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光芒 必有远“芳”

作者: 王双平

只有两个孩子,却有好多孩子叫她“妈妈”;只有一个妹妹,却有好多同事叫她“姐姐”。她的头上,没有太阳一样耀眼的光环,但她却像太阳一样播撒阳光、传递温暖。她,就是会宁县新添堡乡中心小学教师兰玲。

小时候,她每天放学后,先抢着帮父母干农活,晚上趴在炕桌上写作业。在那时,长大想当一名老师的理想的种子就在心底生根发芽。初中毕业后,兰玲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靖远师范学校。2006年8月,以全县招考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会宁县新添堡乡中心小学任教。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崇尚的神圣情感,兰玲如愿走上了三尺讲台。

“当园丁培育百花,做黄牛无私奉献。”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兰玲心里就暗暗发誓,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教十六年来,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业、敬业、乐业,十几年如一日地耕耘在农村教育的百花园中,始终如一地爱着自己的学生。

感恩奉献融爱于教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因此,老师首先要热爱孩子。”兰玲说。16年来,兰玲如终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中间,用爱去感染学生。她班上的学生小红,父母在兰州打工,只有爷爷照看她。有一天,小红上体育课不小心崴了脚,得知情况后她急忙去询问。看见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小红就哭着扑到了她的怀里。那一刻,兰玲知道小红已经把自己当亲人了。她赶紧给小红爷爷打了电话,又送她去了附近的卫生院治疗。从那以后,小红一直叫她“妈妈”。

“老师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语、一个举手之劳的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兰玲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三年级时,从村小转来了一位名叫嘉嘉的新同学,有说话结巴的毛病。第一次回答问题,他一张嘴却说不出来了,引起了全班学生的一片哄笑。她当时想,要及时制止这种行为,不然这个孩子永远会生活在被嘲笑的阴影里。她马上对取笑嘉嘉的学生进行了严厉批评,并鼓励嘉嘉勇于回答问题。渐渐的,嘉嘉胆子大了,回答问题也不怎么结巴了。“兰老师的这个举动让我感到了爱,也给了我自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六年级毕业典礼上,嘉嘉含泪向同学们分享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心有光芒 必有远“芳”0

新添堡乡中心小学校长白宗龙说,兰玲老师经常会把无人照看的学生带到自己家里,给他们炒粉条洋芋菜,朴素的饭菜里留下了她们师生最美好的情谊。

不但爱生如子,她也爱校如家。兰玲有自己的家庭,但是多年来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工作。担心学生们有困难找不到自己,她就经常住在学校宿舍。在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叫苦叫累。平日总是起早贪黑,早到迟走。在她的眼里,学校胜似自己的家。

爱同事似兄弟姐妹。学校年轻人较多,她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时时处处事事爱护、关心他们;同时,虚心向身边的老教师请教。平日里,她会邀请那些离家较远的教师去她家做客,带给他们家的温暖。

就这样,日子充实又忙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周围的老师有进了城的,兰玲也有很多机会进城教书,但是她依然选择了留下,因为她心里始终撇不下那些和她一样出身的山里娃。

敬业精业成绩显著

由于她的潜心教书,认真负责,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在全乡和全县名列前茅。

校长白宗龙说,兰玲老师爱教育胜过她自己。怀着近九个月身孕时,她还坚持给全校四个年级的学生上英语课,还辅导三个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竞赛。“说起这个事儿,兰老师让很多人感动。当时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县教育局从未安排让乡里的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竞赛。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得到锻炼,兰老师磨破了嘴皮,硬是从教育局主管领导那里争取到了参赛名额。”白宗龙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辅导的这三名学生在全国英语竞赛中拿到了两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兰玲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好学、爱学,也才能学好。刚上班那会儿,学校条件很差,没有网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爱上学习,她提前在小黑板上画好对应单词的简笔画。上课的时候,结合肢体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们边朗读边表演。如今,学校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她积极借助多媒体丰富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带来了愉悦的体验。此外,她还引入了网络课程“彩虹花晨读课”“夏加儿美术课”“生命教育课”,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还带领学生参加首届“网络互联网儿童诗朗诵大赛”,并荣获“最具活力奖”。她带的班级,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参与班级”。当看到学生们求知若渴地听讲、学到新知识而开心时,兰玲由衷地感受到了成就感。

心有光芒 必有远“芳”1

16年的从教历程,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教书育人的初心。回想踏上讲台的第一天,她教学生认字母,说简单的英语口语,看着他们求知若渴地听讲时,她感受到了教师责任的重大,更加笃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终身学习追求卓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兰玲背后默默的努力。她始终认为,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问题寻解的过程,是一个从教学新手到优秀教师持续成长的过程。只有充分地认识现实,自觉地把握实践研究的理论坐标,才能促进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她坚持提高业务能力,研读教学参考书和英语课程标准,掌握和钻研教育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除了尽心尽力上好课,完成教学任务,她不忘及时充电学习。陪伴她最多的是马云乡村社区、英语趣配音、百词斩、AU英语、钉钉日报、小打卡、简书、美篇、青椒计划、CCtalk。没有人知道,她白天上班,晚上查完寝,儿子睡着后才是她最幸福的“独处”学习时间。从2018至今,她写了约11万字的教学故事。同时,她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进行充电。兰玲说,在“国培计划——甘肃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研修营”等专业培训活动中,她学到了很多教学技能。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她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学校工作期间,她钻研且善研,始终致力于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有效解决了她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前沿问题,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英语教育思想和方法。此外,还积极结合新课改,融入自己的教学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这些优秀的观念和方法,为教师设计展开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心有光芒 必有远“芳”2

每每有优质课竞赛,她都积极参与,踊跃报名,认真准备。起初经验少,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她不气馁,在日常教学中认真反思,向前辈请教,结合先进理念,日积月累,她的教学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之后的比赛,都会脱颖而出,多次获得优质课竞赛市、县一等奖。2017年,兰玲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得到了专家评委的极大肯定,被层层推优,最终获得会宁县一等奖、白银市一等奖、甘肃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当年兰玲也先后获得新添乡“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会宁县园丁”“白银市骨干教师”“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希望工程“TCL烛光创新奖”。次年,经过马云公益基金会层层选拔,被评为2018届“马云乡村教师”。2019年,获得“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奖”。2022年,当选为第十届白银市人大代表。她的教育故事,被会宁电视台拍成专题片,为全县教师及妇女同胞赋能。

收获这些荣誉,兰玲并没有骄傲,反而更加努力进取,力争要成为一名“高期望、好实践、爱创新、善学习、乐交流”的新时代的优秀乡村教师。心有光芒,必有远“芳”。2022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兰玲认为,现如今做好传、帮、带,帮助年轻教师成长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自己会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力所能及地帮助青年教师。

编辑:谢颖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