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作业熔断”须有系统谋划

实施“作业熔断”须有系统谋划

据多家媒体报道,为了保证孩子睡眠时间,“作业熔断”这一做法已在国内多所学校实施,即超过晚上九点学生就要无条件停止做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作业熔断”很快成为了热搜话题,引起众多网友讨论和媒体关注。从中不难看出广大家长对作业的敏感度,更折射出家长们对孩子学业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焦虑。“作业熔断”反映了保证学生睡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良好初衷,操作便捷,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然而,从教育角度看,“作业熔断”不应一熔了之,完不成作业的问题还需细分析、真解决。在实施“作业熔断”的同时,既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是长期完不成作业的原因还是突发事件等多方面原因,还要反思学校是否提供了充足和高质量的作业辅导课后服务,教师是否具备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情分析到作业设计的一系列能力,这对实施“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校和教师是一个新的考验。(孟久儿)

线上自习室岂能乌烟瘴气

近年来,随时随地直播学习状态、营造学习氛围感的线上自习室App日趋火爆。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线上自习室App由于低俗信息、社交化明显、广告营销等原因被不少用户吐槽。

这些不良内容可能会使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遭受一定程度的侵害,也给犯罪分子带来可乘之机。虽然线上自习室是虚拟平台,但开发者和运营者都应当考虑到线上线下同等的义务,除提供相应的自习空间外,还要负责维护虚拟空间秩序,监管违法信息。(王铎)

实施“作业熔断”须有系统谋划0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化解入学难

近日,多地发布2023年中小学学位预警,相关部门提前告知社会大众,学区生源数量超出学校接纳能力。入学难问题又成了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议题。在生育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除生育率变化对学位需求的影响有滞后效应外,学龄人口向城区尤其是大城市流动,区域教育发展存在不均衡、校际差异冷热不均的问题是造成入学难的主要原因。为此,化解入学难问题应从四个方面着力解决。一是在现有教育资源存量上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学位需求错峰增长的特点,实行弹性班额;在人口增加年份适度扩大班额,人口下降年份缩小班额;并通过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教师交流轮岗等措施缓解短期内部分学校学位紧张的问题。二是科学论证学龄人口流动的持续性,谨慎规划新建校,防止少子化出现学位过剩的情况。三是加快建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集团化办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改革创新举措,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四是根据人口流动变化等情况,定期开展学位供需动态监测,相关部门推行相匹配的政策,根据本地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做好学龄人口变动预警机制,做好风险防范。同时,及时公开相关预测信息,为教育资源筹措与配置、家长择校等提供信息。(陆莎)

编辑:徐春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