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A2025年第2期

江西教育A

江西教育A2025年第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本刊是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工作指导类刊物,创刊于1950年,由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题写刊名。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期刊。管理版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管理人员。办刊宗旨为“荟萃教改风云的窗口,沟通教育信息的桥梁”。

目录

江西高校与基础教育开展协同提质行动 | 编者按

江西高校与县域基础教育开展协同提质行动,是江西省教育厅近年来推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践行省委、省政府教育强省战略的创新之举,也是

纪念江西省特级教师制度实施45周年征文选登 | 在路上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努力。——稻盛和夫(日)在过去26年的教育生涯里,我从乡村走到县城,从县城来到省城,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从一名一线教师成长为省城知名学校的校长。有人

党建与思政 | 遵循思政教育规律 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实效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和政治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江西是红色文化沃土,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打造红色文化育人高地,需要进一步强化红色文化育人的针对性,从知

掠影 | 诗意江西 弦歌不辍·九江篇

编者按:江西,山辉水映间藏着千年的故事。山水是大地的诗词,诗词是文字的山水,江西是众多诗词名家心灵栖息的港湾,历代文人墨客与江西的一次次邂逅,成就了江西的诗意。我们沿着悠久的历史长河,跟随一篇篇隽永的

关注 | 学生“心事”里的教育温度

甲辰冬日,记者到南城县采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建平推荐进校园看一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走进南城县的一所所学校,从小学试点设立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到成立县级“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从把中医融入心

关注 | 南昌大学的“有所不为”与“有所为”

2012年在全校层面启动本科专业评价工作,2019年一口气关停33个专业,作为江西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昌大学在教育部备案的专业数是132个,2024年秋季学校只有92个本科招生专业。“地方

关注 | 培养“两层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亟需高素质数智人才支撑。高校如何培养与市场适应的数智化人才?2024年12月15日,由赣州市人民政府、赣南科技学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联合主办,以“乘‘数’前行 、‘赣

关注 | 让法治意识浸润乡村校园

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是南宋名臣胡铨的故乡,走进值夏中心小学,只见两棵古柏矗立在校园门口,相传为胡铨所种,迄今已有800余年,现在依然枝繁叶茂。值夏中心小学始建于1926年,现有18个教学班,769名学生

关注 | 大山深处 大爱无声

乐安,因“民乐国安”之意而得名,这里有“千古第一村”的流坑,还因发现3800多条红军标语而被誉为“红军标语第一县”。这里名人辈出,灿若星河,既有居庙堂济天下的豪杰,又有翰墨名扬四海的宗匠。在这里,有一

关注 | 学前教育“有专门法可依”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诸多学前儿童健康成长。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

关注 |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

关注 | 从“映山红”到“江财红”

江西财经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革命理想比培养他们的工作才能更加重要”的育人理念,积极利用和挖掘江西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

观点 | 不达则生弊 过度犹生弊

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平时不太重视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在校长培训、教师培训和在日常工作接触中,不时能听到这样的意见:“你别给我们讲什么理论、理念,我们一线校长(教师)是做实际工作的,理论我们听不

观点 | 学生习惯要“自然生长”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良好习惯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稳定性力量,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总是希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果说知识、能力是学生成长的“硬功夫”,那么良好习惯就是

观点 | 乡村教师如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系统当下正实施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作为一名在乡村教育战线工作了30多年的老教师,笔者认为乡村教育与城区教育有所不同,无论是学校引领还是教师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都要重视城

观点 | 为教师成长提供支点

教师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所学校重要且长远的目标。新时代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教师成长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教师的成长除了依靠教师的自我觉醒之外,学校给教师提供成长的支点至关重

观点 | 有爱有温度,助力学生成长

著名教育专家王金战曾说:“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励。简而言之,教育不是灌满,而是点燃。”这是笔者作为一名班主任始终坚持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工作素有“千条线、一根针”之说。班主任不仅

观点 | “心”成长 新成长

班里一直挂着一个箱子,上面贴着“十翼童心”,学生每次遇到困惑时,都可以将自己的感受或思考写在纸条上投到里面。这天,我看到了来自小峰的纸条:“管老师,从小到大,家长和老师们都夸我优秀。一年级时,我就凭着

生活 | 白鹭

学校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远离喧闹的都市。师生们每周日下午到校,直到下周五才能离校。在满满5天的工作、学习时间里,晚饭后短暂的空隙是教师和学生的清闲时光,大家都会走出校园,漫步山野,享受难得的清静。我也

生活 | 李老师的钢笔

李老师是一名相当有个性的大学老师。他有一支钢笔,并不漂亮,也不别致,就是一支普普通通的钢笔,但李老师非常珍惜,视其为“命根子”,时刻带在身上,就和现在的年轻人带着手机一样,一旦离开了,就浑身不自在。如

往期杂志

更多