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中党组织功能发挥的途径

作者: 梁翔 刘俊玲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不断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联合党支部坚持强化党对教育对外开放的全面领导,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广泛调研,做好政策宣讲,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增进中外师生交流,加强平台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教育交流层次,服务全省发展大局,推进不同层次教育走向国际,较好地实现了对外开放教育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的融合。

【关键词】对外开放教育;国际交流;党支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7—0034—04

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和改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党建工作。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确保党中央对外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教育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安排,以党建促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强化党对教育对外开放的全面领导,围绕全省国际教育对外开放实际情况,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做好政策宣讲,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加强平台建设,深化对外交流层次,积极推进我省不同层次的教育走向国际,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质增效,探索对外开放教育工作中党组织功能发挥方法和途径,积累了一些优秀经验和成功的做法。

一、全面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领导

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为目标,对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各项要求,不断完善国际处党支部党建制度规范,加强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通过支部会、处务会、青年读书班等多种方式,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时,紧密结合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实际,创新思想和观念,推动工作科学、有效推进。此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懈提能力、持之以恒转作风、全力以赴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斗争精神,有力推动全省教育国际交流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党建引领,广泛调研,做好政策宣讲

将党的先进性基因和时代性特征融入开放教育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中,不仅能突出对外开放教育的中国特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更能提高对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党建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党建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提高政治站位,立足现状,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着力促进党建工作对教育国际交流工作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基于这一认识,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依托自身资源和党建实际,构建了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学习教育机制,支部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党性意识不断提高。一是充分运用主题党日、党课、定期集中学习等方式,组织党员系统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业理论知识和时事政策等内容,强化党员思想武装。二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手段优势,搭建多元化学习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信息化平台,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发展。三是以主题教育学习为契机,创新开展党员干部带头讲党课、党员“亮牌、践诺、创效”以及党员知识竞赛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掀起了新一轮学习教育热潮。

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努力发扬和继承我党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党的对外教育大政方针和具体政策宣讲,让党的对外开放教育深入校园和基层,让师生广泛了解教育对外开放的利好政策,实现将党和国家的对外开放教育政策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教育国际交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立足职能,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先后赴兰州大学等省内多所高校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深入了解掌握高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建议等,形成调研报告。同时,赴陕西省教育厅及部分高校学习、了解各项业务工作和先进的经验做法,更具针对性地指导甘肃省各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推动对外交流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

结合党史教育活动,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认真谋划,启动了“为党旗添光彩、为师生办实事”的实践活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面向师生做好公派出国留学工作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重任。同时,结合甘肃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实际,面向各地各校广泛开展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政策宣传解读、项目咨询受理工作,详细解答师生在公派留学中的困惑,提升公派留学录取率。此外,结合调研赴省内高校宣讲国家公派留学政策,下发西部地区人才培养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俄乌白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等国家公派留学项目遴选通知,审核受理上报符合申请条件的项目候选人申报材料,做好录取人员的派出手续办理和在外管理工作,为我省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三、加强教育引导,传播我国优秀文化

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也有着不同的政治立场。因此,在开展国际交流工作时,我们要牢牢把握党管外事工作的原则,牢固树立“外事无小事”的思想理念,建立长期有效的涉外安全工作责任机制,始终将涉外安全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常抓不懈[2],在具体做法中,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引导支部全体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不存在侥幸心理。同时,紧紧围绕国家和省上重点工作任务,充分利用党建工作的多样性和实效性,通过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活动,进一步做好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工作,从而增进中外师生交流,增强国际教育理解。

借助甘肃省高校已有对外教育机构的影响力,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不断提高国外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比如,甘肃中医药大学先后在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泰国等国家建立“岐黄中医学院”和“中医中心”,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培训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为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作出积极贡献。

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要求,组织高校外籍师生参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等党史纪念场所,引导外籍师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实践历程。与此同时,由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牵头组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外籍师生全面了解我党百年发展成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甘肃特色地域文化,增进中外师生交流融合,搭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四、加强支部联建,强化平台建设

为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推动全省高校积极克服疫情影响,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取得新成效。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应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并保持拼搏精神,消除落后恐惧症,坚定不移抓发展,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通过与高校联合开展支部活动,学习借鉴高校样板党支部的好经验、好做法,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不断加强平台建设,提升对外交流层次,着力提高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度以及党建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的堡垒作用。

在“百校结好”项目推动下,成立了甘肃省中小学百校结好协作体,举办了“一带一路”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百校结好”线上艺术展,展出了来自多个国家的艺术作品,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参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校园文化艺术交流与互学互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兰州市一只船小学等与日本、新西兰、新加坡外方学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这些活动提升了甘肃省对外开放教育交流层次,夯实了“一带一路”国家间民心相通的基础,加强了中外青少年之间的友好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调动起了甘肃省中小学国际交流工作的积极性。

五、把准方向,服务全省大局

“积极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既定方针,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年轻人是高等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任务和目标”[3]。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立足全球文明构建这一出发点,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交流内容,拓宽交流渠道,探索符合省情、校情的中外人文交流合作路径,推进不同层次教育走向国际。

涉外工作无小事,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结合工作特点,不断加强自身政策和理论学习,结合党的对外开放教育政策,依据国际国内最新形势、支部职能和业务特色,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制订了支部年度理论“四学”计划。即,学政治,打牢思想根基;学教育,提高工作水平;学外交,确保方向正确;学业务,提升对外教育工作的专业水平。

同时,督促、指导西北师范大学办好中华语言文化学历班,不断加强来华留学日常规范管理水平。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等高校先后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办“‘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学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高端论坛等国际会议,启动“新丝路教育情”甘肃教育国际大讲堂活动,以每月一期的形式,邀请知名外事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指导,搭建全省教育国际交流领域分享平台,全面提升甘肃省高等学校国际交流工作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

此外,借助“一带一路”的良好机遇,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积极推进甘肃省职业教育走向国际舞台,主动服务“技能甘肃”建设,统筹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如,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塔中矿业有限公司,在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成立中——塔冶金培训中心,为中塔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奠定基础,并积极推进“鲁班工坊”建设。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与乌克兰西部国立大学、文尼察国立技术大学签署了多项合作办学协议。在不断努力下,甘肃省职业教育优质职教资源引领和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全省经济社会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2022年启动的“百校结好”云端艺术节,面向海内外青少年群体征集音乐、舞蹈类表演视频作品,并选取部分入围作品制作成特别节目,在国际国内主流媒体平台播出。举办结好学校线上签约与交流活动,推动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兰州市天庆实验中学、兰州华侨实验学校、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酒钢三中等与白俄罗斯、马尔代夫、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中小学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并进行师生交流互动。

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处坚持将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立足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国际交流工作与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持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目标为导向和结果为导向相结合,针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不断夯实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国际交流工作中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确保党对外事工作的全面领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8-07-03)[2023-03-28].https://www.12371.cn/2018/09/17/ ARTI1537150840597467.shtml.

[2]陈晓曦,杨艳.新时代高校样板党支部建设引领事业发展的实践逻辑与融合机制——基于南京审计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党支部的思考[J].南京开放大学学报,2022(03):19-27.

[3]庄瑜,周俊辰.本科国际交流生党建工作的现状与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3):139.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厅2023年度甘肃省中小学校党的建设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2023GSJYDJKTZD11B)

编辑:谢颖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