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进校园”,安全和营养缺一不可
作者: 王红峰目前,幼儿园孩子的早餐、午餐都在学校,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中午也在学校就餐。而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何让孩子在学校吃得营养又安全是当务之急。而“预制菜进校园”当须解决好绿色安全和营养健康两大问题。
所谓预制菜是指经过加工和包装后,可以直接供应给消费者的食品。由于预制菜的制作过程涉及食材的选择、加工工艺、保鲜方式等诸多环节,一旦其中一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风险。如有些不法商家可能会选择低价、劣质的原材料,甚至使用过期或非法添加剂,给学生的健康带来风险。预制菜的加工环境卫生状况也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一些小作坊或违规加工企业可能存在卫生问题,如使用不洁净的设备、不合理的储存条件等。还有预制菜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也容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在高温下长时间存放或不规范地运输,可能导致细菌繁殖和食品变质。
此外,由于预制菜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保存和加热,其中的营养素容易丢失或降解,使得预制菜的营养价值相对较低。与新鲜食材相比,预制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含量通常较低。预制菜通常还富含盐、糖和不健康的饱和脂肪。当这些食品成为学校食堂的主要选择时,可能导致学生饮食不均衡。
总之,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预制菜进校园”弊大于利。在预制菜行业尚不成熟和规范之前,对“预制菜进校园”还须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对预制菜已进入校园的学校,更要从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学校食堂管理、赋予家长知情选择权等方面入手,趋利避害,确保学生的用餐安全。
上一篇:
“预制菜进校园”背后的教育隐忧
下一篇:
“预制菜进校园”应先征求家长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