钻研,导致一些教师在教授读后续写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解写作技巧、提供范文为主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难以掌握读后续写的技巧和适合自身的写作方法。

三、语篇衔接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优化路径

(一)规范材料选择,树立鲜明主题

日常语篇衔接背景下的续写练习中,教师需规范材料选择,确保语篇的主题突出,情节合理有趣,这样有助于学生精准把握文章主题,有效理解语篇内容并合理利用发散思维进行续写创作。这就要求教师需做好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结合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在续写训练中设定一个明确主题,合理选择符合主题的材料,确保学生能够快速将阅读与写作板块做到无缝衔接。如,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读后续写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所给材料与中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所提供材料的主题是教师鼓励主人公巴西男孩参加写作比赛,作者从不情愿到最终顺利参加比赛。续写段落提示句为:Paragraph1: A few weeks later,when I almost forget the contest,there came the news. Paragraph 2: I went to my teacher’s office 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教师在续写的教学实践中,首先鼓励学生串联要素,梳理原文情节:①老师要我参加写作比赛;②我不想参加比赛;③老师鼓励我参加比赛;④我决定参加比赛;⑤我完成了比赛作品;⑥我等待比赛的结果。

续写过程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启发为主,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写作主题,设计写作框架,以及要往框架中填补哪些必要信息,从而构建符合原文主题的情节设计。如,①我获奖了;②我的感受;③我参加了颁奖;④我去老师办公室;⑤老师的感受;⑥我在这件事上的收获。通过这种系统的主题语篇衔接读后续写教学,学生能够将阅读与写作充分整合,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为学生积累宝贵的写作经验。

(二)关注过程指导,着重培养思维

部分教师指导学生读后续写时过分强调结果,忽略了对续写过程的指导,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师精准把握学生在读后续写中出现的问题。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教师应正确认识续写的规律,应当由教师同学生一起全程参与语篇的阅读,剖析语篇结构、主题等,之后学生开始独立写作。教师还要在学生写作前对语篇分析和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待学生完成初作后,开始生生互评,再由教师点评,学生按照互评及教师点评的结果修改,之后再做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同时要全程参与续写过程的每个环节,随时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空间,系统塑造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设定的主题需具有开放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考语篇,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2]。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把握主题、梳理语篇结构,感受内在逻辑,尝试知识迁移。

学生写完初稿后,在生生互评环节,按照评价量表对续写内容客观评判,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由“读”至“写”的过程中,将个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创新等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重视语篇衔接,提升写作能力

1.要保障续写的文章逻辑通顺、结构合理,学生在写作时需注重对衔接语的合理使用。在读后续写评分标准中也要指出学生续写的内容需与所提供的语篇内容融合度较高,尤其是开头需合理衔接。此外,续写内容应合理运用表达逻辑的词汇来连接,使续写内容与语篇内容读起来更像一个整体,从整体层面来看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均需确保连贯性、完整性[3]。

2.要确保续写内容主旨明确、结构清晰、内容详实。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在后续独自分析与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依据自身生活经验,基于主观想象与客观内容输出的碰撞,产出相对优质的语篇续写内容,大幅提升写作效率与写作能力[4]。

(四)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首先,教师要在写作前和写作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要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写作情境,为学生安排一个难度适宜的写作任务。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从基本入手,循序渐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所要阅读的文章中,找出一些优美的词句,而后和学习小组的同伴一起进行组词成句、组句成段、组段成篇的练习[5]。教师对学生写作思路、写作技巧的指导优于写作内容的传授。在实施读后续写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相互沟通、交流。教师也可以将整个续写任务分解成不同部分,让学生先自己设计续写内容的框架,然后小组成员之间口头表达,最后每位学生将内容落实到书面写作。

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看法,并在实践中验证与优化,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只有教师坚持不断地引导学生写作实践,才能形成读—想—说—写的良性循环。同时,语篇续写的训练应从模仿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在语篇续写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章,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并在此过程中体会作者所传达的信息。具体来看,要想迅速地提炼出一篇文章的结构,只需问自己三个问题:What?要写什么;Why?为什么写;How?如何写。搞清楚这三个问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所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以及怎样表达。对这三个问题思考后,学生就能迅速掌握行文的基本内容及作者的独到见解,并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合理写作[6]。

最后,与原文的语境、内容有效衔接,避免出现断层。在开展读后续写的过程中,应保障学生续写的内容与原文之间存在“协同一致”的效应。而要实现这一点,高中英语教师在开展读后续写的过程中,应从文章的语言、内容上,保证与原文巧妙地衔接起来。但是学生在具体开展读后续写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掌握必要的连接方式,或者对原文的内容、结构理解不够到位,以至于续写出来的文章与原文之间存在不相符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续写的过程中确保读后续写与文章的内容之间衔接得当,真正实现连贯一致,将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衔接起来,确保读后续写出来的文章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此外,在开展续写的过程中,要针对文章中的人、事、地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保持其与原文一致,以免出现胡编乱造的现象。

总之,读后续写对高中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认真研究其规律和本质,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嘉琪.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厦门第六中学为例[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22.

[2]张雨葳.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实证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2.

[3]赖琳.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行动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22.

[4]季阳阳.高中生英语读后续写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现状调查研究——以济南第一中学为例[D].聊城:聊城大学,2021.

[5]王瑛.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训练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6]李汶芳.基于语篇衔接和连贯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案例分析[J].文渊(小学版),2021(10):478-480.

编辑:赵玉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