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程露【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将“问题与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提倡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体验学习,在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教学过程能够把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在明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方法、呈现驱动问题、设疑突破难点、理解获取新知等方面,发挥英语教学的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升级,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标;问题情境教学法;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8—0116—04
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这一学习理念为初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1]。”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情境教学法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利用和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加强情感体验,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问题情境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并应用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改善英语教学环境和教学形态,并提高教师分析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使教师达到更加合理有效的设计教学、展开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及教研能力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应用或尝试过问题情境教学法的教师普遍认为,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英语问题变得形象具体,不仅能促进初中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将枯燥的英语课堂变得充满趣味。然而,在常态的英语教学中也不难看到,在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时,仍然可以看到问题情境多集中在教学的导入部分,或只把问题情境使用在公开课及各类教学参评课中,出现情境创设流于形式的现象;而且存在着教学情境的创设超出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重点不突出,致使学生缺乏独特的自我情感体验;存在着问题解决没有伴随教学内容而发生情境延伸,问题设置简单随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符合;还存在着情境设置的方法过于冗杂,使学生很难进入英语学习的境地,情境成为羁绊教学的包袱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深刻地反映出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有效研究与问题的设置、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致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思维相脱节,教学中的启发性、探索性、环境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依托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既不高深也不抽象。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以创设英语情境为前提、以提出英语问题为核心、以解决英语问题为目标、以应用英语知识为归宿,这对于英语课堂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理据与教学定位
1.教学理据。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将“问题与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提倡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体验学习,在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有学者认为“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要求我们顺应课改要求,依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交流探讨问题的答案,获取新知识”[2]。也有学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添加能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再按一定的表现形式编制而成的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3]。由此可知,“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就是设计富有意义的情境,设计好问题,以问题引入,以问题串接,以问题为载体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4],让英语课堂教学在情境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解决中获取知识。一方面,初中学生正处于接受能力强的阶段,教师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英语学习和思考的对象和载体,其现实性和丰富性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语言学习的范围,强化语言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更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5]”。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积极主动地探索与思考,理解掌握所学知识。“问题情境为师生在分散的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提供了展示平台,为师生的合作创新、整合建构、共同提高搭建了桥梁[6]。”
2.教学定位。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要设置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着力培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学生核心素养……在词汇知识的教学中,要摆脱一味死记硬背和反复的、不用理解的机械训练;在语法知识的教学中,要注重创设语法知识呈现的语境,在语境中指导学生分析思考所学语法的使用规则和语用功能;在英语语篇教学中,要针对文体特有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并关注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建立文体图式、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避免单纯讲授语篇知识;在语用知识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在输出活动中注意创设真实的、与问题解决紧密关联的语境,明确交流的目的和参与人的年龄、身份及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正式或非正式场合,选择得体的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7]。”由此看来,在英语教学中探索和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能够恰到好处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首先,问题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完成知识建构,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从而克服学生被动的、服从的学习状态。其次,初中英语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与情境素材的选取,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指向教学目标,涵盖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使问题与情境的结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教学流程。从情境教学法的视角看,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特点,是在问题与情境之间创造一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确定、质疑修正、解决问题等环节,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英语能力提供条件保障。其显著的优势在于:教学过程能够把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在明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方法、呈现驱动问题、设疑突破难点、理解获取新知等方面,发挥英语教学的作用。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到知识的建构及修正,既可以是一个单向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递进问题的往复过程,这个过程既有对前一个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又有对下一个问题的再发现、再认识、再解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知识理解与建构。
三、教学方法及应用策略
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问题情境教学法具有教学方式灵活,学习环境真实,师生互动和谐,学生参与积极等特点。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利用带有示例性问题的提出活动,将其作为一种支撑,帮助自己和学生积累越来越多经验,从而为完成更高层次的问题提出活动做好准备”[8],这是其主要的教学策略。
1.挖掘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问题,为学生有效解决问题设置问题情境。一方面,通过挖掘教材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达到“用好教材”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难度,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比如,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如,Which animal is the symbol of Thailand?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to protect animals?What do you know about wild animals?然后,让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知识以组为单位讨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讨论之后派出小组代表来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回答内容随机再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答出正确答案是大象,也不要直接否定学生,而是要进一步列举与大象相关的一些事例或数据,从而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大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描述大象的一些特点来进行互动,从而引出ivory、Thai Elephant Day.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的语法知识,用一般现在时态简单地描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或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情况。由此,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得以更好地加强和巩固。
2.借助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把实际生活与英语学习联系起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复杂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 you like bananas?》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询问别人喜欢与不喜欢食物的句型,并谈论自己与亲友早餐、中餐、晚餐爱吃的食物,来引导学生学习与食物有关的单词,为他们以后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喜好、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新的语言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本单元与食物有关的词汇,并让学生学会区分有关食物的名词:breakfast,lunch,dinner,egg,apple,pork,beef,pear等,能按肉类、果蔬类进行分类和总结。学习英语可数与不可数名词,并对所学部分词汇分类归纳总结。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去使用这些词汇,从而巩固记忆。比如,把like分别放在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中,询问和谈论别人或自己的一日三餐所喜欢的食物并学会对食物进行营养搭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扮演服务员与顾客的角色,在表演中让他们多次运用这些单词。比如,让一个学生扮演服务员,另一个学生扮演顾客。让学生通过使用chicken和vegetables这两个单词,来明确区分它们单复数的使用。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更深刻地理解一些单词,进而提高学习单词的效率。
3.利用Chant吟唱,创设问题情境。Chant作为一种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形式,常出现在英语母语国家的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并积累了丰富的原始素材。充满童趣的表达方式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亢奋状态,刺激他们对英语的求知欲和表达欲,使学生在低吟高唱中感知语言韵律、合理运用语言。如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when is your birthday?》第一课时,用chant导入:
Let’s chant!Hello,everybody.This is me!My name is Eva.I am friendly.
Do you like me?Yes, I do!I like oranges. They are yummy.
You say oranges.I say yummy.Oranges!Yummy!Oranges!Yummy!
Today’s my birthday.I am happy.Birthday!Happy!Birthday!Happy!
So let’s get started. Are you ready?Yes.I‘m ready!
这首chant极具动感,学生非常感兴趣且积极吟唱,既复习了已学知识,注意力又高度集中,这对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作了有效铺垫。
4.运用虚拟场景,创设问题情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教具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便捷。通过课件、图片、微视频、微动漫等信息技术手段,将问题情境在屏幕上直观呈现出来,让小学生在观察、聆听、感悟的过程中体验英语,以此展开英语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What does he look like?》,在讲授Section B 2b前,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要求学生在认真观看的过程中,记住视频中人物的外貌特征。然后讲授2b时,教师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在进行师生问答和生生练习时,学生参与度很高。
5.开展游戏互动,创设问题情境。课堂上的英语互动游戏,具有特定的规则、目标和趣味,能巧妙地把教学目标以游戏的形式融入教学活动,通常会起到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组织学生游戏,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学生对所学语言进行互动交际的目的。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一般疑问句“Is this/that a/an...?”时,就可以采用“猜猜看游戏”。教师提前在讲桌里放入文具盒、钢笔、苹果、尺子等较小的物体,讲课时从讲桌里拿出一样东西并迅速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让学生通过问问题猜出这是什么。学生便很自然地会使用“Is that a ruler?”这样的句型。
总之,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为初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对于教师而言,深入研究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从教学结构和教学形态上进行修正或改进,让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7]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05).
[2]鞠毅.“问题情境”教学法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0(63).
[3]李凤兰.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5(10):106.
[4][6]于水靖,高兴.浅谈问题情境教学法,中西部科技,2010(29).
[5]孙玲,徐文彬.“问题解决”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20(02):100.
[8]王嵘,蔡金法.问题的提出:从课程设计设计到课堂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20(01):94.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