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析

作者: 何建梅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各个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教学政策,并为学生创建出轻松的教学情境,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文章从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8—0112—04

群文阅读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引,学生对群文展开整体性的阅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思维水平等。语文核心素养,即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语文学科的具体化,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各个能力,并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教育目标。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压力,且正处于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青年时期,认知思维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仍未达到成熟人格的标准。所以,教师需要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征,就“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方式,并没有将学生的性格爱好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这不仅违背了新课标的教育原则,还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致,从而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抵触心理[1]。通过对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研究,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渗透到阅读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建出一个趣味性高、互动性强的阅读教学情境,既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又能进一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致,不断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文章并进行高效的阅读,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部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衡量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应用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新课标与群文阅读教学法的本质,将新课标、核心素养以及群文阅读教学法充分融合,让三者之间形成一个互相辅助、互相促进的关系,不仅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意识,还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阅读水平以及文化审美水平,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好一定的铺垫。教师通过采取实践与群文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

3.有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充分体现出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实施的内在涵义。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借助先进的网络教育技术,探究群文阅读教学与新课标的教学本质以及教育目标,并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库,进而使得课程资源的获取路径变得更加广阔,以此能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群文阅读教学方式给予了教师自由选择文本类型与议题的权利,教师需要深入优秀教师群体中进行充分的探讨,不仅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以及专业能力,还能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二、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标重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但是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忽略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没有将学生看作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兴致便会大幅度的降低[3]。此外,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高考压力的影响,过于追逐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想要更高效简洁的阅读方式,从而无法有耐心地阅读文章,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

2.缺乏有效的阅读思维训练方式。由于教师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能将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导致学生的阅读思维水平得不到快速的提升[4]。此外,部分教师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会为学生的思考角度做一个定性,这会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与探究的能力,进而无法增强课堂的训练效果;与此同时,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部分教师会对其直接补充,没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和讨论,既让学生无法提升自己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又进一步限制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3.缺乏贴切的核心议题。群文阅读是教师通过设计贴切的议题,从而展开的一种集体的建构活动,这对教师提出了较大难度的教学要求,同时也体现出了议题设置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设计的议题内容过于宏观,无法让学生抓住群文阅读的学习重点,既不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又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无法得到快速的提高。除此之外,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特征,设计的议题过于封闭,促使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太窄,从而无法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与水平。而且,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议题的过程中,没有从教材中的文章出发,使得选择的文章之间没有较强的关联性,使得学生无法有效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与阅读水平;与此同时,教师在提出核心问题的过程中,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并缺乏一定的探究性,使得学生不能站在多篇文章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只是对每一篇文章进行单面的分析与思考,从而导致议题的设计活动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

4.缺乏有效的文本组合。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出现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对文本进行深刻的理解,并能够掌握语言的规则系统。作为学生的指引者,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以此明晰文本的定位,并能够选择出合适的文本,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在语文必修教材中选取群文阅读的文本,没有深入挖掘选修教材与课外阅读读物,这不仅无法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会进一步降低学生的阅读思维。此外,教师在选择文本的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以及文本之间的关系,导致文本组合存在一定的限制[5]。

三、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1.深挖语文教材,明晰议题的科学性。议题是教师实现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议题的有效确立不仅能为学生创造出高效的思考空间,还能为后续的组合文本活动打下坚固的基础,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水平。对此,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深挖课本中的教材,并依托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设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将课堂的教学目标与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充分融合,为学生设定出一个开放性以及拓展性的阅读议题,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致与阅读水平,又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另外,教师在设计议题的具体过程中,还可以从单元导语中提炼出不同类型的议题,如人文主题类、表达特色类等;也可以从知名作者的文章进行议题的设计,如作家风格类;同时也可以通过教材后面的学习提示,深刻理解教材文本的内涵,并设计出语言积累运用类的群文阅读议题。例如,教师在对高中语文统编版的学习提示研究的过程中,得出《女神》与《立在地球上放号》的出处与内涵相似,便可以选取这两篇课文形成群文阅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能进一步促进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6]。

2.依托阅读议题,合理组合阅读文本。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文本作为基础与依据,教师需要通过严格遵循阅读文本的组合原则,才能够为学生创建出形式多样、具有审美意义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在选择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紧扣核心议题,将建构议题涉及到的思考维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选取具有互文性与差异性的高中语文阅读文本,从而有效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信息载体认知,并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关联,以此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在选取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文本与课外阅读文本纳入其中,让学生能够有效培养自己的思维水平、文化水平以及审美水平。例如,高中语文统编版《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学生要能从中学会观察社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思辨性思考。而教师则可以在此文章之上,将课外阅读文章《钦差大臣》《阿Q正传》也发给学生,让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认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品味。

3.合理分解议题,设计高效的课堂问题。思辨能力也是构成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品质之一。教师对核心议题既能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拆解,又能够进行集体的建构,从而为后续课堂问题的设计作好铺垫,以此有效促进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在设计课堂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个维度对群文的内涵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设计的问题相互需要具备一定的关联性,不仅能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此外,教师要根据学情,对课堂问题类型及时调整与修改,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探究性、整合性以及冲突性类型的课堂问题,以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鲁迅所写的《祝福》以及《伤逝》《故乡》为例。此核心议题为鲁迅小说的“凝练简洁”风格,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通过阅读以上小说,你喜欢他的写作风格吗?为什么?”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感知理解水平以及聚合思维水平;第二,“请结合对鲁迅的了解,探讨鲁迅小说的风格有哪些呢?”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推断水平、分析水平以及探究水平;第三,“我们如何评价鲁迅的创作风格?”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水平以及综合评价水平。在不同类型问题的助力下,学生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4.根据核心议题,开展高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新课标凝炼了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对学生课堂的学习目标进行了科学的设定,这就需要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将核心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依据,对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合理设计。基于此,教师应通过确定科学的核心议题,结合新课标的教学内容,设立明确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高效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水平。此外,教师在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要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鉴赏以及表达交流等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搭建支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与表达能力。例如,在高中语文统编版《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的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以上三篇小说中的人物的变化以及选择绘制思维导图,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快速阅读水平以及信息处理水平。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选取小说中的片段,进行生动的演绎。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引发阅读的兴致,还能促进自身阅读素养的快速提升。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不仅改变了教师自身的观念,还改变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式。从一种强化阅读教学演变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同时阅读几篇文章,是将“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学方法”的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对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学情,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够为学生创建出一个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顾之川.高中语文“一课多篇”教学之我见[J].湖南教育(B版),2022(08):34-37.

[2]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C].对接京津——社会形态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077-1079.

[3]黑亚男.高中语文古典诗词审美教育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4]吴莹.高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5]朱传娜.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21.

[6]周晨曦.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编辑:郭裕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