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同心共践教育家精神
作者: 田影影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的群体特征,是教育者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是优秀的教育者在育人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学校是教育改革的最基本单元,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政治要求,坚持把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第一资源,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建立适合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培养的评价、晋升、培训、监督等管理机制,进一步厚植教师家国情怀,激励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教师是建设强国教育的关键载体,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第一资源。因此教师要将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具有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具有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言传身教、以德施教;要具有因材施教的授业品格,注重因人而异、全面发展;要具有锐意创新的传道之本,不断刻苦钻研、锐意创新;要具有无私奉献的终身修为,加强率先垂范、润己泽人;要具有弘扬正道的责任担当,坚定文化自信、文化立场。
社会是营造尊师重教的有力支撑,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平台。全社会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相结合,要明确尊师重教的意义,增强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做好优秀教师表彰和宣传推广工作,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夯实恪尽职守、勤耕不辍的教师队伍,凝聚和激发磅礴精神力量。
“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一项长久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同心共建、同向发力。学校要领悟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着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增进育人智慧;全社会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组织学习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让教育家精神更加真实可感。
(作者单位:河北省定州市发展和改革局)
上一篇:
厚植人文底蕴 彰显育人特色
下一篇:
做新时代教书育人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