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成长 新成长
作者: 管艳班里一直挂着一个箱子,上面贴着“十翼童心”,学生每次遇到困惑时,都可以将自己的感受或思考写在纸条上投到里面。
这天,我看到了来自小峰的纸条:“管老师,从小到大,家长和老师们都夸我优秀。一年级时,我就凭着优异的表现在学习强国平台上露脸了,我觉得自己将来会是一个很厉害的领导者。可是我现在很痛苦,同学们越来越不喜欢我了……”
遭遇“心痛”
我清楚小峰痛苦的点在哪里。事情发生在四年级上学期,新一轮班干部竞选,能力强、成绩好的前中队长小峰居然落选了,全班仅4名学生投票给他。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他脸色非常难看,并把桌上的书全部推到地上,握着拳头重重砸在桌面上,还骂了一句脏话。
我惊呆了。课后我把他叫到辅导室,安慰道:“小峰,我知道你因为落选了所以很难过。如果是我,也会难过的。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找原因……”话还没讲完,他就大叫道:“不公平!他们不选我不就是妒忌我成绩好吗?”他激动地大哭起来,表示以后再也不竞选中队长了。
第一次谈话很不顺利。
听说三年级时小峰因为表现优异,高票当选中队长。这一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带着疑惑,我向同学们询问,他们七嘴八舌地说:“小峰学习好却不肯教同学,不仅骄傲还很自私。”“他常常滥用职权指使别人干活。”……我仔细回顾了小峰平时的表现,发现他确实或多或少存在这些问题,同学们说的并非空穴来风。像小峰这样的孩子,我们见得也比较多,他们表面的优秀往往让老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
了解情况后,我再次找小峰沟通,引导他反思自己是不是有这些问题。我耐心劝诫他:“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自我反思,努力改进,不然,怎么能再次当上中队长呢?”
没想到他却狠狠地说:“反正他们也不喜欢我,我也不想浪费学习时间当这个中队长。我妈说当不了中队长就算了,只要成绩好就行了。”说完转身就走了。
第二次沟通以失败告终。
是不是就此结束和小峰的沟通?怎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这让我陷入思考。
吐露“心语”
我又找到小峰,和他进行了第三次沟通。
我对小峰说:“小峰,对不起!老师没有及时发现你的问题并帮你走出困境,是我的疏忽。现在,有什么是我能帮你的吗?”
他很惊讶,轻轻抬起头。
我问:“小峰,如果你有一台哆啦A梦的时光机,会选择去哪个年龄段呢?”
他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我要去到30岁,三十而立,那时的我有喜欢的工作,而且是个领导,大家都拥戴我、尊敬我……”
我说:“这个愿望很好,你也很有志气,那现在的你离这个梦想还有哪些差距?”
小峰犹豫片刻,语气低沉地说:“老师,我明白您想说什么。我现在很难受,因为班里同学都不支持我当中队长。”
我说:“看来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那你愿意做出改变吗?”
小峰点点头,敞开心扉,和我聊了起来。
听着小峰认真地说自己该做哪些改变时,我突然明白,对这类心高气傲的学生,不宜直接批评教育,而应给他自我反思的机会,帮助他看得更远、思考得更深刻。
补给“心量”
可是,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小峰的确有很大改变,他不再骄傲自大,但班里的同学好像并不买账,落差感让他变得越来越沉默。
我再次去他家家访。我了解到,小峰妈妈过分关注成绩而且很强势,而小峰爸爸则对他溺爱。看来,小峰的性格很大程度是受家庭的影响。我把小峰的情况转告了家长,并对家长进行引导,还请小峰妈妈给孩子写一封信,帮助小峰寻求来自家庭的“能量补给”。
当我告诉小峰“十翼童心”里有一封妈妈写给他的信时,他很惊讶。信里写着:“小峰,对不起,妈妈没有发现你的不开心,也没有帮助你正确面对遇到的困境,我失职了。这一切的发生,和妈妈的强势有一定的关系。作为一个母亲,我没有做好榜样,我很自责。”
看完信,小峰哽咽着说:“我妈妈还是很优秀的,主要是我自己的原因。”我马上接话:“我也这么觉得。优秀的人,遇事都会从自身查找问题。觉察你的状况后,你的妈妈是先反思自己。”听完,他若有所思。后来,他的负面情绪逐渐消退,积极主动地调整与同学相处的方式,待人更热情了。
由此可见,家长的正面引导与支持,是孩子心灵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能量补给”。
相约“童心”
学校大队干部竞选,在我的鼓励下小峰也参加了,可他还是落选了。不过这次他没有发怒,而是为他人鼓掌。
令我欣慰的是,他很愿意和我分享他的点滴,他自豪地告诉我,这回班里5名学生代表都选了他。我告诉他,如果想找我聊,可以把想说的都放在“十翼童心”里。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和他保持每周2~3次的“童心”互动,分享关于与同学相处、心理、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次放学路上,我偶遇他,邀他陪我顺路去德育处拿资料。在德育处办公室,我请德育主任传授一些管理“秘籍”,主任说:“领导就是公仆,是服务者;管理就是以心换心,多为他人着想。”
第二天,小峰就向全班同学检讨了自己的缺点:性格强势、不愿帮助同学等。他希望大家能监督他改变,并为之前做得不好的地方表达了深深的歉意。他一自我批评完,班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小峰在信里写道:“‘优等生’的光环曾让我迷失自己,曾经的一帆风顺让我以自我为中心,走向自私冷漠。”小峰在反思中蝶变。
学期末,推选区级“优秀班干部”时,小峰竟然全票当选!我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告诉了小峰妈妈,收到她微信回复3个大大的“拥抱”。
“十翼童心”,让学生的情绪有了宣泄口,而我,也能有的放矢地精心设计教育方式,既让孩子感受无痕教育,又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绽放“心光”
教师节,我收到了小峰妈妈发给我的一张照片——考入实验中学的小峰正在阳光下军训。她告诉我,小峰又一次被选为中队长,还特别发来一条语音:“老师,谢谢您三年来对我儿子的帮助,特别是教会了他凡事先从自身查找原因,不断反思自己。以后孩子遇到问题,我们还可以找您吗?”
此后,“十翼童心”从线下延续到线上、从师生延续到家校。
我庆幸,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汲取来自家庭、班集体、社会的力量,助推他们成长。育人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艰难的,其中有失望,有开心,有焦虑,有满足;但是,在孩子最终收获成长的那一刻,是美好又幸福的。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的点滴变化,及时给予他们成长的能量,助力他们风雨化虹、崭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