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生命教育探析

作者: 柳迎梅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格养成的关键阶段。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认知自我,形成积极的生命态度,构建良好的认知体系。在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绘本资源开发水平不足、应用方式单一、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文章将以此为背景,探讨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生命教育意义,并且分析具体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幼儿;绘本;生命教育;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20—0103—04

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构建热爱生命的情感体系,对于幼儿身心健康、人格养成都有重要的影响。绘本作为形象化的教育资源,与幼儿生命教育相融合,可以帮助幼儿拓宽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量。为了快速提高幼儿生命教育水平,需要进一步分析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生命教育策略。

一、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

1.满足幼儿的趣味性需求。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注意力等不高,在生命教育中,需要教师以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时效性。一方面,绘本中的形象普遍较为生动、人物个性鲜明、故事结构完整、画面精美,且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更加符合幼儿的需求[1]。在幼儿生命教育中融入绘本资源,可以优化传统教育形式,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幼儿生命教育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绘本,让幼儿持续性保持浓厚兴趣,为后续生命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绘本大量使用了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图文结合可以帮助幼儿快速理解绘本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及内涵,实现生命教育目标。

2.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绘本最大的优势就是图片占比相对较大,通常以图文结合或者大量图片、少量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呈现现实故事。首先,教师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丰富情感体验。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绘本构建幼儿生命教育平台,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生命教育内容。与枯燥、乏味的文字表述相比,图片和故事会对幼儿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2]。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进一步提高幼儿生命教育质量。

二、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生命教育现状

1.绘本资源开发不足。绘本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提高生命教育质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绘本资源开发水平不足的问题,这与绘本选择过程中的局限性直接相关。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幼儿需要通过学前教育逐渐养成高效的学习方法,但是由于教师在选择绘本资源过程中存在局限性,导致幼儿只能涉猎一部分绘本故事内容。大部分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以个人经验为基础。

在绘本资源开发中,普遍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导致幼儿所能涉及的绘本数量相对受限,这会严重影响幼儿健全知识体系的构建。一旦这些故事在类型以及教育目标方面出现过度统一的问题,会使生命教育内容呈现出单一、匮乏的状态。而且,大部分教师在利用绘本资源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所选择的绘本资源与幼儿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严重影响了幼儿生命教育的质量。

2.绘本应用方式单一。在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过程中,绘本应用方式单一也是最为主要的教育现状之一。这里所说的绘本应用方式单一主要是指教师即使应用了绘本资源,也只是单纯对绘本中的故事进行分析和讲解,没有全面把握幼儿的认知规律,致使幼儿无法深刻体验教育内容。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单纯以个人习惯为基础对绘本进行分析。

个别幼儿教师还存在功利性,以幼儿生命观成长状态作为唯一的发展方向,忽略了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对幼儿思想的有效引导[3]。而且,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缺乏沟通,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时候,课堂氛围相对较为沉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开展了生命教育,幼儿也很容易迷失方向,这也直接导致了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的幼儿生命教育流于形式。

3.家庭教育水平不足。幼儿年龄较小,对家长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有效的家庭教育可以对幼儿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但是,分析当前实际情况,大部分幼儿园在开展生育教育的过程中,忽略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无法正确认知家庭教育在幼儿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4]。例如,大部分教师只是对家长提出了阅读要求,但没有对家长进行系统性培训。长此以往,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会逐渐下降。再者,由于家庭教育水平不足,幼儿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生命教育体系也就无法全面落实。

三、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策略

1.以生命教育为内核,选择匹配的绘本资源。在传统幼儿生命教育过程中,由于绘本资源开发水平不足,严重影响了幼儿生命教育质量。所以,在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生命教育为核心,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绘本资源。

首先,教师需要着重关注幼儿自我认知水平。只有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才能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幼儿建立热爱生命、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的生命观。所以,在幼儿生命教育中,自己与他人是最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帮助幼儿认知自我是幼儿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在选择绘本素材的过程中,要从自己与他人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分析人体结构的绘本。例如,可以将《人体博物馆》《怪叔叔》等绘本资源推荐给幼儿,并且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以《人体博物馆》为例,绘本详细介绍了人体的各个器官和实际的使用功能,幼儿通过《人体博物馆》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各个身体部位。而《怪叔叔》这本绘本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介绍了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骗局,能帮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不断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合作已经成为各行业进步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过度关注幼儿,导致幼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如果幼儿无法正确认知自我与他人,很难养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模式,这对于其后续学习以及生活都会产生负面影响[5]。所以教师要正确选择绘本素材,可选择《南瓜汤》开展生命教育。

在《南瓜汤》这本绘本中,无论是小猫、小鸭子还是小松鼠,都无法单独制作南瓜汤,需要通过分工合作的模式共同制作南瓜汤。而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小鸭子不满分工角色,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在小猫、小鸭子及小松鼠自我反思过程中,幼儿可以意识到想要制作南瓜汤必须团结合作。教师在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南瓜汤》这本绘本,帮助幼儿分析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在幼儿生命教育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教师需要选择保护动物、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绘本,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将《植物的秘密》这本绘本介绍给幼儿,帮助幼儿了解不同的植物。以此为基础,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丰富生活知识储备,也可以帮助幼儿养成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的价值观。

2.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建立多样化绘本应用模式。由于在幼儿生命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绘本应用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需要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建立多样化的绘本应用模式,不断提高幼儿生命教育质量。

首先,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发幼儿思考,帮助幼儿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生命教育中,情景创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需要以情景创设为途径,引发幼儿思考,同时以大数据技术、虚拟成像技术等为依托,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快速投入学习状态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以绘本资料为基础,对绘本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并通过音乐、视频等模式,为幼儿营造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断强化绘本内容的影响。例如,在《丑小鸭》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互联网为基础,展示《丑小鸭》这部动画片,帮助幼儿了解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将绘本中的内容以视频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幼儿,帮助幼儿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能轻易言败,必须积极面对才能迎来新的蜕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绘本为基础,帮助幼儿感受生命的伟大,构建积极、勇敢的精神内核。

其次,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内容并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深刻理解绘本内容。角色扮演是一种吸引力较强的教育模式,教师可以以绘本内容为主题,要求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帮助幼儿深刻理解绘本中不同人物的情感特点以及生命经历,在快乐教学的基础上提高生命教育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幼儿一起深入梳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

最后,教师可以以自主阅读为基础开展互动,不断提高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思维碰撞过程中,帮助幼儿深刻理解生命教育的主题和内涵。例如,在讲解生命与自然这方面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回答大熊猫的颜色、松树叶子的形状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模式,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不断巩固生命教育成果,提高综合素质。

3.深化家庭教育,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深化家庭教育对于提高幼儿生命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家庭教育为主要阵地,协助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还要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深刻认识到在整个教育体系内,单纯以幼儿园为基础开展生命教育无法对幼儿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必须结合家庭教育模式、与家长建立通力合作的关系共同开展幼儿生命教育,才能从幼儿园、家庭等角度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且全面的影响。而且,幼儿的成长环境与家长直接相关,家长的重视程度、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生命教育质量有直接影响。

这也要求在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之前,教师需要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提高家长对于生命教育的认知水平,为生命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相关的绘本资料,要求家长将绘本资料中的生命教育内容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在《人体博物馆》这本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将这本绘本提供给家长,并且要求家长通读绘本并了解《人体博物馆》的核心内容。在家中,家长要成为孩子生命教育的引领者,对孩子开展人体结构教育。通过亲子互动,加深幼儿对人体器官的认知。家长是最了解孩子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的主体,可以以性别教育为基础,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帮助幼儿了解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除此之外,在幼儿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也要与家长时时沟通,保证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以及幼儿在幼儿园的状态,教师也要了解家庭教育过程中幼儿的真实反应,这对于提高幼儿生命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之,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可以满足幼儿的趣味性需求以及情感需求。但是,基于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问题,需要以生命教育为核心选择与之匹配的绘本资源,建立多样化绘本应用模式,同时深化家庭教育,引导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样才能在幼儿生命教育过程中提高绘本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施婷.走进大班幼儿生命教育——一场关于绘本与生命教育的对话[J].山西教育(幼教),2023(03):48-50.

[2]徐冉.让绘本阅读,成为幼儿生命教育的有力途径[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第八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320-322.

[3]陈幼棉.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生命教育路径建构[J].亚太教育,2022(24):185-188.

[4]李云鹏,袁媛.论后疫情时代如何利用绘本加强幼儿生命教育[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2(05):103-110.

[5]李富英.利用绘本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2022(22):29-31.

编辑:王金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