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英语趣味化教学方法
作者: 赵小玲【摘要】现如今包括甘肃省在内的我国绝大多数地方从小学就开设了英语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开阔国际视野。但是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受语言环境、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影响,英语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同时,在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新课标要求,全面保证英语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笔者主要从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趣味化教学价值以及策略三个方面出发,希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助力使劲,实现培养外向型人才、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国民复合型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4—0113—04
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期阶段,是进行课堂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进步的拔节孕穗阶段。实际上,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实际效果却不够理想,要想改变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笔者参考新课标要求、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发展目标等条件,并且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趣味化的教学环节,强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从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小学是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心理上的成熟度不足,缺少稳定性,周围的环境很容易对其造成影响,尤其是现实生活时间较长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生在感知外界环境时的思维比较脆弱、敏感,导致学生容易缺乏自信,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也就更加不愿意使用英语沟通。有时学生的英语口语不佳,总是担心别人嘲笑,长时间下来就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想使用英语表达,这样学生在学校期间也就没有了语言环境,进而影响英语能力和教学效果[1]。其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任务重。我国最开始进行英语教学时并不是在小学阶段,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英语教育逐渐落实在小学阶段,甚至部分地区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设置英语课程。因此,英语与其他学科相比,发展时间较晚,专业教师的数量不足,导致一名英语教师需要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甚至是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工作强度大,这样教师学习时间减少,消耗精力过大,没有时间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研究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时间也很少,进而阻碍英语教学的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英语趣味化教学价值
首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思维也非常活跃,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也存在不喜欢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现实情况。英语对于我国的学生而言是外语,是相对陌生的语言,甚至很多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英语,学习难度较高,如果教师在此时没有采取合适、高效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注意力也不会集中在英语学习中。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化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其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英语教学的改革不仅促使教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运用英语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进而广泛且合理应用趣味化教学方法。在趣味化教学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此外,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在趣味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依赖逐渐加强,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也会逐渐提升,为教师优化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要看到趣味化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价值,进而以合理的方式对英语教学活动进行创新。
三、小学英语趣味化教学策略
1.优化目标设计,指向素养要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新课标》最突出的变化之一就体现在对课程目标的描述方面。在课程理念部分,《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围绕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因此,英语课程的目标就在于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进行趣味化教学,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产生情感迁移,延长其注意力集中时间,快速提高其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开展各类型的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保持,而这样的方法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游戏活动就是其中效果较好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可以将抽象的英语转化成形象、具体的内容,体现教学的竞争性、直观性以及趣味性等优势和特点。例如,人教新起点英语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Free Time》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在空闲时间都做些什么,选择其中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游戏进行教学,将游戏成功转移到课堂上,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游戏中切实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在空闲时间做的事情,用自己建立榜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保证英语教学质量,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强化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打造一个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师生对信息技术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小学英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设计趣味化教学活动,强化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英语教学,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多媒体的应用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应用的最好证明,也是最为频繁的方法,且该方法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成熟,成效也在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可以强化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并且为教师创新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实现趣味化教学的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活动上[3]。例如,在人教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On the Weekend》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出其他学生度过周末的情景,使学生了解愉快度过周末的不同方法。同时,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要求学生制作周末出游方案,即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寻找有共同爱好的伙伴和适合周末出游的场所、列出出游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路上需要的时间等,尽量保证出游方案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准备好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等,这些素材可以是学生自己拍摄的,也可以是从网络上寻找的。在上课之前,学生将素材整理上传给教师,教师将素材整理好,筛选出合适的内容在课堂上展示,在提升教学趣味化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自主互助的学习能力。
在人教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Story time时,笔者在课前搜集了有关Transportation的视频和绘本,在赏心悦目的画面和标准流利的英语朗读声中,学生了解到了世界上还有那么艰辛的求学之路,还有如此之多的孩子为了上学得跋山涉水、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3.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结合文化创新教学。新课标指出: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有助于学生提高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奠定基础。但是,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一个孤立进行的过程,而是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互相渗透、协调互动、交融发展。文化是学习语言知识不能避免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法、音标等知识,又要渗透西方国家的文化,将英语知识与文化进行充分结合,并在这个基础上设计趣味化教学方案,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文化素养。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将单元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解析可以促使教师重构文本,挖掘出更多贴近当代生活的语言素材,对资源重组、整合、利用等方面的安排更加合理、系统,找到文化意识的落脚点。例如,人教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Travel Plans》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单元整体设计出发,从有限的教材跳到实际生活化的语言素材中,挖掘语篇背后隐含的核心文化价值,为教学活动提供生动素材,更好地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教师不仅可以讲解其中的单词、语法和写作方法,还可以在讲解课文时了解西方国家面对工作、学习以及旅游的态度,促使学生同时了解中西方文化,帮助学生丰富知识体系,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此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突出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认同。由此可见,语言知识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对其加以充分利用,通过文化创新,达到增强活动趣味性的目的。
4.增强课堂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成功开展趣味化教学,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进而激发学生兴趣,避免学生对英语活动产生畏惧、厌烦等负面心理,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合理进行趣味化教学,与学生进行合理、有效互动,改变学生面对教师时的不良心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以及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性。例如,在讲述到与动物有关的单词时,教师可以设计良好的互动情景: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动物,并且使用英语描述这个动物的特点,包括饮食、外形、叫声与人类的关系等,既能够达到提升学生兴趣的目的,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
小学生语言能力和积累的知识有限,故而思维状态主要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思维还需要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增加热身和导入环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人教新起点英语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nimals》为例,为了强化教学趣味性,可通过听音猜词导入dog,cat,tiger,bird等新词,拓展教学内容,将动物的声音与单词匹配起来;Act like a...师生一起动起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进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并且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5.运用故事进行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游戏不仅能够吸引其注意力,故事同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并且跌宕起伏的故事能够促使学生认真聆听,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于故事增加教学趣味性,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介词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不了解介词的具体使用方法和语境,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此时教师就可以编写小故事,以此加深学生对介词的理解和印象。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介词的使用方法,既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又能够增强教学趣味性,进而吸引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5]。
教师在利用故事进行教学时,还可以通过故事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促使学生在这个环境中积极交流,使其养成使用英语的习惯。例如,人教新起点英语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Numbers》的Story time教学中,教师通过分巧克力这件事,引导学生思考:10可以怎么分?若要分给个三个人,怎样更合理?学生自己总结出做人要大方,要学会与他人分享。整节课学科融合水到渠成,在英语课上鼓励学生应用数学思维,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得到提升,充分发挥出故事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而提升趣味化教学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
6.创设实践教学环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实践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促使学生准确、合理应用知识的重要措施,无论是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重视实践教学环境的创设。学生在小学时期非常贪玩,表现欲很强,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能够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探索英语奥秘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Sports and Games》为例,师生可边做动作边学习:“Run? ning,running.I like running.Jumping rope,jumping rope.I like jumping rope.”利用体育活动激发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使小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体会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进而自主自愿学习。
小学英语现阶段的教学中虽然存在不足,但是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在随着“双减”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越来越先进,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随着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趣味化教学是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使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得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教学活动上,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雅鑫.基于趣味化教学优化小学英语课堂[J].新课程研究,2021(28):71-72.
[2]王汇铃.探究小学英语趣味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130.
[3]丁海玲.以兴趣为引导以乐趣为开端——小学英语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J].校园英语,2020(22):138.
[4]窦维鑫.童心童趣,寓教于乐——小学英语趣味化教学浅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7):11.
[5]董涛涛.开展趣味化教学活动,优化小学英语课堂[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02):37.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