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作者: 沈润邦【摘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面对农村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普遍短缺、兼职思政课教师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的现状,文章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强化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培训,重视思政课教师实践教育,定期开展思政课教研活动,完善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等。
【关键词】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2—004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因此,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就目前现状而言,农村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普遍短缺,而兼职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都亟待提升。因此,我们应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探索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进而提升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师德修养、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2]。
一、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为准确掌握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笔者所在的课题组设计并发放了“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问卷”,甘肃省庆城县15个乡镇的300名小学思政课教师参与了问卷的填写。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归类发现,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深度关注和思考。
1.农村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严重短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300名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中,专职思政课教师只有35名,占总人数的11.67%,其余皆为兼职思政课教师,占总人数的88.33%。这88.33%的教师在担任思政课教学的同时,还担任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他们在语文和数学教学上投入了较多精力,自然在思政课教学上投入的精力就非常有限,这无形中就降低了思政课的教学效率,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从问卷中还发现,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中,本科学历占比70.67%,专科学历占比23.33%,中专学历占比5.67%。可以看出,思政课教师中本科学历居多,这符合教育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学历要求,但也有小部分的思政课教师学历层级较低,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在提升个人学历方面谋划和思考。另外,从问卷中还反映出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中,45—55岁的教师占比为26.33%,36—44岁的教师占比39%,35岁及以下的教师占比34.67%。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年龄结构基本是合理的,做到了老中青结合,在教学中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老教师可以对年轻教师起到良好的传帮带作用。
2.农村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有待加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300名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中,能经常学习各种重要政治理论论述、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新时代教育方针与政策的教师有107名,占总人数的35.67%;能定期学习的教师有128名,占总人数的42.67%。以上数据说明,绝大部分思政课教师能重视并坚持政治理论学习,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能够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但通过问卷调查还发现,仍有21.66%的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很少学习或从未学习相关政治理论,说明农村学校对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重视,缺少切合实际的学习制度;缺少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缺少严格的管理和要求,这不利于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的提升。
3.对农村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训不足。通过问卷调查发现,300名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中,139名教师反映学校没有健全的思政课教师培训制度。说明许多农村小学没有意识到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不重视,缺乏长远的培训规划和切实有效的培训制度。通过问卷调查还发现,近两年没有参加过思政课统编教材教法培训,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培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训的思政课教师有146人,占总人数的48.67%。这说明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训严重不足,导致许多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无法及时更新、教学思想无法与时俱进、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同时在教材的理解和思政课的育人目标上也会出现偏差,这不仅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还阻碍了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既不利于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不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4.农村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育弱化。通过问卷调查发现,300名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中,有173名思政课教师参加过一次及一次以上的校外实践教育活动,占总人数的57.67%;还有127名思政课教师从未参加过校外实践教育活动,占总人数的42.33%。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对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开展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师实践教育制度或办法。这不利于开阔思政课教师的视野、培养思政课教师的家国情怀、涵养思政课教师的道德情操,更不利于思政课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5.农村学校思政课教研活动缺失。通过问卷调查发现,300名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中,有165名思政课教师反映学校能经常或定期开展教学观摩、评课议课、专题研讨等活动,占总人数的55%;还有135名思政课教师反映学校很少或从未开展过教学观摩、评课议课、专题研讨等活动。这说明部分农村小学对思政课教研工作不够重视,缺乏教学研究的意识,也缺少以教研活动促质量提升的意识。这不利于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思政课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反映出农村小学对思政课的定位不够准确,没有把思政课当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仍把其当成副课来对待。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仍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照本宣科,难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思政课也难以触及学生的灵魂,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6.对农村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不完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300名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中,有142名教师反映学校没有完善的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占总人数的47.33%;还有143名教师反映学校很少开展或从未开展过思政课教学竞赛、思政教育案例征集、优秀思政论文评选等活动。从而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且学校竞赛类的活动匮乏,无法培养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导致教师在工作中热情不高,效率低下,不会主动或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
二、加强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
通过对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课题组经过讨论、研究、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强化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1.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面对农村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普遍短缺的现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或调整中小学编制时应充分考虑思政课教师配备情况,严格按照需求配齐思政课教师,确保思政课能够上好并且取得实效。农村小学还可以实行思政课特聘教师制度,聘请本县或本市的思政课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小学讲课或作报告,也可以让县城小学教师与农村小学教师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通过定期开展帮扶送教活动,促进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快速成长。除此之外,农村小学可以通过校本培训、派出学习、网络研修等方式,培养一批思政课专职教师,破解思政课专职教师短缺的难题。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是思政课教师思政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小学要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相关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同时,农村学校要制定思政课教师学习评价标准,每学期对思政课教师的学习笔记进行展评,对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学习进行测试。通过展评和测试等方式评选出“政治理论学习先进个人”,并进行表彰奖励,这样既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有效推进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
3.强化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农村小学思政课兼职教师居多,这些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思政教育培训,专业能力不强。因此,强化他们的专业能力培训显得尤为必要。农村小学应健全思政课教师培训制度,重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促进思政课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同时要加强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教法培训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的学习,引导教师准确把握不同学段思政课课程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能力[4]。此外,思政课教师还要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如果抱着有培训就参加一下,没培训就不管的态度,显然不利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老师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阅读学校思政类的书籍和报刊,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育。农村小学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师实践教育方面较为欠缺。基于此,学校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教师实践教育和校外实践锻炼制度,引导思政课教师深刻把握党情、国情、教情,厚植家国情怀、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学校应将思政课教师实践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每位思政课教师每年参加实践教育活动不少于1次。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赴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坚定老师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定期开展思政课教研活动。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们普遍认为只有语文、数学、英语是主课,而思政课在内的其他学科都是副课,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思政课不被重视,因此也给思政课教研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困难。基于此,学校务必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和思政课的重要论述,让老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提高了思想认识,老师才会真正上好思政课,学生也才会对思政课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开展教研活动,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转变了老师的思想认识之后,学校就要切合实际制订思政课教研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学观摩、评课议课、专题研讨等活动,从而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研水平。
6.完善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促进教师积极工作的重要保障,农村小学应及时完善和创新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确保教师始终对思政工作充满热情。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竞赛、“课程思政”案例征集、优秀思政论文评选等活动,并对教学竞赛、案例征集、论文评选等活动中收集的作品进行量化评分和排名,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后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奖励。这样既可以丰富学校思政教育的活动形式,又可以激发思政课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进而达到以赛促优、以研提质的目的。除此之外,学校每学年还可以根据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表现,评选一批思政课骨干教师、优秀思政工作者、师德标兵,并对其进行表彰奖励,以提升全体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应针对制约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综合发力,不断促进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农村小学思政工作实效,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周双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塑造必须坚持“六心”[J].大学教育,2021(04):119-122+132.
[2]姚振瑀,高春娣,薛鹏.基于系统论思维的高校二级学院“三全育人”一体化体系构建[J].北京教育(德育),2021(06):38-42.
[3]张小军,蔺腾.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素质提升对策探析——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36):73-75.
[4]王孝军.乡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甘肃省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12):75-78.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新时代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2]GHBZX133)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