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育桃李

作者: 杨蓉

默默耕耘是她,爱岗敬业是她,细心呵护是她,她就是金昌市实验小学教师曹志霞。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青春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爱为学生建造一座座神圣的殿堂。在这座殿堂里,充满创造灵性、欢声笑语和人文关怀。

撒播心灵阳光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上语文课,希望你们能收获知识和快乐……”

新学期伊始,在金昌市实验小学的操场上,曹志霞组织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学生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有序游戏。当课堂走向户外,奇特的体验生成了,孩子们兴致勃勃乐在其中。一个个认真的模样,一张张舒展的笑颜,便是最好的见证。一节课下来,每个人的收获颇丰,感悟也不少。

“我很喜欢曹老师的上课风格,很有趣。她上课时一边说,一边做,会以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让同学们理解得更加全面,不会落下一位同学,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曹老师。”学生孙振淇说。

杜威说过,走出教室一点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曹志霞说,这次室外语文课教学的尝试,让语文课里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具体的生活图景,在孩子们眼前浮现,让孩子们在享受中感悟大自然。

今年,是曹志霞在教育战线上耕耘的第26个年头,她把身心融进事业里,把精力倾注在学生中,把青春挥洒在教育教学上。她秉承“勤学善思、求真务实”的理念,从不倦怠,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在生活中,她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厉,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

她爱自己的学生,课间她和学生促膝交谈,课后为学生答疑解惑。她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影响着学生;她的认真、专注和坚持引领着家长。她言传身教,将“文明、守信、礼仪、感恩、奉献”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传授给学生。

一片丹心育桃李0

从教26年来,她在农村学校坚守16年,先后担任过小学语文、初中语文、心理健康、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教学。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领导同事的认可,先后被评为金昌市优秀教师、金昌市课改先进个人、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甘肃省骨干教师等。

孩子们的“老师妈妈”

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曹志霞就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她深知爱是师德的魂,师德的源,爱是教育的永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的爱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了起来,她的爱融化了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她的爱打开了学生心灵的大门。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遇到困难,一定要和我们说,你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回忆起曹志霞的这句嘱托,王启悦的心中便涌起阵阵暖流。王启悦是曹志霞曾在学校心理社团带过的学生,起初,这个孩子有爱啃指甲等一系列自卑行为,经过一年多的辅导,曹志霞给了王启悦很多鼓励和建议,王启悦的学习一点一点进步,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她说:“曹老师打开了我心里的窗户,让空气透进来,让我看见了阳光,我的内心终于不再黑暗。”

作为一名教师,“严”固然重要,但“爱”更润物无声。“所谓育人先育心,教育的意义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培养一个个健全而强壮的灵魂。”曹志霞如是说。

以心换心,以情动人,所以她带过的一批批学生对她还有一个别致的称呼:“老师妈妈”。她的学生是那么依恋她,尊重她,爱戴她。在她调离工作了三年的乡村小学时,孩子们挥泪作别,久久不愿离去;她因为休产假不能继续工作,想念她的学生们相约来家中诉说小别离的思念;她的第一批学生在时隔二十年后仍不忘师恩,结伴来看望她,和她一起重温初为人师的美好回忆;赤子心犹在,何时不儿童,她的学生张露大学毕业归来,手捧鲜花为她庆祝“儿童节”……她全身心地爱着学生,也被学生满心爱着,对学生而言,她亦师亦友亦母。

“我认识的曹老师,对学困生、心里有困惑的孩子,观察比较细致,每次都能耐心辅导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曹志霞共事多年的数学老师高宁说。

“教师这个职业是‘交心’的职业,亲其师方可信其道,我一直坚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曹志霞这样说道,事实上,曹志霞也是这么做的。

教学改革的“领头雁”

一个个日子升起又降落,一届届学生走来又走过。在时光的长河里,面对讲台,背靠黑板,曹志霞手中的粉笔慢慢化为漫天爱的符号,把一个又一个四十分钟,用汗水和智慧编织成爱的天空。

“人坐正,精神棒”

“任务单,快拿”

“时间动,我就动”

……

在金昌市实验小学六年级五班的教室里,一堂“不一样”的语文课正在开展。讲台上,曹志霞发出管理口号,讲台下,学生齐刷刷拿出任务单。一上课,这样的场景就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师生热情互动,课堂上满是活泼的气氛。

这样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是曹志霞主持创建的“三主一效”课堂高效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主线”的“三主”,最终实现“高效”这一目标。学习任务单、“时间”工具——闹钟和“管理”工具——课堂管理口号、课堂管理手势、课堂管理印章和课堂管理Q币都是“三主一效”课堂的必备课堂工具。“三主一效”课堂的初衷就是“考试成绩好一点,回家作业少一点”,探索了“双减”背景下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及高质量课堂的实施方法。

“‘三主一效’课堂很忙碌,不会让我们闲下来,一堂课不是在读就是在写,这样的课堂让我学有所成,非常充实,这样的上课方式感觉40分钟都不够用。”金昌市实验小学学生张雪歌直言,“三主一效”课堂让自己全身心投入课堂,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

课堂处处皆风景、时时有惊喜,这是师生对曹志霞课堂的一致评价,她的课堂严肃而不乏活泼,教学创新而灵活生动。“我的课堂有三个关键词,减负、提质、高效,也就是在‘双减’理念的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学,把学习的‘根’和‘本’都放在课堂上完成,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讲堂,已经变成了学生的学堂。”曹志霞说。

有付出就有收获,由于她的突出表现被金昌市教育局评为“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她主持创建的金昌市实验小学“三主一效”课堂高效教学模式,在金昌市教育局“德润校园·学在金昌”八项行动特色品牌项目评审中获智育培基项目一等奖,学校获奖补十一万元,这一高效模式将在甘肃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推广。

自曹志霞负责学校教研工作至今,16年期间,她潜心致力于教育科研的研究,做学校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工作的领头雁、排头兵,引领学校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探究高效的课堂模式。在新课改中,她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以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新一代学者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甘做教育人梯

在青年教师眼中,曹志霞还是“师父”。行走在校园中,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室走廊上,她和青年教师在交流听课的感受;上班的路上,她和几位青年教师边走边鼓励……

在她负责教研工作的十多年里,她抓实教科研制度与文化建设;倡导教师真做课题,做真课题;率先尝试探索更新教法,上展示课、研讨课、示范课,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效果明显。同时,她还坚持和年轻老师进行学科帮扶结对,互相听课,共同探讨,甘做默默奉献的铺路石,指导本校多位老师成长为省、市级教学能手。

“要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曹志霞深深清楚这一点,为此她边教学边学习边研究,写出了大量的教学经验总结和论文,并系统总结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她撰写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获国家、省、市评比一、二等奖多次,发表省级论文4篇,市县级论文10多篇;她执教的优质课获部级奖励1次,省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市级优质课一等奖3次、二等奖5次。

她先后主持通过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5项,县级课题3项。其中参与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学科评价体系的构建》荣获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她还被聘为金昌市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金昌市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第五届督学、金昌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师,并赴周边县城、乡镇送教。

教育是事业,奉献之路无尽头;教育是艺术,创新之途无止境。“曹老师个人素质好,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创新,勇于探索,教研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特别是她的课堂,有人性化、有个性化,孩子们特别喜欢。”该校副校长李克霞这样评价到。

数载春秋,几度年华。曹志霞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带头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编辑:张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