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
作者: 阙新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强教必先强师,为中小学培养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培养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一次政策创新。
如何让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是这项政策落地落实的关键。
一是选拔适教乐教人才,坚定立德树人初心。要严把选拔关,让有从教潜质、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成绩优秀固然重要,但是否适合当教师、是否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却决定着一个教师在教育之路上能走多远。这在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到。在读研究生还要经过二次遴选,这既体现了政策的严肃性,优中选优,又让学生经过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之后再选择,决定是否愿意立志从教、甘守讲台,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二是强化专业素养培养,树立终身从教理想。教师是一种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除了要有扎实深厚的学科专业素养外,还要有较强的师范生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在“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中,要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牢固树立终身从教理想,锤炼教学基本功,提升教书育人本领。要重视教育实践环节,只有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更好更快地胜任教师工作并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三是提供专业发展支持,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国优计划”是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教师,要对从教毕业生持续专业发展给予支持。优秀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重视在职培养,促进其不断成长。要发挥从教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在学习培训、进修深造等方面创造良好条件。要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鼓励从教毕业生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深耕不辍、笃行致远,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