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校本活页式教材开发初探
作者: 邢鹏霞【摘要】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幼儿发展心理基础”校本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有助于落实专业定位,丰富教材体例,加快专业教材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文章以“幼儿发展心理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校本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初步思路及“教材活页+笔记活页+功能插页+资源库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材设计,使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教学,重构课程内容,优化教材呈现形式,建构多学制融通的教材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关键词】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校本活页式教材;开发思路;教材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6—0087—04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础,高质量的教材是促进中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备要件,更与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密切相关。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倡导职业学校宜使用配套信息化资源的活页和工作手册式教材,每三年修订一次,专业教材需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进行动态更新[1]。那么,中职院校如何编写符合院校特色和专业特点的活页式教材呢?下面,笔者以幼儿保育专业为例,讨论校本活页式教材开发策略。
一、校本活页式教材的开发背景
《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中规定,“幼儿发展心理基础”是幼儿保育专业的基础课程,面向保育师职业,包括幼儿保育、生活照护、幼儿安全健康照护、幼儿早期发展支持等职业群体[2]。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幼儿保育专业将“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幼儿保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教材职业面向为幼儿园教师、幼儿园保育员、育婴师、早期教育机构工作者,与幼儿保育专业培养的职业面向不完全相符。就一般情况而言,目前甘肃省职业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多数为职业教育类或各级职业教育统一规划的教材,是学前教育界学术专家或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编写的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的教材,指导实践方面的内容有所欠缺,课程内容与高职院校对接专业所开课程相重合,因此,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提高职业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选择适合职校教育的专业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2019年12月,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新形态教材。在现有教材不能满足学校自身实际需要的情况下,职业学校可根据本校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实际需要,补充编写适合自身专业特色的教材[3]。在此背景下,编写一套以校为单位、教师为主体、以信息化为媒介、以新形式为手段、用于本校教学的校本活页式教材受到职业学校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国内外对活页式教材的研究与应用,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校本活页式教材,在职业学校教材开发与建设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显著。
二、校本活页式教材开发的意义
(一)有助于落实对幼儿保育专业的精准定位
“幼儿发展心理基础”课程是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但该教材较适合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为主的学前教育专业。对于文化知识层次不齐、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的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教材内容理论性强,内容繁多,难度系数大,超越了中职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范围,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自主性不强,整体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开发符合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情特点、岗位升学比赛等综合性需求的幼儿心理发展新型活页式教材,将有助于落实对幼儿保育专业的精准定位。
(二)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加快幼儿保育专业教材建设
教材是完成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其内容需对接岗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方案,解读课程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要。新型活页式教材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学材”,更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和自身发展,并借助多媒体资源,实现教材动静交替,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可见,新型活页式教材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促使学生愉悦、快乐、深入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因此,开发符合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活页式教材,有助于加快职业学校幼儿保育专业教材建设。
(三)有助于丰富教材体例,提升教材活力
以“幼儿发展心理基础”为代表的传统教材呈现方式单一,内容繁多,注重知识的罗列。而活页式教材灵活、便捷、富有趣味性,呈现方式多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课程内容更加具体化、可视化,具备可操作性,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新型活页式教材不仅打破了传统教材的外观形式,且体现教材内容的“活”。教材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项目式设计,融入思政元素、典型案例、真实情境、具体任务,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编写,使学生看得懂、学得会、做得到,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教材更具生命力。
(四)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构建学教共同体
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需要中高职教师、托幼机构教师共同参与教研,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和院校融合功能,形成团队合力。中高职教师拥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具有实践能力。因此,双方教师可通过合作共建,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学教共同体。
三、“幼儿发展心理基础”校本活页式教材开发及设计思路
“幼儿发展心理基础”是幼儿保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保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终促使学生喜欢幼儿,热爱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科学的保育观,产生热爱幼儿保育事业之情,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保育工作者、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4]。本文以“幼儿发展心理基础”教学目标为基础,初步提出校本活页式教材开发的思路和教材设计
(一)“幼儿发展心理基础”校本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思路
1.围绕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标准组织教材。“幼儿发展心理基础”新型活页式教材需以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对接人才培养方案,界定相邻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学科边界,立足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确定课程目标及课程培养要求,科学设置模块课程内容[5]。同时,按照“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形成教材体例,配套相关资源,且需接续高职院校,使课程内容有效衔接。
2.融入课程思政,突出育人功能。新型活页式教材需坚持将育人作为教材开发的核心,以课程为基础,从学科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教学思想,将知识传授与人才培养相统一,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实现教材全方位、全学员、全过程育人,使教材变得更具生命力。在编写校本活页式“幼儿发展心理基础”教学目标时,将思政教育目标设置到素质目标之中,在任务拓展中融入典型案例,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与时事新闻、社会事件、榜样人物融为一体,力争培育出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未来新时代幼儿保育工作者。
3.建构多学制融通的教材体系。新型活页式教材不仅要对接岗位需求,还要做好中高职之间的接续工作[6]。目前,中职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学制的特点,就业、高考、升学转断等多途径、多方式培养,因此,新型活页式教材应以此为契机,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开发符合多学制需求的活页式教材,并建设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实现多学制融通发展。
4.重构课程内容,优化教材呈现形式。《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教材编排要科学合理、梯度明晰,图、文、表并茂,生动活泼,形式新颖。“幼儿心理发展基础”活页式教材主要通过创新教材体例,优化教材内容,运用多种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材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互动需求。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分析岗位需求,分析学情,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7]。同时,要灵活设计学习模块,并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随时进行调整。其次,在呈现形式上力求图文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典型案例、实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促使学生完成课程内容。
(二)“幼儿发展心理基础”校本活页式教材的设计思路
活页式教材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必须要有较为完备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所需的资源配套,具体包括网络教学平台、二维码、在线开放课程、微视频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及课后复习全过程中配套使用。亦可借助“学习通”“钉钉”等其他教学平台,及时分析研判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幼儿心理发展基础”活页式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教材活页、笔记活页、功能插页、线上资源库等多个方面。
1.教材活页。教材活页是指根据学情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组合,实现学生主体性、自主性、个性化发展,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教材活页主要包括学习目标、思维导图、典型案例、知识链接、课后练习等内容。学习目标即通过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的、可见的、可操作的预期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思维导图是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典型案例可在课前、课中、课后呈现,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转化,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知识链接主要用于拓展章节内容中涉及的一些理念、政策、实验、相关研究等,丰富和拓展学生视野;课后练习主要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查,可利用数字化进行测试,也可进行纸质测试,以便随时掌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2.笔记活页。笔记活页具有“笔记”和“活页”双重属性,不仅要有笔记记录,还要动态可移,由学生自主完成,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及时记录学习任务中的重难点内容和有疑惑的问题以及完成情况。根据记忆发展的规律,通过笔记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理解,使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对有疑惑的地方请教师解答,增强复习效能。同时,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思辨能力、自律能力、核心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
3.功能插图。功能插图是在教材中插入一些简洁清晰的图片、图表、图标,将一些抽象、复杂、难理解的内容通过插图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过视觉形象对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目了然,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8]。功能插图是活页式教材体系中很具特色的部分,是教学活动与自主学习实施过程之间的桥梁,在教材活页与笔记活页中起过渡作用。
4.线上资源库建设。线上资源库建设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资源库建设内容要紧扣活页式教材内容,设计适量的音视频教学资源或教学课件、题库等。音视频教学资源通过微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课件有利于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题库不仅要紧扣模块内容设计模块试题,还要对接就业、升学、技能大赛等用途设计相应的题库,以使学生有针对性、个性化地复习,达到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总之,教材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教材”,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学材”。中职学校教材不同于高等院校教材,受限于受教对象、专业特点、培养目标等因素,具有自身独到的特点。校本活页式教材因其独特的优势,能很好地补充解决目前传统教材的不足,为中职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理论知识丰富、职业道德素养高尚、动手实践能力强的中职学生提供教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 1778/201904/t20190404_376701.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moe_714/202001/t20200107_414578.html.
[3]林昊.中职模具专业实训课程校本活页式教材开发——《模具CAD/CAM技术(UG)》课程为例[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2.
[4]何玉海,于志新.新时代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2):132- 136.
[5]王艳洁.“1+X”证书制度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J].专业探讨,2022(22):43-45.
[6]刘丽莉.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新型活页式教材的来发与探索—以《涉外导游英语》课程为例[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9):43-47+48.
[7]王玉静,刘丽,闫志勇.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2):69-75.
[8]许敏.新型活页式教材的构建模式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22(43):47-49.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