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体育游戏课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王淑梅

【摘要】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体育活动与游戏的有机融合,旨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幼儿持之以恒的体育精神。在幼儿园阶段开展户外游戏体育课是非常重要的,户外体育游戏不仅能让幼儿亲近大自然、陶冶幼儿情操,使幼儿的身体和机能得到发展,而且能促进幼儿优良品格的形成,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教师要积极创设户外体育游戏环境,科学地利用现有资源,让幼儿在锻炼中感到快乐,在运动中健康成长,使每一个幼儿的身心都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意义;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1—0109—04

学龄前的幼儿身体机能和心智机能发育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将课程以游戏的形式渗透到体育课中。幼儿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在体育游戏课中,幼儿既能享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又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而幼儿也会喜欢这种受教育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开动脑筋,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探索幼儿户外体育游戏课的意义和策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户外体育游戏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意义

丰富有趣的户外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基本人格的形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我们都知道,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尤其是到了户外,幼儿的天性也得到了释放,幼儿会尽情地玩耍。特别是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幼儿,在教室里面坐上一节课后,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惫,如果这时候把幼儿带到户外,让其参加喜欢的游戏活动,他们就会显得特别开心。因而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不同体育类型的游戏,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花样,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种释放。如果这时候,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无论是对幼儿的身体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是幼儿日后人格的培养,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户外体育游戏能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每一个人都喜欢亲近大自然,幼儿也一样。在教室里呆久了,幼儿会觉得无趣,会觉得烦闷,如果这时候把幼儿带到户外,让其感受户外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他们就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有科学研究表明,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幼儿不容易感冒,相比其他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季节的交替变化。

2.户外体育游戏能使幼儿的身体和机能得到充分发展。户外体育游戏是幼儿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室内课程和室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而且对于幼儿的人格形成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在户外体育游戏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幼儿的体育游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比如攀、爬、钻、跑、跳等等,在这些游戏中,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既锻炼幼儿四肢的灵活性,还使幼儿的心智得到发展。

3.户外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优良品格的形成。在游戏中,幼儿需要和同伴一起玩耍,玩耍中会交流一些与游戏有关的问题,这就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幼儿之间的感情。而对于一些竞技性的游戏,需要幼儿之间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在不断的协作中幼儿会形成与同伴互帮互助的友好品格,这对于幼儿以后的品格形成都是有积极作用的[3]。

4.户外体育游戏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幼儿教育中,所开展的一切游戏活动都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4]。幼儿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生活中,同一件事物,在不同幼儿眼中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可见,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幼儿还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一些动画片中的情节或者漫画中的情景,幼儿都会争先恐后地去模仿,而且会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们甚至还会加进去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幼儿自主性的体现。

许多教师认为游戏必须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并且对幼儿的发展要具有一定的意义。那种幼儿自主发起的游戏,却不被认为是一种游戏,认为其不具有一定的规则。在实际游戏中,教师应尊重和重视幼儿自主发起的一些游戏,在这些自主发起的游戏中,幼儿会不同程度地加进去自己的一些想象和创造性的活动,这种活动会让幼儿的心智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幼儿也会在自发的游戏中感受到乐趣。

总体而言,体育游戏对于幼儿是比较轻松的,幼儿参与游戏的欲望也比较强烈,在室内呆久了,幼儿对户外活动显得格外高兴,每次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活动,他们总是特别兴奋,对“户外”有着特殊的激情!因此,户外体育游戏不仅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乐趣,而且幼儿的自主能动性也得到了展现,幼儿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游戏中[5]。同时,幼儿也有机会去创造游戏、探索游戏,这种机会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游戏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能在亲身体验中提升自己的游戏水平,同时户外体育游戏也成了幼儿自主参与学习的有效途径。

二、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教学策略

幼儿户外体育游戏课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6]。在体育游戏中,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锻炼幼儿四肢的灵敏度和协调性,而且能大大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7]。经过本人多年的体育游戏课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上好一节户外体育游戏课,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创建良好的活动环境。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常常由于活动场地限制、班级人数过多、教学管理问题以及教师和幼儿园发生害怕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原因,幼儿户外体育课质量不高,甚至出现“走流程、走过场”的情况[8]。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便是教师没有精心制订出好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策略和活动器材,导致活动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离开家生活的小天地,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里过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特点,以及幼儿兴趣爱好和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制作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幼儿园里开辟种植角,让大中班的幼儿可以在这里种青菜、土豆、豆角等,并充分利用户外活动有限的时间照料这些作物,不管会不会丰收,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幼儿享受到户外劳动活动的过程与乐趣。

2.注重体育游戏活动的科学化与兴趣化[9]。科学地开展体育游戏课,不仅能使幼儿的活动能力有所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有所增强,而且也使其身体得到锻炼,进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10]。教师在开展户外活动时,应尽量以体育游戏为主。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活动中动静交替原则,开展一些运动量适合的角色游戏以及智力游戏等。技能训练应该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在幼儿获得一定的实践体验经验后方可进行难度和强度的增加,不可随意提升强度。

再者,为了有针对性地训练幼儿的协调性,还应该安排一定数量的全班群体体育游戏、分组同伴协同游戏和独立体育游戏,使幼儿动作协调灵活,发展基本动作。例如群体性的体操更能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他们的群体观念。

3.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幼儿体育游戏的组织者。幼儿教师要积极换位思考,多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耐心、细致地观察幼儿的行动,了解幼儿内心的想法,以及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感受[11]。同时,在整个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而且是幼儿的游戏伙伴。对于那些胆子小、不爱运动的幼儿,或者是动作协调性较差的幼儿,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或者带动他们一起做游戏;对于性格内向,需要帮助的幼儿,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帮助与指导。比如,幼儿在玩走“独木桥”的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把平衡木设置成不同形式,比如宽度设计得有宽、有窄,高度设计得有高、有低。这样,平衡能力较强的幼儿就可以平稳地走在又高又窄的“独木桥”上,平衡能力较差的幼儿也可以在又宽又矮的“独木桥”上行走,而不会犹豫不前。这样,每个幼儿都能独自平稳安全地通过“独木桥”,增强自信心,达到体育锻炼的最佳效果。

4.让幼儿自由活动,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人。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除了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外,还应尽可能多地留给幼儿能够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相互之间能更加频繁地接触,有更多的交流,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12]。教师在组织幼儿自由活动时,还要认真关注幼儿的情绪、态度和积极性,既能做到适度引导又不过多干预,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喜欢的运动器械,自由选择游戏伙伴,在活动中体会到游戏带来的乐趣,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还有,教师合理选择活动的体育器材,灵活制订每日的活动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器材的使用中,教师要使用好现有户外大型器材,创新玩法。同时,还要根据户外体育游戏项目购买或自制适用的小型体育器材,如皮球、沙包、毽子等。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形式要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趣味性,以此激发幼儿的锻炼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针对活动器材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出器材的功能性和可变性,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通过开展丰富的户外体育活动,可达到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增强幼儿体质、使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5.重视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户外体育游戏时,还要强调安全教育,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由于户外体育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融入一定的自我保护常规教育,教会幼儿爱身体、讲规则、懂安全,知道自我保护。

在项目和内容的选择上,要去除一些过时、危险的体育游戏,改良和发掘一些传统体育游戏,将趣味性浓、参与性高、运动量适宜的项目纳入教学之中。在计划和内容的制订选择上,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差异。

户外活动场地较广,幼儿自由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范围有限,不能顾及每一个幼儿。因此,在进行户外活动前,教师要尽可能预想到有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在活动前,要向幼儿讲清楚游戏活动的规则和必要的安全事项,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还要根据天气情况,在活动前后让幼儿加减衣服。教师要在活动场地巡回走动,对幼儿的一些危险动作能够及时制止,听一听幼儿之间的交谈和对游戏的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安全指导和必要的安全教育。

总之,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正常的身体发育,促进其机能的协调发展,而且是《纲要》提出的向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勤于实践,积极创设户外体育游戏环境,科学地利用现有资源,让体育游戏达到最优的效果,让幼儿在锻炼中感到快乐,在运动中健康成长,以此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更应该在户外游戏中不断总结经验,制订出合理科学的户外体育游戏计划,使幼儿走出教室,走向室外,充分享受绿色、享受阳光、享受大自然,身心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户外体育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云云.黄瑜.南北幼儿园户外游戏比较研究——安吉游戏与利津游戏的共性与差异[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03):63-67.

[2]张艳凤.浅论幼儿园户外游戏组织现状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159.

[3]王芳.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7(16):61-64.

[4]计彩娟.农村幼儿园自然课程的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1(12):77-80.

[5]江波.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幼儿园美工区中自然材料的创意应用[J].家长,2022(14):23-25 .

[6]陆云.大班幼儿户外活动游戏材料投放的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1(10):04-08 .

[7]李静.“安吉游戏”模式对幼儿教育发展价值的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4):18-22 .

[8]陈丽红.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的适宜性投放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1(20):09-10 .

[9]顾晨婷.浅谈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工区中的投放与使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17):49-51 .

[10]张巧宁.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创意活动中的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1(11):168-169 .

[11]蒋秀兰,曾彬.利津游戏对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启示——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Y县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02):46-49.

[12]何鲍钰娜.户外混龄游戏材料选择与投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1(12):18-20.

编辑:王金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