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写作精准教学实践
作者: 谢攀峰【摘要】普通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师多年致力于要提高的重要教学环节,它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的研究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是教师着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过程性写作就是这些研究中的一种尝试和探究,它分为写前、写中、修改和润色四个阶段。本文结合精准教学理论,对过程性写作的第四阶段进行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把干瘪、枯燥的文章润色成词汇丰富、句式多样、行文紧凑、逻辑连贯和结构严谨、可读性强的英语文章。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精准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6—0102—04
目前,对普通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多种不同的研究,其中过程性写作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写作策略之一。它是分步骤、分阶段培养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和能力的英语写作策略,它分为写前的准备阶段、初步写作阶段、修改和润色四个阶段。这个螺旋式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英语写作的乐趣、树立了圆满完成英语写作任务的信心。前面三个阶段对部分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还是很容易做到的,但经过调查笔者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润色这个阶段出现了困难,主要集中在如何拓展要点使文章内容丰富饱满,不知道添加什么样的连接词、使用什么样的句式使文章连贯紧凑等。
笔者在使用了过程性英语写作教学之后发现学生满足于完成最基本的写作任务,而没有去探求更好的写作方法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进一步研究。并且研究内容就是在完成原有的基本写作任务基础上,精准定位过程性写作中的第四个环节:润色。分析对英语文章进行润色的各种策略,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这些策略去完善他们原来的写作[1]。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中润色阶段的写作策略进行探讨。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1981年Flower &Hayes提出了过程性教学法,这个方法注重写作的过程,把写作过程看作是一个心理认知和语言交际活动的过程。Zamel于1983年在二语写作教学中第一次应用过程性写作教学法,经过多次实践,结果证明该教学法是可行的。20世纪60年代Ogden Lindsley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提出了精准教学理论,专门用于衡量课程过程情况的一种教学理念。精准教学包括确立目标、观察和测量目标行为、记录数据和根据数据调整教学策略。根据这个理论,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正在使用的好分数平台,精准记录并掌握学生的每次测验、考试,甚至是一些平时作业的数据,分析学生的强弱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和频率,让每次的教学行为都是有的放矢,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高中英语写作精准教学实践
(一)精准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精准教学理论,教师首先要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我校多数学生在拿到书面表达要求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内容要点,对内容要点进行提炼之后按要点翻译成英文。要写出一篇可读性强的、得体的文章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有技巧地润色,这就需要对初稿进行润色,高中英语写作的润色就是要使英语文章具有趣味性和欣赏性,其方法主要有细节的添加、句型的转换、词的替换和修辞手法的运用[2]。
(二)精准设计写作教学过程
从学生的求知诉求出发和学习期望出发,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教学过程。根据本校学生学情,精准设计教学重点是学会添加细节和句型转换,难点是运用学到的润色策略进行写作和创新。
润色精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部分:首先,将添加细节的情况做一个总结和细致的分类,拓宽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在进行细节添加时有章可循。其次,对学生想要使用又信心不足的句型进行反复操练,尽可能多地给出各种例子,事先发放专门的句型转换练习,然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精准教学,有针对性地练习薄弱的句型。再次,词的替换,这个需要学生具有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的积累,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获取学生同义词、近义词的掌握情况,然后进行精准的课堂设计和作业设计。最后,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读后续写中,这个方法的运用率会极大提高,所以训练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精准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思路
1.进行细节添加。细节的添加可以分为以下7种:添加原因、例子、目的、结果、条件、过渡词和描写[3]。接下来就具体阐述这七种细节添加的方式。
(1)添加原因。在讲述事情的原委时需要用原因状语来进行解释说明,让事情的脉络和前因后果更加清晰,更好地传达交际意图,使交际更加流畅和准确。引导原因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有because(因为),since(既然),as(由于),now(that)(既然),considering(that)(考虑到)等,例如当申请一份工作的时候,不但要让用人单位知道“我”有意向并能胜任该工作,还要说明为什么觉得自己能够把工作做好,那是因为“我”具有这份工作需求的能力,就可以这样添加原因:“I’m qualified for the position. I am qualified for the position because I have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2)添加例子。作者可以通过举例子详细介绍事物或人物,以便更好地佐证作者的观点,增强说服力;也可以在阐述的过程当中通过举一些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常见的添加例子时用到的词有:“such as,for example,including,for instance,like,from...to...”例如,当我们介绍一个活动时如果能添加一些例子就不会使文章显得干巴巴的,而是有了更具体的内容。假设我们要介绍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就可以这样添加例子:“We have prepared some relevant topics,such as tea culture,Chinese calligraphy and martial arts and so on.”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多,那么一个学校的活动能囊括的项目是有限的,把例子列举出来,让读者了解看看是否感兴趣,然后再决定是否来参加。如果只是笼统地说有这么一个活动,但无法给人直观印象就不能更好地吸引读者。
(3)添加目的。目的状语在句子中的作用是用来补充说明谓语动词进行的目的。目的状语可以用词组、从句等不同结构来表示,常用的引导词有“to,in order(not)to,in order that, so as(not)to,so that,for.例如以下这些句子:She will go to Beijing for a business meeting next week./ When asked why he went there, he said he was sent there to be trained for a space flight.”
(4)添加结果。说一样事情好,好到什么程度,添加一个结果状语从句就可以让人有很直观的印象,例如,My English is very good.My English is so good that I have got many prizes in different English competition.
(5)添加条件。当教师鼓励学生的时候,如果只说“你一定会进步的”或者“你的英语口语一定会更好的”会显得没有说服力,如果这样子改会让学生更容易相信:You will make progress. You will make progress as long as you take advantage of your time effectively and work hard.
(6)添加过渡词。过渡词使用的目的是用来总结上文和引出下文的,对上下文有这承上启下的作用。当在叙述一件事情时,如果需要转到另一件事情时,或是叙述的事情在时间上发生了变化需要过渡时,又或者是情感上有转折、并列或增强时等,就需要使用过渡词。在文章中使用过渡词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文章的层次感和逻辑性,它们可以对文章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
(7)添加具体的描写。首先可以添加动作的描写。动作描写是作者写作中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帮助作品更好地展示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可能受到自身思想、性格、教育和习惯的制约,所以如果能够成功细致地描写某个人物在特定情况下做出的某些反应和动作,就能够深刻地揭示出这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并反映出他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态度,可以具体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甚至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I jumped out of the bed and ran to silence the clock before my family awoken.(我从床上跳出来,在我的家人被吵醒前跑去关掉闹钟。)这个句子能从作者一连串的动作可以体会到他内心的焦灼、担心及内疚,从而可以推断他是一个善良并且为他人着想的人。其次可以添加肖像(外貌)描写。肖像(外貌)描写包括不仅仅指容貌,还包括声音、姿态、神情、风和服饰。作者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刻画出某个人物的肖像,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肖像描写了解到人物的身份、地位、境遇、心理及性格特征。例如,His clothes is thin and filled with patches.White hair is a mess.His face is full of wrinkles and red with cold.(他的衣服单薄,打满补丁。花白的头发一团糟。他的脸上全都是褶子,被冻得通红。)
2.学习转换句型。为了丰富内容,使句式富于变化,充分展示语言的多样性,可以将部分简单句转换成各种不同的句型。例如以下几种转换方式:
一是转换成感叹句。通过将平铺直叙的陈述句改成感叹句,能够更加强烈地表达作者的情感,给读者带来更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共鸣,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能感同身受[4]。I am happy to receive your letter. How happy I am to receive your letter.二是转换成强调句。强调句通过对句子中某个特定的部分进行强调,从而表达出作者的语气、意愿或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使句子的某个特定部分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作者特别要强调的地方。如,You can decide your future.It is you who can decide your future.第二个句子就强调能够决定你将来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第一个句子就只是陈述你可以做到。三是转换成倒装句。倒装句的使用不会改变作者的原意,但因为倒装的成分不同,强调的部分也不同,也就说明作者所要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让读者能清晰地了解作者主要的写作意图,并突出的重点之所在。例如,You can make rapid progress in this way.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make rapid progress in your English learning.四是转换成状语从句。全文使用陈述句或简单句会使文章结构显得松散,降低可读性。将一些有内在联系的句子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一个复合句,可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使逻辑变得更加清晰,结构也变得更加紧凑。
3.学习巧用修辞手法。在人们日常的交际中,修辞手法是一种常见的,也是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交际和写作常用的方式方法。每个人在日常生活的会话中或多或少都会使用到修辞手法,在语言实践中也自然而然地运用到各种修辞手法。英语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夸张、明喻、对比和拟人。
英语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可以使英语作文中的句式结构更加富于变化,从而能够提高文章的质量,使行文的语言更加流畅。修辞手法也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也可以互相融合,就像最后两个例句,虽然它们主要是为了对比,但同时都含有拟人的修辞手法在里边,所以在掌握基本的修辞手法基础之上,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融合和创新。
4.精准进行教学评估。首先是复合句的滥用。如果一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复合句,会使读者变得疲惫不堪,精神紧张,所以在进行英语写作时要注意长短句结合,简单句与复合句穿插,让行文变得流畅的同时还要轻快一些。其次是词汇匮乏。学生词汇量不足也严重影响了写作的提高,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词汇,注意指导学生同义词和近义词的积累,反复做一些词意替换、一意多词的练习,让学生在想到一个意思的时候头脑里出现的是所有相关的词汇,然后选取一个最切合语境的词放到文章中,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不同的词所传达的意思或感情色彩也是不一样的。词汇的积累给高中英语写作奠定了重要基础。所以进行句型转换练习的教学就很有必要,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一句多译的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用不同的句型表述同一个意思。
英语写作的润色是建立在学生能够完成基本写作任务基础上的提高和完善,适合在高年级具备一定英语写作能力的学生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准定位教学对象[5]。总之,英语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在平时的阅读、完形填空、听力等课上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精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中的词汇和句型。课后进行精准的教学评价也非常重要,多元化、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精准地设计作业、课堂实践、测试,根据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从而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慧.修辞美学下的大学英语写作——以五中常见修辞手法为例[J].艺术科技,2014(02):167-174.
[2]王心珏.英语写作与修辞漫谈[J].华章,2013(34):73-74.
[3]马春丽.浅谈英语同义词替换[J].黑龙江大学学报,1985(03):32.
[4]许晓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看同义词的替换问题[J].语言学研究,2007(04):5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专项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ZJY1483)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