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模式下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作者: 马祥丽【摘要】为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实现各个地区的名校资源共享,带动教师团队共同提高,各个地区都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有效改变教育结构单一化的问题。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师要以“三组两课三平台”建设,提高学习晋升意识,实现专业化发展;立足集团化办学,推进教学教研协同发展共同体有力构建。文章结合实践就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作一论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集团化办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机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20—0047—03
集团化办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近年来受到基础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广泛关注,而且其办学的规模与发展速度都在逐年递增。针对集团化办学蓬勃发展的新趋势,初中英语教师要及时接受新理念,整合新资源,促进优质教育的新理念有效落地,通过创新优质资源的扎实应用,推动教学改革纵深化落实,切实提高英语学科育人综合质量。
一、集团化办学模式下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遇
(一)有利于活化教育教研氛围
集团化办学的实施,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地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集团化办学理念提出之前,各个学校教育对话的频率较低,一些优质资源难以全面共享,教学的综合质量很难实现稳步提升。而通过集团化办学,可以将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高效输送,并通过集团化办学推进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深度反思,促进协同发展。同时,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在教育交流活动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教育经验,以优质学校、优质师资为主力军,促进全体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稳步提升,营造活化教育教研氛围,推动集团化办学模式发展更加稳健[1]。
(二)有利于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耦合
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力,集团化办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取得教师的积极支持。所以,集团化办学的最终落脚点也要以人为本,借助集团化办学,可以更好地带动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智慧更好地流动提升,让教师产生更强的幸福感、快乐感、满足感,这样才能让教师更好地接纳集团的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学习成长活动,促进教师积极落实校内实践,参与校际互动,推进教学科研工作扎实开展[2]。
(三)有利于教师形成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
实施集团化办学可以从顶层设计层面优化要素配置,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活动,还可以形成一种民主、开放、和谐、合作的共进精神,有效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形成更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团队,切实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对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应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终身学习,提高专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有方向有目标地引导教师沉淀成长。此外,通过集团化办学,还可以引导教师适应新课标,积极进行校际岗位流动,在实践中促进教师对集体发展方向、思想认知、核心素养、价值追求等多个方面的有效把握,带动教师形成共同发展愿景,实现不断进步。
二、抓好“三组两课三平台”,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集团化办学的落实,强调打破校际壁垒,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要通过“三组”,即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两课”,即课堂建设、课程建设与“三平台”,即校本研训平台、校内外交流平台、校内外竞赛平台建设,推动初中英语教师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发展。
(一)抓好“三组”,带动教学团队协同发展
1.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落实中要积极推进大教研目标实现。通过专业教研组建设,要引导教师审视当前学科教学工作,具备高站位的宏观意识,以新课标为指引,关注英语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的综合改革工作,推进教研工作循序展开[3]。同时,还要有效捕捉各学段的教学研究重点,结合教师培训工作,修订教学计划。教研组要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向全体初中英语教师推送专家讲座、名师示范课,推进英语学科专业教学培训工作有效落地,带动更多教师长知识、开眼界,提高教研综合理论水平。
2.初中英语备课组要扎根教学实践。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校本作业开发、常态课互听互学等活动,聚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发挥集体智慧,探索攻关之道,推动备课工作具体、务实、精准、规范,且具有教学针对性。同时,要让教师在英语学科业务研究领域获得专业化提升,打造英语研究型教师队伍,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引导作用,成立相关的课题组,实现跨校区、跨学科教学教研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此外,还要关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推动更多教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引导教师从经验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创新型教学有力转变。
(二)落实“两课”,推动教学教研实践协同发展
1.围绕学为中心,紧抓课堂建设。结合学生学习接受情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有效落实,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优化课堂结构,推动教学综合质量稳步提升。同时,在课程建设工作开展中,不仅要牢固树立国家课程的根基主干意识,还要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枝叶,推进英语育人综合质量稳步提升。首先,要关照学生的中心性价值,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优化教学课程设计意识,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其次,立足课堂还要实现两个转变,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效服务。第一,要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从课堂的“教师主角”向“学生首席”有效转变,教师要积极成长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陪伴者。通过任务式引导、项目化学习、合作探究等综合过程服务学生主体进步。第二,要实现输出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的有效转变,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心态,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可以主动探究,积极分享。同时,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迁移,推进问题的创新性解决,鼓励学生提出更多个性化的观点和精彩创意,让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精彩。最后,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还要抓好备课、课堂教学实施与课后巩固训练三个环节,推动学生紧密学习循序发展。从课前备课环节入手,就需要对英语课程的单元目标、章节目标以及课时教学的目标有效分析。以明晰的目标设定,让学生在学习中坚持因材施教,灵活地指引学生学习参与,实现对英语学科知识的纵横关联,贴合各个年级之间的课程衔接,让学生不断进步。同时,立足课堂教学实践过程,需要英语教师更好地将名师示范课、课改成果、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的一些课程类型有效分析,引导教师从授课者角度向学习者角度有效转变。对同课异构及各类课型有效理解,并选择与学生学习基础相适应的微课、课件,从亲身实践的角度积极运用,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反应推进有效反思,切实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此外,还要立足课堂教学环节做好评价工作,引导集团校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校际开展在线研讨,真正将磨课工作落到实处,打造更多精品课程,灵活地指导学生学习进步。在课后巩固环节,需要重视作业的科学设计,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通过综合型作业、拓展型作业、探究型作业、实践性作业、趣味性作业,释放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提升。
2.落实五育并举,做好课程建设。首先,基于国家课程,可以推进学生学习过程实现有效的延展,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通过口语交际、英文原声电影欣赏、项目化学习等方式,推动课程活动化落实,让育人活动效益最优化。其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进课程育人活动的灵活开展。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早读、大课间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社会课堂等多元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让学生在感恩意识、实践意识等多方面学习提升。
(三)打造“三平台”,推动教学教研协同发展
1.校本研训平台。集团校可以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举办讲座,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2.校外交流平台。集团校可以与周边学校、教育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共享教育资源。此外,教师还可以参加各种教育研讨会、论坛等,与同行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
3.竞赛平台。集团校可以组织各种教学竞赛,如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通过竞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自我提升的动力。同时,学校还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展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成果。
总之,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集体要以“三组两课三平台”建设,实现教学方法和策略共同探讨,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趋势,让教师在互动交流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发挥优秀课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搭建交流平台,方便教师们互相学习和借鉴,营造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教学教研的协同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任青华,张建.塑造“新名牌”: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成员校发展路向[J].中国教育学刊,2020(11):07-12.
[2]何文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03):42-44.
[3]俞晓东.名校集团化办学:新形势下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6(02):20-22.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2]GHBZ202)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