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公益属性规范学历继续教育发展

守住公益属性规范学历继续教育发展

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快速发展,为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近日,《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以“全面规范、提高质量”为主线,对普通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推动形成办学结构合理、质量标准完善、办学行为规范、监管措施有效、保障机制健全的新格局。并要求强化学历继续教育的公益属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下达经济考核指标,确保办学质量与学校的品牌声誉相统一,对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服务终身学习,形成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格局,营造终身学习的清朗环境意义重大。

(杨程)

整治“遗弃式”教育需综合施策

近年来,各地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按照《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城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但是个别地区变相劝退学生,使“遗弃式”教育死灰复燃,置教育公平于不顾,这应该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治。一是坚决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落后观念,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二是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机制,对教育薄弱地区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切实保障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制度实施,最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凸显教育公平。三是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大发展,逐渐扭转其在社会上的刻板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情况自由地选择更宽广的成才之路,使“遗弃”式教育无容身之地。四是对实行“遗弃”式教育做法的当事教师及其所在科室、所在学校,乃至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显微镜式的观测和责任细分,一查到底,绝不能以影响升学率为由,纵容相关短视化操作于不顾,最终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与推进落实。

(杨红星)

独立的劳动课程,需在教学中不断优化升级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独立课程。在有利推进劳动课的大环境和新形势下,应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优化,促进劳动课教育更高质量发展。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保证相关教学活动要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实现知行合一,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进行。第二,要有周密的计划安排。根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切实可行的计划安排,不照搬“春秋游”式教学,使得劳动课有的放矢、有序而动。第三,要让学生有所获,从浮于表面的技能学习过渡到深入的劳动精神学习,切实发挥劳动的育人作用。第四,要进一步促进家校合作,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同时,社会和家庭也需主动发挥教育职能,形成三方合力,充分开发利用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

(于钦金)

编辑:徐春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